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桐国同安县桐庐县与桐城有何关

乡情

桐国、同安县、桐庐县与桐城有何关系?

桐城历史悠久。原始社会即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胼手胝足,刀耕火种。夏商时期,桐城属扬州之域。周置桐国,因适宜种植油桐而得名。秦为舒县地,隶九江郡。汉魏六朝时期,先后称舒县、枞阳县、阴安县和吕亭左县,建置不定,隶属多变。隋开皇十八年()易名同安县。

唐至德二年()改为桐城县,隶盛唐郡,此为桐城县名之始,此县名一直沿续至今。宋代桐城历属同安郡、德庆军、安庆军,元代属安庆路。明初属宁江府,后属安庆府,直隶南京。清代属安庆府。民国年()属安庆道,民国17年属安徽省第一行政督察区,民国25年属安庆行政督查专员公署。

年2月解放后,桐城属皖北行署安庆专区,并析东南乡大部分地区为桐庐县(后定名为枞阳县)。年始隶安庆地区。

年桐城县下辖8区(范岗区、青草区、双港区、金神区、大关区、孔城区、石河区、黄甲区)、镇(城关镇、孔城镇、青草镇)、5乡、1个管理区(鲟鱼)。11个居民委员会、个行政村,实行镇管村体制。年8月,原安庆地区和安庆市合并并组建新的安庆市,桐城县隶属安庆市。

年8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民行批59号文件复)撤销桐城县,设立桐城市,所辖区域不变。

年5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罗岭镇由桐城市划归安庆市宜秀区。年9月调整乡镇行政区划,为12个镇、2个街道。

目前,全市现辖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2个镇、个街道,个行政村、2个社区。两个开发区分别是:国家级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双新经济开发区;12个镇分别为:新渡镇、双港镇、青草镇、范岗镇、金神镇、嬉子湖镇、孔城镇、吕亭镇、大关镇、唐湾镇、鲟鱼镇、黄甲镇;个街道分别为:龙眠街道、文昌街道、龙腾街道

(年12月15日摘自桐城市人民政府网《走进桐城》之《历史沿革》)

文章代表作者观点,与







































武汉公交司机自弹自唱公交司机市民直
辰能溪树庭院将绿色生活进行到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ngchengzx.com/tcshj/40036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