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十二小镇
你最爱哪个呢在大桐城,有美丽的12座小镇,独具特色,不算江南,却胜似江南,不信,先看一组小片吧
新渡镇新渡镇地处安徽省西南部,因古时官设渡口于此,故名新渡。现辖19个村、2个居委会,总人口7.1万,全镇国土面积平方公里。镇域环境优美,区域优势明显,国道、合九铁路、沪蓉高速纵贯南北。另南连古城安庆,北接省会合肥,西距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风景名胜区天柱山仅30分钟车程。
享有“全国重点镇”、“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全国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镇”、“全国包装印刷产业基地”、“安徽省重点中心镇”、“安徽省综合改革试点镇”、“安徽省环境优美乡镇”
双港镇双港镇位于桐城市南部,风景秀丽的嬉子湖畔,镇域总面积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5平方公里,水域面积34平方公里,现辖20个行政村,镇域总人口6.2万人。
双港镇是桐城市的经济重镇,是声名远扬的“塑料之乡、鱼米之乡”、“教育大乡”。先后被列为安庆市、安徽省综合改革试点镇、省中心镇,年全镇压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0亿元,乡镇企业营业收入9亿元。连续多年获安庆市发展乡镇企业“十强”,安徽省发展乡镇企业“百强”称号,年底获安庆市“小康乡镇”称号。
青草镇青草镇位于桐城市西南边陲,地处桐、怀、潜县(市)交界,旧称“青草塥”,系古老商贸名镇,曾有“小安庆”、“小上海”之美称。几百年来一直是桐、怀、潜三县(市)边境经济、文化、体育活动中心,镇内交通便捷。全镇辖2居委会、20政村,人口7.42万,面积平方公里,镇区面积1.6平方公里,,是全省个中心建制镇之一。属全省百强镇。
全镇综合经济势力位于桐城市乡镇前列,是有“放心米”称号的“青草香”和无公害“青草香”生产基地,有青草香菜、干沙泥鳅、麻丰糕等传统土特产品。镇内建材精品——优质黄砂资源丰富,远销武汉、南京、上海等地。
镇属企业蓬勃发展,以刷业、塑料、纱布卫生口罩、劳保制品、铁砂、电机槽楔、环保餐具、“青草香”大米等为主导产品的企业有多家,经济格局业已形成。主要农业支柱主要有2万亩无公害优质粮基地和千亩“亚洲桃王”桃园。
孔城镇孔城镇位于桐城市东部,与庐江县、枞阳县接壤,属省级中心镇。全镇区域面积.2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5平方公里,镇区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辖21个村,2个居委会,人口9.1万。是桐城市的东部重镇、经济强镇和人口第一大镇。交通便捷,物流畅通。省道穿境而过,南临长江黄金水道,西接沪蓉高速公路。孔城,经济活跃,企业发展持续快速。镇内工商企业个,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近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家。“桐城八景”中“孔城暮雪”、“荻埠归帆”、“桐梓晴岚”三景均出自孔城;镇北有“江北小九华”之称的著名佛教胜地——藻青山,山顶建筑风格迥异,山色秀美妙趣玲珑;镇区内孔城老街,全长2公里,临街铺面保存完好,是华东地区保存最为完整、体量最大、原汁原味的一条老街。
全镇干群正全面按照党的十七大的要求,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着力实施“工业强镇、农业稳镇、城镇靓镇、商贸活镇、旅游旺镇”五大发展战略,同心同德,奋力拼搏,为“推进科学发展,加快率先崛起,构建魅力孔城”而努力奋斗!
大关镇大关镇是桐城市的北大门,是全国著名的“制盖之乡”、“蛋鸭第一镇”。自三国时有古峡雄关之称,宋、元、明、清时为桐城九镇之一。始称“北峡镇”,清乾隆年间改称“大关镇”。年3月撤区并乡时,分属大关、卅铺两镇。年9月区划调整,成建制合并成大关镇。新农村建设生机凸显,大关街、龙头街、王集街、甑山街为支架,10余个中心村庄为扩展,与镇区建设相得益彰。
金神镇金神镇位于桐城市东南部,富饶美丽的嬉子湖畔,辖18个行政村,总人口6.2万。镇区面积7.6平方公里。金神交通、通信发达,投资环境优越。国道、合九铁路、沪蓉高速公路依旁而过,长江黄金子水道毗连其境。全镇正形成了机械加工、玻璃纤维、建筑建材、电子化工、缫丝纺织、塑料制品等众多优势行业。其中玻纤涂塑窗纱和凸轮轴是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
范岗镇范岗镇位于市区南9公里处,国道、合九铁路、沪蓉高速公路、桐潜公路贯穿其境,全镇总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公顷,辖1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6.7万人。
范岗镇共有民营企业多家,规模工业企业9家,纳税百万以上企业2家,纳税超10万元企业近20家。全镇已形成制刷、橡胶、注塑、烟机配件、铁路配件、机械、家具等为主要产品的工业结构。
嬉子湖镇嬉子湖镇地处桐城市东南,呈半岛状,三面环水,东邻菜子湖、白兔湖,西邻嬉子湖,总面积.7平方公里,水面11.4万亩,辖9个行政村,总人口人。水陆交通便捷。
嬉子湖农业基础历史悠久,盛产水稻、油菜、瓜果等农作物,连续多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农业产业化明星乡镇”称号。
嬉子湖水域辽阔,水质优良,无污染,湖汊众多,水产业发达,为桐城市水产大镇,盛产螃蟹、青虾、甲鱼、淡水白鲳等“嬉子湖”牌淡水鱼类,是省市久负盛名的“鱼米之乡”。
吕亭镇吕亭镇,位于桐城市区北郊,国土面积平方公里,人口6.3万。是优质大米、板栗、蚕茧、“桐城小花”茶的重要生产基地。吕亭镇山川秀美,人文荟萃。鲁肃读书亭、左公(光斗)墓、半天山居、洞宾泉、谷林寺等名胜古迹遍布境内,是旅游观光的理想胜地。
现已形成以彩印包装、农药化工、农用机械、缫丝、塑胶、制盖等为支柱的优势产业。
唐湾镇唐湾镇由原唐湾镇和大塘乡合并组建,位于桐城市西部边陲,距市区32公里,东与黄甲镇接壤,南与青草镇毗连,西邻潜山,北接舒城,平均海拔米。全镇国土总面积平方公里,山场总面积7.4万亩,是本市主要林区。古镇唐湾,民风淳朴,境内峰峦竞秀,泉瀑飞流,拥有百丈岩、黄石岩、二姑尖、狮子岩、红旗洞、泛螺寨等二十余处旅游景点。灵山秀水,孕育出唐湾丰富的物产资源,境内木材蓄积量15万立方米,是全市之冠。香菇、木耳等食用菌生产基地,“龙眠绿芽”、“龙眠春翠”、“桐城小花”等名茶主产地,盛产板栗、油茶、蚕茧等土特产,有桔梗、枣皮、银杏、贝母、柴胡等名贵药材,有笋干、蕨菜、金针菜、花儿菜、马齿苋等山野菜。镇内有老虎、果子狸、野猪、青獐、喜鹊、画眉等珍稀动物。全镇矿产十分丰富,有铁矿石、花岗石、石墨、墨王、大理石等多个品种,探明的铁矿石资源达万吨。
黄甲镇黄甲镇位于安徽省桐城市西部,由原黄铺乡和原中义乡成建制合并建立,舒桐、桐潜公路贯穿其中,交通便捷。全镇国土面积平方公里,人口1.4万人,辖八个村,个村民组,山场11.4万亩,耕地面积亩、水面亩(牯牛背水库)。全镇海拔较高,山高峻岭,人员居住分散。森林资源丰富,盛产木材、板栗、香菇、大豆、油料等农副产品,特别是桐城小花、牯牛背森源渔业养殖厂的鲜鱼、名贵中药材、优质食用菌是黄甲镇的四大特色。。
鲟鱼镇鲟鱼镇,坐落于桐城市东南隅,地处长江之滨,位于菜子湖出口处,通江之咽喉。周边与安庆市迎江区、枞阳县和池州市接壤,为桐城市之飞地。面积2.81平方公里,人口人。辖桐川、外江、内江三个居委会。
鲟鱼镇是一块美丽富饶的地方。境内产业主要有江海航运、船舶修造、水产养殖、绳网织造、成品油销售,煤炭沙石销售和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共中长江和近海航运是鲟鱼镇的主导产业。
互动话题桐城这么多美丽的小镇,你又最爱哪个呢?说说你和小镇的故事
儿童白癜风能不能治好北京白癜风到哪家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