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嘉庆时,桐城出了个最走运也是最倒霉的状

蹊跷沉浮龙汝言

文/半醉汉来源/散文网

清嘉庆时,有个最走运也是最倒霉的状元,叫龙汝言。

他得中状元和被革职不用,都是在一种偶然状态下的巧遇。幸运与不幸集一身,极具戏剧性。

龙汝言,嘉庆十九年()江南省文科状元。名澄,字锦斋,一字子嘉,号济堂。工花鸟,擅墨竹,文书俱佳。生于今安徽省安庆市罗岭小龙山龙家湾,之所以要加个“今”字,是因为许多人不知道,安徽和江苏在民国前是一个省,叫江南省。而罗岭镇在清朝时属桐城管辖,不属安庆。

可见行政区划和地名变更,的确要慎之又慎。否则,将给后人带来无穷的麻烦与困惑。

别看罗岭是大别山余脉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沟,可穷山僻壤出凤凰。大名鼎鼎邓石如、邓稼先、严凤英都是这儿人。

传说龙汝言中状元后还乡,乡绅贤达拜贺不绝,亲朋好友应接不暇。龙汝言忙于应酬,未及时拜谢幼时老师。他的老师就派人给他送上一联,云“嫩竹长长过老竹,荫蔽先生”。

龙汝言见联羞愧,亲往老师家谢罪,并对下联曰“旧莲种种出新莲,包涵小子”,以请原谅。

此二联似易实难,龙汝言借物喻人,才情可见一斑。

龙汝言未发迹时,连举人都没考上,在京城都统倩龙家坐馆。都统是一旗的最高军政长官,也是驻防八旗的最高军政长官之一。龙汝言依人篱下教小孩读书,自是不得志。

一年,适逢嘉庆皇帝寿诞,都统倩龙要作祝词,他是武将,不精文墨,便请龙汝言代笔。清宫廷规矩,每遇皇帝诞辰重要节日,在京大臣及翰林都要作诗、词、序、颂等文,给皇帝祝贺。

龙汝言受东家委托,自然不敢怠慢,亦不敢擅为。为稳妥起见,他从康熙和乾隆的御诗中,精心挑选,集二百句组成贺诗,由都统进献嘉庆。不料无心插柳柳成荫,龙汝言因此而跃入龙门。

嘉庆看到都统倩龙进献的先祖御制诗集句诗,非常高兴。因为御制诗属于冷门,熟读的人不多。究其因,一是高处不胜寒,弄不好一字之差,一句之误,就会搭上身家性命。二是御诗神圣,一般士大夫草民难以得见。三是皇帝之作,假大空语言多,难见情性,艺术价值不高。由此三个原因,故难以普及。

嘉庆生长在帝王之家,耳濡目染,对先祖的御制诗自然熟悉。今见倩龙也能集祖先皇帝的诗句成诗,特召倩龙给予奖励。倩龙不敢掠美隐瞒,坦陈说此诗乃家中西席龙汝言代作。

嘉庆非但没责怪,反更高兴。认为士子能熟读御制诗,并能运用如此,足见其人对清室忠诚。在嘉庆得知龙汝言只是一个秀才后,当即赏赐给龙汝言一个举人功名。并要倩龙转告龙汝言,让他第二年参加京城会试。

科举规定,秀才没资格考进士,只有先考中举人,才能参加考进士的会试。龙汝言今意外成为举人,自然不会放过这天赐良机。次年春闱,龙汝言参加会试,奈何文章不入主考法眼,名落孙山。

但嘉庆见进士名册上无龙汝言,心中不悦。在主考官晋见他覆命时,嘉庆数番申斥,埋怨今科会试考卷文墨,大都不佳。

主考官纳闷,自忖本科优卷不少,为何不称帝意?便偷偷向宫内伺候嘉庆的太监行贿打听。这个太监告诉主考官,说皇上是因为龙汝言落第,心中不快。于是主管考试的朝臣们大悟,都知道了皇上生气原因。次科,即嘉庆十九年甲戌,龙汝言再考,主考们心照不宣,不谋而合地达成共识。龙汝言此番考进士,自然如囊中取物,十拿九稳。殿试后,即以一甲一名拟进。

嘉庆一见进士名录有龙汝言,心中大喜,以为自己慧眼识人。即派龙汝言为南书房行走、实录馆纂修,两美差,一人得。时常召见,频频赏赐,举朝大臣羡慕。

可是,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竟应验在龙汝言身上。

一日,龙汝言忽然祸从天降,兴尽悲来。那天,皇帝突然降旨:龙汝言精神不周,办事疏忽,著革职永不叙用!

龙汝言接旨大骇,知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自己犯了哪条刑律,懵了。

原来,龙汝言幼孤家贫,婚后生活学业全赖老丈人资助。其妻性情倔强,故他一直惧内。一日,龙汝言与妻争吵反目,避居友家,数日未归。恰逢此时书吏送来一本《高宗实录》到他家,请他校对。龙汝言不在家,其妻接下书稿,置之一旁。越日,书吏到他家来取走这本《高宗实录》,以为身任南书房行走、实录馆纂修的龙汝言大人,已经将此稿过目校对。自始至终,龙汝言也不知此事,于是铸成大错。

原来,让他校勘的《高宗实录》中,有“高宗纯皇帝”字样,却被书吏误写为“高宗绝皇帝”!

高宗,即乾隆。原文系误笔,因没有校正,呈上的还是原文。

将皇帝庙号写错,那还得了?况“绝”字同“死”字,按律属“大不敬”,应严厉惩处。虽然龙汝言实际上没有校勘,但呈送到宫中的《高宗实录》上,依例所贴的黄签上仍然是“臣龙汝言恭校”。

事实上,龙汝言也是跳到黄河洗不清,职责所在,无可辩解。

嘉庆一见参劾龙汝言的奏折,大吃一惊。此等大不敬之罪,当满门抄斩。嘉庆扼腕叹息,既不忍办其罪,亦不能交部议。交部议,龙汝言必死。嘉庆思虑良久,方下旨:“龙汝言精神不周,办事疏忽,著革职永不叙用。”

对龙汝言来说,这个处罚,可谓天恩高厚。

待龙汝言知道事情原委后,已铸成大错,回天无力矣。对嘉庆帝的法外施恩,自然感激涕零。

后来嘉庆晏驾,龙汝言以内廷故旧大员,例准进宫拜灵致哀。龙汝言跪临嘉庆灵堂,前思后想,皇恩浩荡,自然哀痛逾常。新君道光皇帝闻之,心生恻隐,特赏其为内阁中书。

在道光戊戌科,龙汝言还得任会试同考官。不久,龙汝言即逝世。

龙汝言由幸进庙堂,到冤枉革职,都属偶然巧合,只能说命薄无福,天作弄人。

这件历史故事的意义,在于封建皇帝想提拔一个人当官,由于体制制约,他也要走程序的过场。万一皇帝所垂青之人出了漏子,万岁爷也只能忍痛割爱,无法护短。

现在大贪官的频繁出现,且有前仆后继之势,说明官场用人制度的腐败,已经登峰造极。政府官员任用,既不是民选,也不是政绩能力竞争,只要一把手点头或示意,立刻就能挂职、代职、任职。要员们不好意思直接提拔自己的子女亲属,便异地互相交换为亲属谋职以掩人耳目。这种组织路线,简直就是集体世袭,比起一百多年前年被清政府废弃的科举制度还要落后。

奈何!

延伸阅读:龙汝言,字子嘉,安徽安庆市杨桥镇螺山村龙家湾人,清嘉庆十九年(一八一四)状元。

个人经历

龙汝言(?-年),字锦斋,一字子嘉,号锦珊。安徽桐城人。幼时家贫,考取秀才后在北京八旗都统家教书,清嘉庆十九年(年)状元,受任校对《高宗实录》一书,高宗纯皇帝的纯字,误书为绝字,当时嘉庆帝宠任汝言,不忍加罪,言龙汝言精神不周,办事疏忽,着革职,永不叙用。嘉庆帝去世,汝言哀痛逾于常人。后任内阁中书。道光十八年(年)卒。

个人事迹

龙汝言发迹时,以秀才身份在京师某都统(八旗都统,掌一旗政令)家当家庭教师,适逢嘉庆皇帝生日,都统嘱托龙汝言撰写祝寿词以备小贡。当时宫廷的惯例是,每遇皇帝的生日及重要节日,一二品大臣及翰林都有小贡,所谓小贡,即所作的祝贺性的诗、词、序、颂之类,缮写成小册子进献给皇帝。龙汝言受到都统的委托,就从康熙和乾隆的御制诗中集出了二百句组成一首长诗,由都统进献给了嘉庆。集别人诗作中的句子组合成一首诗的做法当时叫做集句,难度比自己创作要大得多,而仅从康熙和乾隆的诗中集句,其难度就更大了。康熙和乾隆都喜欢作诗,乾隆所作的诗多达四万多首,几乎与《全唐诗》的数量相当,这样大批量的创作其艺术性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读书人中并没有多少人真去读这些诗。嘉庆对这种情况是了解的,所以当他看到都统进献的集句诗后非常高兴,特召都统给予奖励。都统不敢隐瞒,就坦白禀告说诗是龙汝言代作。嘉庆知道后非但没有责怪都统,反而更高兴了,说:南方士子往往不屑读先皇诗,此人熟读如此,具见其爱君之诚。当即赏龙汝言举人出身,让他第二年随其他举人一起参加会试。

次年春季会试,龙汝言落榜,主考官考试结束后回奏,在召见时受到皇帝的申斥,说这一科的文章很不好。主考官出来后私下询问近侍太监:这一科的文章很好呀,为什么皇上不满意?近侍太监告诉他:因为龙汝言落第,不便明言而已。于是大臣们都记住了这件事。下一科即嘉庆十九年,主考官领会到皇帝的心意,设法将龙汝言取中。嘉庆看到会试录取的题名录非常高兴。殿试后,阅卷官找到龙汝言的考卷,将他定为第一名,连同其他九份考卷进呈皇帝最后定夺。嘉庆私自拆开第一名试卷的弥封,见是龙汝言,没有说什么,仍旧封好放回原处。到当众公布名次时,拆封唱名,第一名报龙汝言,嘉庆面带喜色说:朕所赏果不谬也。随即任命龙汝言为南书房行走、实录馆纂修等清要之职。

龙汝言走马上任后,嘉庆对他颇为宠任,赏赐频频,举朝官员都很歆羡。但好景不长,不久龙汝言却突然被革职。事情的起因有点令人啼笑皆非。龙汝言幼年孤贫,靠岳父保护周济,所以他很惧内,而他妻子也很泼悍,两人时常反目。龙汝言做官后,这种情况也没有多少改变。一天二人再次发生争吵,龙汝言无奈之下到朋友家借居躲避,好几天不敢回家。不幸的是,实录馆的吏员在此期间送《高宗实录》到龙汝言家请他校勘,龙汝言之妻收下后搁在了一边,隔天吏员来取,龙汝言之妻就原样交回了。而龙汝言对此一无所知。有一天,忽然皇帝降旨将龙汝言革职。龙汝言非常吃惊,多方打听,才知道是因为那天让他校勘的《高宗实录》中,高宗纯皇帝(乾隆皇帝的庙号)的纯字被书吏误写为绝,没有被校正。虽然他实际上并没有校勘,但呈给皇帝的《高宗实录》上所贴的黄签上写着臣龙汝言恭校,无可辩解。

皇帝的庙号出错本身已经很严重,加之绝字字义又很不好,按当时法律属于大不敬,应该给予严厉处罚。嘉庆因宠任龙汝言,不忍加罪,惋惜良久,最后下旨:龙汝言精神不周,办事疏忽,着革职,永不叙用。这种处理已经是格外宽大了。后来嘉庆去世时,龙汝言入宫哭吊,哀痛逾于常人,道光皇帝认为他有良心,特赏他为内阁中书(内阁中负责起草抄写文件的低级官员),道光十八年(),还曾任会试同考官一次,不久去世。









































北京正规看白癜风医院
北京看白癜风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ngchengzx.com/tcshj/40060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