三年后,张廷玉陪同父母南归,抵家次日就哭于姚氏殡所,作诗四首,有“视膳惟余心最苦,不堪回忆作羹人”之句
一次,张廷玉在一位官员家中看到一幅名人山水古画,珍贵异常,回家后将此信息告知了张若霭张廷玉的意思是这样难得一见的珍品画卷,应该让儿子去鉴赏鉴赏,不料没过几天这幅画却悬挂在了自己家中
六尺巷旁张英后人录的张英诗
“礼让”石碑坊
和于成龙墓所遭遇的落寞类似,六尺巷主角张英的墓地,迄今也是一片废弃且毫无保护措施的荒地,被拆坏的石像石材随地散落荒地一侧,还有当地农民开垦出的一小片菜园
“张家的人品如茶品,唯有清清白白,方能福泽绵长”白梦指出
上述中央纪苏州市物价局委监察部官网刊文曾指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知古鉴今,坚持他律和自律相结合,发挥礼序家规、乡规民约的教化作用,让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雍正年间,张若霭曾在殿试中博得一甲第三名,但张廷玉以张氏子弟恩隆过盛为由不受,向雍正皇帝两次坚辞,请求将探花之誉“让于天下寒士”雍正力挽不成,只得将张若霭由一甲第三名降为二甲第一名
张泽国指出,桐城文博馆的内部设计不符合博物馆的展出规范,这才是其无法补救而必须推倒重建的根本原因
同时,桐城文博馆还是安徽省第三家冠以“中国”字样的博物馆
胡堡冬也认为,桐城有如此之多的文化遗存和文物古迹,完全应该花大气力好好保护利用起来“文物保护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和经济发展并不天然矛盾文物保护属于‘无烟工业’,文保工作搞好了,反而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张淳,字希古,号琴怀,明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曾任浙江永康知县、建宁知府,累官至陕西临巩道参政,善断案,清冤狱,其“计擒卢十八”、“临行捕盗”等事迹被载入《明史•循吏列传》
张廷玉一生淡泊名利,不为物欲所困他认为,“人生之乐,莫如自适其适以我室中所有之物而我用之,是我用物也;若必购致拣择而后用之,是我为物所用也我为物用,其苦如何?”
第三天,也就是11月19日,桐城市政府官网又以《中纪委网站刊文:安徽桐城“六尺巷&rd桐城市人民政府文件quo;的启示》为题,全文转发了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上述文章
张英虽好茶,“终日不离瓯碗”,但告诫自己“为宜节约耳”,节约方法之一就是多饮家乡茶
桐城之行,张泽国可谓“最接近”王岐山的人,这缘于他张英十世孙和原桐城市博物馆馆长的双重身份雍正十一年(1733年)冬,张廷玉奉旨回乡祭父,又酹酒姚氏殡所,撰诗有云:“昨向妆楼检遗墨,班昭犹有未残篇”、“重将不尽安仁泪,寄与鸡鸣戒旦人”
张泽国还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尽管基层文保工作困难重重,但只要政府和社会需要,他愿意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起码要干到70岁”
桐桐城市一周天气预报城派陈列馆位于桐城文庙内该馆以清代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的兴衰为主线,以重要代表作家的师承关系为顺序,纵线排列;以重要代表作家生活的时代背景、文学交流、学术贡献为块面,横向展开,汇文物精粹、历史遗存、著作版本、学术研究于一炉,为了解桐城、认知桐城派和研究古代文学史的重要窗口
清代都察院负有监察百官之责
王岐山的桐城之行被媒体视为“低调造访”
六世祖张淳,是张氏家族留有明确文字记载的较早走上仕途之人
桐城文博馆项目于2008年11月立项,2011年6月正式开工,主体建筑于2012年6月正式封顶
因为张氏家学与桐城派文化的长年积淀和专家身份,张泽国成为王岐山桐城之行“解说员”的桐城市15天天气预报不二人选
张泽国告诉澎湃新闻记者,2014年11月14日当天,除六尺巷外,王岐山在桐城还参访了另一处重要景点——桐城文庙,且在那里逗留的时间比六尺巷更长
原标题:春晚背后的六尺巷张家故事:清廉政治世家 获王岐山低调造访
澎湃新闻记者曾在桐城文庙广场现场看到,桐城派三大家之一的姚鼐名篇《登泰山记》被镌刻于广场地面,来往行人不时从其上走过
于成龙是与张英同朝的清代知名廉吏
2月6日傍晚,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官方微博“央视新闻”发布了2016猴年春晚正式节目单,安徽籍知名艺人赵薇演唱的《六尺巷》也位列其中
今日之桐城,也与全国大多数中小县城一样,经历着同样的发展困惑,面临着类似的发展难题
张英墓地遭破坏桐城市第九中学废弃,曾主导桐城文博馆项目的官员被查落马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无论是“天下高文归一县”的“文都”辉煌,还是张家六代翰林的荣誉,于桐城而言都已成过去
这两段往事,也在2015年被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改编为新创黄梅戏舞台剧《大清名相》的情节主线
姚氏为张廷玉同乡长辈姚文然之女姚文然曾官至刑部尚书,生前很喜欢聪敏的张廷玉,便将小女加以许配张廷玉夫妻相守11年,感情笃坚当时长兄张廷瓒为官京师,桐城家事全由姚氏料理,迎娶三位弟媳、一位侄媳妇,均一手操办,可谓贤内助只是姚氏一直未有生育,常戚戚不乐,屡劝张廷玉置妾室,但均被拒绝
对于廉政之道,张廷玉在其所著《澄怀园语》中说:“安徽省桐城市双港镇为官第一要廉,养廉之道,莫如能忍……人能拼命强忍不受非分之财,则于为官之道,思过半矣”
张泽国,1951年生,张英十世孙,文物保护专家1996年开始担任原桐城市博物馆馆长,2012年4月退休,现居桐城
姚元之(1773—1852年),清代官员、书画家字伯昂,号荐青,又号竹叶亭生,晚号五不翁,桐城人嘉庆十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内阁学士善画人物、果品、花卉,书法尤精隶书
更早前的2015年2月,提名为池州市长人选的王强,因在提名公示期间遭遇举报而未能如愿
据《安庆晚报》刊登的《张廷玉:六尺巷走出的相国》一文所载,姚氏曾因结婚多年未有生育,而屡劝张廷玉置妾室,但均被其拒绝
张泽国更是向澎湃新闻记者直言,“安徽省桐城市这个博物馆开放不了,也无法补救,除了拆除重建别无他法”
原标题:春晚背后的六尺巷张家故事:清廉政治世家 获王岐山低调造访歌曲《六尺巷》登上春晚舞台,让安徽桐城六尺巷背后的张家故事再度进入公众视野 “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
张英(1637—1708年),字敦复,号乐圃,安徽桐城人,清朝官员,张廷玉之父,六尺巷典故主角张英于康熙六年中进士,选庶吉士,累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康熙四十七年卒,谥文端雍正年间,赠太子太傅,入祀贤良祠乾隆年间,加赠太傅
2015年1月1日,澎湃新闻记者在桐城文庙遇到一位当地官员前来“闲逛”这位官员称,正逢元旦放假,他出来走走,不知不觉就沈阳市物价局走进了文庙,“来这里随便看看,就觉得心情特别平和”
安徽桐城,位于安徽西南偏中部腹地历史悠久,文风昌盛,为江淮文明的发祥地和集中地春秋时期称桐国,唐至德二年(757年)正式建县,1996年撤县设市(县级市),隶属安庆
贵为父子双宰相(张英、张廷玉),一门三世得谥(张英、张廷玉、张若渟)、六代翰林(张英、张廷玉、张若霭、张曾敞、张元宰、张聪贤)的张家,簪缨世族,贵胄满朝,却始终能清白传家
在发挥礼序家规、乡规民约的教化作用方面,清康乾年间的张英、张廷玉家族可被视为一个“范本”
在无官方权威报道的情况下,中纪委监察部官网的刊文,于民间而言无疑“加持”了王岐山桐城之行的重大意义
于今安徽省桐城市卫生局时之桐城而言,那曾经是一个“天下高文归一县”的梦幻时代,桐城“文都”之名也由此而来
桐城市外宣办提供给澎湃新闻的资料显示,桐城文博馆前身为安徽省桐城市博物馆,为全国重点博物馆,也是地域性综合博物馆,是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总投资近3亿元
澎湃新闻记者此前曾就如何借鉴桐城派传统文化以优化基层政治生态等问题,数次联系采访桐城市作协主席、官场反腐小说作家洪放,但他始终没有接受
张家后人相信,作为桐城派文化一部分的张家家训,即便是在当代社会仍有其重大现实意义
1970年代,王岐山曾在陕西省博物馆工作
张廷玉不仅如是要求自己,也以此教育儿孙
11年相守,50载相思,张廷玉夫妇其情坚贞可见
张英桐城市第八中学《聪训斋语》有言:“余昔在龙眠,苦于无客为伴,日则步屟于空潭碧涧、长松茂竹之侧,夕则掩关读苏陆诗,以二鼓为度,烧烛焚香,煮茶延两君子于坐,与之相对,如见其容貌须眉然”其嗜茶之深可见一斑
王儒林更要求,要按照符合政策、勤俭节约、尊重历史、教育后人的原则,修复于成龙墓地和故居
桐城市政协委员、桐城派文化研究者胡堡冬也曾向澎湃新闻记者指出,桐城文博馆的现代性设计及其白色主色调,与桐城文庙以红色为主色调的传统古建筑风格很不协调
然而张氏的清白传家,却也未能“阻止”桐城基层腐败问题的出现
更早之前,传承祖辈礼让之风,张廷玉还将张若霭曾高中的探花之位“让&rdquo西安市人民政府;了出去
“领导干部的个人风格和任期制度,对一个城市的文保工作影响很大我们只能希望领导们重视文物保护工作,并遵循文保工作的自身规律”张泽国指出
1986年7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桐城文庙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桐城文庙经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潘章生、刘克胜等案案发,对桐城基层官员震动巨大,几乎没有官员愿意就这些案件接受媒体采访
在桐城当代作家、安庆市作协副主席、小说《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父子为主角)作者白梦看来,这与张氏家族长期以来高洁致远、严于律己的家传身教密不可分
据张泽国介绍,他本人曾牵头负责桐城文博馆的设计和筹建,但其上报方案未能获得时任桐城市委书记王强的同意后来,王桐城市在哪个省强将项目设计委托给另外一家单位
歌曲《六尺巷》取材于桐城六尺巷的典故,由安徽宿松籍知名军旅词作家贺东久作词,安徽桐城籍青年歌手张正扬作曲并作为原唱
张廷玉(1672—1755年),字衡臣,号研斋,桐城人,累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军机大臣、太保,封三等伯,历三朝元老,居官50年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中进士,雍正元年(1723年)升礼部尚书,次年转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国史馆总裁,太子太保雍正四年(1726年),晋文渊阁大学士、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雍正六年(1728年),转保和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雍正七年,加少保衔乾隆二十年(1755年)去世,配享太庙,赐祭葬,谥文和
“参观时,王书记没有谈及工作方面的事情,不过看得出来他很重视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安徽省桐城市房价的保护及其教育意义”张泽国说道
目前为止,关于王岐山桐城之行的主题和具体行程,并没有见诸官方媒体的权威报道
一个令人欣慰的消息是,张泽国不久前已又被当地文保部门请回,重新投入到桐城文博馆的开放和恢复使用工作中
张英虽官居高位,但生活俭朴,史载他除官服外,日常生活中要求自己“誓不著缎,不食人参”,不饮酒,不观剧,对于当时官场流行的请客吃酒和请戏子“唱堂会”一概不参与,好与茗茶、山水为乐
“王书记对传统文化很感兴趣,看得很仔细”张泽国事后向澎湃新闻记者回忆
2015年10月16日,已在安徽池州市委副书记任上的王强,被安徽省纪委通报接受组织调查
在家中见到此青岛市物价局画,寻常不动声色的张廷玉忍不住黑下脸来,责骂张若霭“我无介溪之才,汝乃有东楼之好矣!”
张泽国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据族谱记载,张氏家族“源自豫章洪永年间,一迁鸠兹,再迁桐城”张英为桐城张氏家族的九世祖
“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
六尺巷
听到父亲如此责怪,张若霭立即将此画归还原主
比如清代桐城籍高官的“家族式清廉”,对于此前以山西、江西官场为代表的“家族式贪腐”治理,以及由此衍生出的为官之德,就有很强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在谈及山水之乐时,张英说:“山色朝暮之变,无如春深秋晚四月则有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新绿,其浅深浓淡,早晚便不同;九月则有红叶,其赭黄茜紫,或暎朝阳,或回夕照,或当风而吟,或带霜而殷,皆可谓佳胜之极其他则烟岚雨岫,云峰霞岭,变幻顷刻,孰谓看山有厌倦时耶?放翁诗云‘游山如读诗,浅深在所得’故同一登临,视其人之识解学问以为高下、苦乐,不可得而强也”可谓深得游山之味,将山水看作友人,视为知己
桐城文博馆占地面积3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7600平方米,其中展出面积9200平方米,库房面积1000平方米,辅助功能区面积6000平方米,分四个功能区块:一是文庙核心展区,主要是明清桐城科举文化(仕文化)展区;二是新博物馆展区,包括桐城历史文化综合陈列、桐城派主题陈列、馆藏文物陈列;三是翰墨街文化综合服务区化州市人民政府;四是桐城世家大族文化展区
在2014年11月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低调造访后,位于安徽安庆下辖县级市桐城的六尺巷知名度再度走高,以其为题材创作的文艺作品也集中涌现诸如黄梅戏舞台剧《大清名相》、歌曲《六尺巷》等,都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
“王书记对书法也很有研究在观赏清朝左都御史姚元之的书法作品时,王书记曾提到西安有类似的作品”张泽国回忆,“我就跟王书记说,姚元之也算是他的同行”
据澎湃新闻此前报道,2014年11月前后,包括桐城市原副市长潘章生、市公安局原副局长兼交警大队大队长张金宝、市交通局原局长李玉林、市房地产管理局原局长黄传武在内的基层官员,均被安徽省有关部门带走调查
张泽国认为安徽省桐城市邮编该单位的设计方案根本就不符合要求,在向王强力争无果后,张泽国愤而退出项目团队,还一并辞去了桐城市博物馆馆长一职
“此外,文物保护单位的周边建筑在高度上都有相关限制,但桐城文庙附近高楼林立,身处闹市商业区文庙大门前广场也被种上各种树木,直接影响了文庙的观赏效果”胡堡冬认为
文章指出,六尺巷的故事彰显了儒家修身、齐家、仁者爱人的博大内涵,更在为官修德方面,留下了最好的文化传承遗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知古鉴今,坚持他律和自律相结合,发挥礼序家规、乡规民约的教化作用,让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而当古稀之年的张廷玉为姚氏作传时,犹痛惜地说:“如果夫人今日健在,也是七十余岁的人了五十年来,桐城市第八中学朝廷给予的诰赠荣誉,只能使夫人在泉下荣光,却让我抱憾终生”
张廷玉之子张若霭,少年早慧,书画修养非常高,深得乾隆喜爱,经常出入内府帮乾隆鉴定字画
王岐山曾低调造访,六尺巷张家后人全程解说
11月17日晚间,借六尺巷的典故,中纪委监察部官网廉政文苑栏目又发表了《让人三尺又何妨——安徽桐城“六尺巷”的启示》一文,以图片加文字的形式专门介绍“六尺巷”
“读书者不贱,守田者不饥,积德者不倾,择交者不败”这20字,即为桐城张氏家族传承至今的家训
但澎湃新闻记者也了解到,并非所有文物都未受到桐城官方的“重视”由桐城市博安徽省桐城市新渡镇物馆升级而来的中国桐城文化博物馆(以下简称“桐城文博馆”),此前就得到了政府的大规模投入
据张泽国此前了解,在可预见的未来,张英墓的修复都不会收到来自政府的直接投资,只能依靠社会捐赠和民间资本
上述问题都还不是桐城文博馆的“致命缺陷”
时至今日,以张英十世孙张泽国为代表的张家后人,依然坚信并坚守着家族传承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并十数年如一日为此孜孜以求
但2014年11月14日当天,王岐山到访安徽桐城六尺巷的消息,就开始在当地网友中流传
事实上,作为六尺巷故地主角的张英、张廷玉一家,其为前朝及后世所称道的,除了以六尺巷为代表的礼让精神外,张家数代人的高洁致远、老成谋国和家族式清廉同样安徽省桐城市邮编殊为难得
作为一座文化名城,历史上的桐城并不缺乏关注尤其是在“天下文章其出桐城乎”的有清一代,文人士子“言必称桐城”,桐城对全国的影响甚至达到了举国学界“家家桐城,户户方姚”的历史巅峰
桐城文庙,亦称“圣庙”,始建于元延佑年间,距今已有700年历史桐城文庙既是元、明、清时期祭孔的礼制性建筑群,又是一座学宫,是桐城县学和儒学教官的衙署所在,属“庙学合一”的文教活动场所
李鸿章曾有言论及张廷玉,颇具代表性:“桐城张文和公,以硕学巨材历事三朝,为国宗臣,而中更世宗皇帝御政一十三年,辅相德业,冠绝百僚,至化州市人民政府于配食大烝,颁诸遗诏盖千古明良遭际所未尝有论者谓汉之萧张,唐之房杜,得君抑云专矣,视公犹其末焉”
2014年11月,除六尺巷外,王岐山还曾至桐城文庙参观在向王岐山介绍清道光朝都察院左都御史姚元之的书法作品时,张泽国就曾言及:“(姚元之)算是您的同行”
歌曲《六尺巷》直接取材于六尺巷典故,融合了黄梅小调、京剧及现代流行音乐等元素,是一首展示六尺巷互敬礼让、和谐包容文化内涵的民族调式歌曲
更早之前的2014年6月,桐城市工商联原主席、总商会原会长刘克胜被当地警方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立案该案对桐城金融生态影响巨大,桐城市相关部门初步统计出的涉案金额达12亿元左右,近200人申报债权
洪放,官场小说作家,中国作宜昌市物价局协会员,桐城市作协主席,代表作有《秘书长》《挂职》《神秘富商》《党校》《领导司机》《最后的驻京办》《党政班子》等
“王书记本就是历史专业出身,对桐城派的历史相当熟悉”张泽国介绍道,“他还非常幽默地称‘我们是同行啊’”
张廷玉不仅在朝为官清廉,在家,张廷玉也为夫有德,与其妻姚氏感情甚笃,相携同进
张廷玉中进士前一年,姚氏病亡,生前感叹说:“君非常人,将来何可量?惜逮予身仅见此耳”张廷玉“心酸肠断,双泪欲枯”,回忆生平,写下了悼亡诗20首其中有云:“自怨自怜还自悼,如醒如梦复如痴家人相劝无多哭,浑未桐城市在哪个省思予不哭时”
作为曾经的“文都”古城,桐城境内的名人故居、古墓古建众多,但其中不少并没有得到有效修复和保护
但正是这样一座投资近3亿元的国字头博物馆,却为当地民众和文保专家所普遍诟病
张氏家族清白传家,基层腐败仍然出现
歌曲《六尺巷》登上春晚舞台,让安徽桐城六尺巷背后的张家故事再度进入公众视野
2014年9月16日至19日,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深入当时身处反腐“风暴眼”的吕梁市调研,曾专程来到于成龙廉政文化园
张英次子张廷玉的为官往事,也备受同僚和后辈称道
“这简直就是对姚鼐的一种践踏,令人汗颜”张泽国认为
当得知于成龙墓冢曾两次被严重破坏、一片荒芜时,王儒林深桐城市感痛心他说,吕梁的传统文化重德重廉,历史上出了那么多清官廉吏,而且出了“天下廉吏第一”,现在为什么出了这么多贪官污吏,成了全国发生腐败问题最出名的地方呢?忽视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是一个重要原因,这也是一种痛苦的教训
介溪为明朝丞相严嵩号,其子严世藩号东楼严嵩一家为明朝著名的贪腐家族
自张淳以降,繁衍至九世祖张英、十世祖张廷玉这两代时,张氏家族不仅在官阶品级上达到了桐城历史上的最高峰,同时也在更重要的修身之道和为官之德层面留名青史
老年白癜风患者该如何心理治疗白癜风患者治疗上需注意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