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读过香港言情小说家张小娴的一篇文章,题目叫:《韩国是他的》说的是一个韩国朋友以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为荣的故事。你说韩国的书制作很精美!他便会一边鞠躬一边说:真的吗?谢谢你!好像书是他制作的。你说韩国的泡面很好吃!他会乐不可支地说:您真是太客气了!就像他是泡面师……
韩国人这种看似谦卑实则骄傲的心理我是最能体会。因为我也经常遇到诸于此类的对话,甚能感受那位韩国人的心情。“你老家在哪?”常常有人这样问我。“金神。”我很愉悦地回答着他。“金神不错,那是个美丽富饶的乡镇。”看得出人家是由衷的。
金神新貌
“谢谢!您过奖了!”虽然人家夸的是我的家乡,但骨子里感觉家乡的荣耀就是我的荣耀。我已经把对她的深情与厚爱不知不觉融入到自己的血液和生命当中,更把她的美丽和尊贵视为自己骄傲和自豪。
素有鱼米之乡美称的金神,感觉里她就就像一位柔美秀丽的江南女子婷婷玉立于桐城市的东南方。碧波浩淼的嬉子湖面如同仙人的一面硕大玉镜映照出她那无限秀美的迷人身姿。
一垄垄翠壮墨绿的庄稼,葳蕤的植被远远望去犹如一枚天然的绿宝石镶嵌点缀着广袤无垠的嬉子湖畔。说她是桐城的小江南一点也不为过。这里的光照良好,空气充沛;这里的物产丰富,人杰地灵;这里的水产品种齐全,生态环境良好。
绵延流长的龙眠河道恰似一条苍老年迈的巨龙终年守护着这里的一草一木,而温滑柔软的河水又像祖先留下的一条绿色纽带连接着这里的过去与未来。作为有着千年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金神镇曾一度以她美丽的神话传说构起人们无限的遐思,并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历史典故。
金神镇原是金神区政府的所在地。它的地名前称叫金神墩。和所有的古老集镇一样,金神老街至今仍尚存着一些古色古香的陈年老宅。窄窄的弄堂宅院,做工精细的花窗木雕,青石板铺就的深深巷道,这些都依稀散发出那一代人的生活气息,诉说着曾经的繁荣与辉煌。
“上金神墩捉(买)小猪去。”“从金神墩买种子来。”小时候常听到赶集的大人们提到它。于是我就想,金神墩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居然承载着那么多人的希望与物质需求!然有关金神墩的地名由来更给这块美丽非凡的土地披上一层神秘面纱。
金神老街
听老一辈人说金神墩那是一个受神灵庇佑的地方。人所皆知金神墩有个千年古庵叫广度庵,传说此庵所处地带就是“神墩”。虽然地势低洼,而且又在圩区,然出乎意料的是每年春汛潮涨它也涨,潮落它也落,总有一大块土墩露在水面,从未被水淹过。令人不可思议。
金神广渡庵
又传说当年这里水运发达,位于水运码头旁有块突起的土墩,墩旁有座土地庙,船民出港归来均在这里烧香祈祷,于是便取名“敬神墩”。后又因为附近不少居民姓金,加之人们对兴旺发财的企望故又改名为“金神墩”。
又有一说,山西晋祠有景名日“金人台”四角各立一尊铁铸武士,身披铠甲,十分英武,因为铁属五金故称金人台。专为镇水而建。故有人联想金神墩会不会就金人台的意思。居于此类的传说还有很多很多。即便到了现在这种迷一般的现象还仍然存在。据说曾有酒后驾车的司机从金神大桥坠河,把路旁行人吓得半死,他却皮骨完好地走上岸上。
如今这块神奇不凡的土地同样以其独天得厚的的自然优势孕育造就出一大批企业精英——至使金神连续多年被评为桐城市“明星乡镇”、安庆市“十强乡镇”、安徽省“五十强乡镇”、全国“百强乡镇”。的光荣称号。目前,全镇大小企业共有多家。无论是工农业,还是水产业都处于发展时代前沿,深受世人瞩目。
盛运科技集团是这块土地绽放的奇葩之一,如今正风姿绰约,香飘四海。以其独有活力加魅力摇曳在百花坛最显眼的丛间——成为桐城市乃至安庆市唯一的一家上市公司。
攀登集团资产雄厚,技术力量强大,是一家名副其实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明星企业。
攀登集团
丹凤集团吸嬉子湖水之灵气,揽神墩宝地之风水,如今依然坚定不移地扎根于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犹如一枚光彩夺目的明珠镶嵌于桐城市十强企业榜首。
丹凤集团
金光集团——曾荣获省级先进企业和省质量最佳企业光荣称号,如今在同行业中仍然处于“列强”之首。就像它的名字一样金光闪烁,绽放光茫。当然还有许许多多与其一同成长起来的大小企业同样如同一颗颗灿烂,璀璨的繁星不仅点缀着金神墩的上空,同时也照耀着桐城的上空。
金光集团
在着重打造工业强镇的同时,金神人在当地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正确引导下,还一边加强农业开发,促进高效农业和畜牧养殖业的全面发展。
首先利用水质资源培育优良高产水稻品种。短短几年内竟发展大米加工业数十家。香铺香米、天林庄大米便是从中脱颖而出的持有中国驰名商标的品牌绿色产品,在全国各地供不应求,享有良好声誉。
春到许咀看桃花是桐城一班文人墨客的浪漫之旅。许咀村东临嬉子湖畔,南临近双港镇,古人的“日有千人唱喏,夜有万盏明灯”的诗句正是出自如此。传说当年这里也是金神墩水运码头。
金神许咀
作为金神镇下辖村之一的许咀村,耕地面积二千余亩,水面积就占三千余亩,因此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同样不忘结合资源优势,在养殖业上做文章。养鱼、养鸭、养猪成了他们的主业,其次他们还利用湖畔上的丘陵地带大面积的种植果园。
春天来了,大片大片的桃花如同一抺朝霞染红了湖畔,同时也映红了湖岸上的每一个行人的脸庞。每年桃花盛开或桃李成熟季节,来这里观光采风、垂钓或特意前来品尝地道野生美食的游客络绎不绝。不知从何时起,这种不加雕琢的自然佳境竟成了金神人的一道诗意风景。
人们常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作为水乡,金神的水产资源尤为丰富。嬉子湖的鱼,黄盆村的螃蟹,他们都各自拥有自己的品牌。
在桐城,一些大大小小宾馆老板如果想招揽生意都少不了用嬉子湖鱼作招牌吸引顾客。一听说是嬉子湖鱼定会叫人想起那种河水煮河鱼的特质,因为嬉子湖的鱼具备有纯自然的野生品质,所以不用任何香精作料都能做出令人舌齿生香的美味佳肴,让人放心食取。
与嬉子湖鱼相媲美的还有黄盆的螃蟹。黄盆是金神镇的一个下辖村,位于金神镇南部,三面环湖。湖岸绿荫丛丛,水草密布,风景怡人。那种如诗如画的水墨意境着实不亚于江南水乡的烟雨迷蒙之美。
金神黄盆
传说中黄盆村的地名由来是因为这里的祖先大都姓黄,又都是打鱼能手。也许是嫌造船的费用大,若不然就是渔船笨重,使用起来没有鱼盆灵巧方便,因此这里人下湖捕鱼不用船而是用盆,且每家每户都有这样的一只鱼盆,便顾名思义叫它黄盆。
黄盆的鱼盆
黄盆的鱼和螃蟹都很出名。黄盆的螃蟹肉质鲜嫩,蟹黄饱满。其个头、美味都不亚于阳澄湖的大闸蟹。每年金桂飘香,秋风送爽时节,那种把酒持鳌赏菊,人与黄花同醉的浪漫情景在这里随处可见。
如果说金神南部的乡村有种原生态之美,那么生活在金神西北边的金鹿村可就绝然不同。作为金神镇人口最多,占地面积最广的金鹿村位于桐城市龙眠河中游东岸,西与国道毗邻,北与桐城市郊接壤。说它是金神镇的北大门也未尝不可。由于交通便利,又与全国闻名的制刷乡范岗镇紧邻,所以这里的个体加工业一直处于红火状态。
沿村公路两旁的新农村集镇建设成效显著,颇有城镇化的发展风貌。据县志记载,金鹿村的前称叫鹿儿城。元朝末年,江西鄱阳湖人黄荣六曾举兵到此,因看准此地的栗子山风水,于是便将兵营驻扎于此,招兵买马,筑建城墙。
因栗子山的山形呈梅花鹿状,而黄荣六的乳名又叫黄六儿,于是便将此城命名鹿儿城。作为安徽省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的鹿儿城城墙在历尽了数百年风雨洗礼的今天还仍然保留完好——犹如金鹿人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永远屹立于历史时空。
在与国道毗邻的龙眠河中游东岸,有一大片竹林,方圆约有四五千米,是金鹿村自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有的一道迷人风景。
蒲团
那时候人们都很流行用竹篾子编织凉席。做工精细的竹席,平整细腻且又耐用。因此这里的百分之八十的男人都是竹篾编织能手,而女人老人则用竹笋脱落的外衣编织蒲团出售。自幼我就雀跃在这片绿荫覆盖的竹林里听小鸟歌唱,看翠竹拔节抽长……如今竹林依旧,只是已经很少有人利用它来编织竹器。
其实像这样的美丽乡村在金神还有很多很多,这里叙述的只是它们的一个美丽缩影。作为一个有着十八个行政村,六万二千人口的金神镇,它所遍布的面积实在太广了。如若您感兴趣不妨自个去走一走,看一看。听说最近那里正在沿河修建一条通往嬉子湖的绿色长廊,真的很美很美。
作者简介:胡静芝,安徽桐城人,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有小说、散文散见《扬子晚报》、《安徽消费者报》、《安徽商报》、《新安晚报》、《合肥晚报》、安庆日报及晚报、池州日报、巢湖日报、振风杂志、旅游视野、鉴湖杂志、北方作家等。著有散文集《品味时光》。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六尺巷文化”(lcx)白癫疯白癜风治疗时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ngchengzx.com/tcshj/4002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