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桐城市在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乡镇敬老院的同时,积极推进“公建民营”试点工作,采取政府出资兴建,通过公开招标承租给具有一定资质的社会力量运营
三是完善监督机制,规范养老结构管理,不断提升入住老人幸福指数结合民生工程监督管理,完善养老机构的配套制度、管理办法,建立长效监督机制;由民政、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每年对机构的管理、经费投入、收费标准、工作人员待遇、养老服务质量、公众评议等内容开展考核另外,针对“公建民营”的养老机构,桐城市要求机构承租方应依法取得《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证》,并严格按照《养老机构管理办法》(民政部令第49号)有关规定执行
二是鼓励社会参与,探索&ld桐城市第八中学quo;民建公助”模式,给力民办养老优化发展桐城市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营的原则,在注重发挥政府投入主导作用的同时,积极鼓励、支持民办养老机构建设,不断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截至2014年,桐城市累计兑现财政补助资金约464万元,支持桐城市家和尊养、金神镇无限好老年公寓、青草镇康乐养老服务中心、鸿福养老院、夕阳红等民办养老结构服务运营,目前,桐城市民办养老机构床位数与公建养老机构床位数比例达0.93:1其中,桐城市家和尊养老年护理院的建成和投入使用,标志着该市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步入新的轨道桐城市家和尊养老年护理院,建筑面积51000平方米,各类护理床位合计约2300张,总投资额达2.3亿元,其中政毕节市人民政府府投资入股3900万元,财政补助198.23万元家和尊养老年护理院集照料中心、老年康复中心、养老护理技能培训中心等功能区为一体,切实满足了老人个性化需求同时,该院还设有日间照料中心、虚拟养老服务中心,将养老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居民家中,把关爱送到老年人身边,让老人们倍感亲切和感动,让老年人真正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近年来,桐城市积极创新养老体系管理模式,引导和开放社会养老服务市场,采取公建民营、民建公助、政府购买服务等措施,大力扶持社会化养老机构建设,助推养老服务升级
一是合理界定权责,推进“公建民营”试点工作,给力公办养老科学发展“公建民营”的养老机构优先满桐城市第八中学地址足城市“三无”、农村“五保”(特困供养人员)、低收入、失能、失独、高龄和特殊困难的老年人服务需求,并按照“管办分离”原则,实行主管部门主管(农村敬老院由同级镇(街道)主管)、其他有关部门协助的管理方式同时,“公建民营”敬老院在机构人员培训、资格认定、职称评定、表彰奖励、社会活动等方面,与公办养老机构享有同等待遇截至目前,桐城市农村五保总人数7607人,分散供养标准为年人均1900元,集中供养标准为年人均3000元截至11月,桐城市累计投资3000多万元,在全市14个乡镇、街道及双新开发区建成公办敬老院16个,床位3050张
目前,桐城市已相继建立吕亭镇敬老院、龙腾街道敬老院、青草桐城市天城中学镇康乐养老服务中心、家和尊养护理院等22家养老服务机构,其中有16家为农村养老服务机构,5家为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共建设各类养老机构床位数6000多张,床位数占老年人口数的5.4﹪,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能力达到40﹪以上(桐城市政府信息办)
南昌白癜风专科医院地址痊愈的白癜风患者能喝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