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书家诗词评析三

二十世纪书家诗词评析(三)

二十世纪书家诗词评析,留社为《东方艺术?书法》杂志撰

言为心声,书为心画,揄扬发明,其致一也。前人书翰制作,平居以亲,才有兼通,遂多相长,作为余事,往往入神。然国朝以来,余绪渐寂,于今有憾。前此百年前后,多书翰歌诗兼擅者,际此变风,可资镜鉴。故摭其著者,略为铺陈,识见所至,直陈是非,岂谓尽当,聊备一说。(陈亦)

第三期:

乔曾劬吴湖帆毛泽东溥儒邓散木

潘伯鹰林散之陆维钊王蘧常高二适白蕉

乔曾劬(-)

字大壮,署壮夫、劳者,四川华阳人。其祖父曾为六君子收尸菜市口,名动京师。大壮精通法语,诗、书、印并称三绝。节操自守,不阿时尚,其诗词沉郁缠绵,幽宛谲丽,直追唐宋,早有定论。词学大家汪旭初、唐圭璋亦誉其为“一代词坛飞将”。年7月3日凄风苦雨之夜自沉于苏州梅村桥下,年仅56岁。绝命诗:白刘往往敌曹刘,邺下江东各献酬。为此题诗真绝命,潇潇暮雨在苏州。有《波外楼诗》、《波外乐章》。

○龙钟

龙钟涉世界无成,身寄虚舟一叶轻。海水亮加前度浅,月华须让昨宵明。秋风汾上唯新雁,春莫江南是乱莺。眼底送人争狎虎,几人真就白鸥盟。

七律撷起句首二字为题,便是无题。无题者大多不便直言。其实不便直言者在尾联,前皆故布迷雾耳:狎者,亲近。狎虎为何,当时路人皆知,如大壮先生这般“真就白鸥盟”、洁身自好者寥寥。据云先生楼名“波外”,即不涉风波、不与沆瀣之自标也。以先生之洁当斯浊世,无怪其处处碰壁、举步维艰。“海水”一联,见得运词境入诗者高妙,雕琢之功浑化无痕,“秋风”一联又作别境,明艳不可方物。

○生查子

舵楼东逝波,鹢首西沉月。何似一心人,自此无期别。犯雾剪江来,打鼓凌晨发。君去骨成尘,我住头如雪。

此公悼亡词。船尾水逝,船头月落,皆消逝之景,睹此因思伊人消陨,相见无期。夜逝雾破,身随舟行而无定,伊人与我一逝一住,尘雪虽有别,皆轻飏物也。截取启碇将发一刻,情因景发,景因情黯,情景相生,且锻炼精警,虽欲易一字而不可得,诚杰作也。公早年擅长调,婉转蕴藉而风格多变,此阕则转为短促凄厉,殊非寿徴。(军持)

吴湖帆(-)

吴大澂之孙,世居吴中,名门之后,家学渊源。吴自幼学习倚声,及长,又从词坛耆宿朱彊村、潘兰史、夏剑丞诸公游,一时名家无不与之交往。这从《佞宋词痕》有叶恭绰、汪东、龙榆生、冒鹤亭等为之作序便可看出。周退密评价佞宋词,以为“植根于唐代,小令祖述花间欧晏,长调淹有两宋之长”,则溢美过甚,非持平之论。吴词技术熟练而下笔肤泛;多次韵古人之作而寡情致。上海书店影印吴《佞宋词痕》手迹,窃以为文学价值远逊书法价值。

念奴娇·赤壁怀古次苏东坡韵

怒潮来去,荡不尽、多少仙灵闲物。浪打矶头、依旧是、千尺银翻绝壁。孟德当年、周郎一世,彼此仇谁雪。山花犹媚,不分儿女雄杰。

回想坡老清游,叩舷高唱,把临皋舟发。两度摩崖题姓名、千古终难磨灭。胜迹风流、长留图画,腕底穷毫发。疏疏烟树,雪堂重话风月。

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出,南宋以来,次韵者不知凡几。上者借他人酒杯浇自家垒块,虽不足与东坡争雄,亦成自家面目,如文文山辛稼轩之作;中者把前人意思翻了又翻,然造语精警,如叶梦得刘辰翁之作;下者意思语句皆无足取,如黄中辅章谦亨之作;先生此作,内容空洞,逐韵凑成,真下而又下者也。整首词,惟“山花犹媚,不分儿女雄杰”一句可取,下阕“两度摩崖题姓名”句出律,想是抄写之误,先生固非不知律者。(莼鲈归客)

毛泽东(-)

借用钱钟书的话说,毛泽东心性偏于“高朗”而不是“沉潜”。这使得他的作品虽耸人眼目,却不耐久品,缺乏沉郁顿挫之境,难免一泻无余之弊。整个说来,毛的词要好于诗。把毛泽东的词与豪放派三大家做个比较:东坡气健,稼轩气奇,其年气猛,润之气大。其词用意造语,密度相当稀薄,比本来偏稀的东坡还要薄。心性高朗,不易来沉郁顿挫之情,更叫人缺乏作转的内在压力。毛词的这些弱点,实际是互相连带的。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此诗一三联较实,二四联较虚,三虚于一,四又虚于二。通首顶切实的事件只在首联,一个进军渡江的情景,一个自然景物的比喻或说象征,可能算赋而兼比兴。此后,诗意向两个方向分别推进。一个战争自身发展的方向,一联到三联顺着事件时间的次序;另一个战争意义的方向,二联、四联顺着意义空间的高度。这两个方向交替出现,由实到虚,由虚堕实,由实提为更虚,极有跌宕起伏之致;情绪激荡不平,笔法变化生动,决无刻板之弊。对照起来,他的名作《长征》只是失败之作。

念奴娇 昆仑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蝶恋花 答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此二首为毛词长调短令双璧。《昆仑》那首把他想象雄奇、气魄阔大的特点表露得最突出。裁山相赠,就是这样的好细节。另一首名作《沁园春 雪》里,想象便没有这样刺眼。《昆仑》也醒豁地拿旧形式传达了他的新思想,而在别的地方,他做这事,时常力不从心。文中那个“裁”字最可品味。如果叫李贺来用,肯定会换上“斫、割”一类意思声音都劲锐斩切的字眼,比如他曾说“踏天磨刀割紫云。”这样写,固然效果特出,但也见得使出了吃奶的力气。而毛泽东举重若轻,出手和缓,正是他大气的流露。《蝶恋花》的调性,第一韵到第二韵,相隔较远,而第三第四韵脚极密,前边舒展而后边急促。上下片都如是。毛此词在前边后边使用的情景情绪,与调性特别合拍,形式把内容托得相当饱满。这也是他难得的颇能沉郁顿挫的作品。上下片用韵,按旧时词韵看来,完全违规。他是不是用的方音?湖南有些地方,这两个韵部是有些混淆之处的。(碰壁斋主)

溥儒(-)

字心畲,道光皇帝曾孙,工诗词书画。少年遭遇国变,诗词多留恋清朝之语。抗战中能坚持民族气节,洵宗室之英也。所作诗词气格超迈,中年一变为沉郁,词多小令。身为一代国画巨匠,诗词也颇有画意,名句如“江梅发春华,携琴访茅屋。不见水边舟,烟波但空绿”,“淡云带雨簟生寒,翠馆山亭路几盘。流水半潭花尽落,更无人倚玉阑干”等皆浅语有致。

登燕子矶

乱后悲行役,空寻孙楚楼。萧萧木叶下,浩浩大江流。地向荆襄尽,山连吴越秋。伊人在天末,瞻望满离忧。

此首五律作于年,即抗战胜利后的第二年,所谓乱后是也。孙楚楼为金陵名胜,李白有“朝沽金陵酒,歌吹孙楚楼”之句,此时盖毁于战火。颔联袭用老杜《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意象,虽也道得眼前之景,终落了下乘。颈联铺排地理环境,气势雄浑。尾联怀人,点出离忧二字。

菩萨蛮·海上

茫茫田野天连海,兴亡今古人何在?北望是中原,暮云秋雨繁。片时杨柳月,又过黄花节。莫漫倚阑干,可怜山复山。

作者到台湾之后,多有怀念故乡之作。此词前两句便道出了人生的终极悲哀,朝代更替、人世盛衰,与永恒不变的天海大地相比,不过是沧海一粟,而人生苦短,竟连归老乡土的愿望都不能实现,更令人感叹。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词中用到的两个语典,北望中原,出自陆游的“中原北望气如山”,“莫漫倚阑干,可怜山复山”出自辛弃疾的“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竟似有恢复中原之志,一笑。(莼鲈归客)

邓散木(-)

著述甚丰,计有诗稿二十卷、论著十七种、印稿五十七本、字帖二十八种。散木诗数量既多,亦不屑刻意,伤于粗疏,所见所感随记成篇,我只将其作日记观耳。然其细处偶见奇警,便不落俗,自可以诗人目之。

○雨夜自三江口拿舟发临海(一九三四)

横风急雨三江口,乌榜征人半白头。又为壮游添纪实,短篷扶梦下台州。

此首当是口占,起句便是眼前实景,次句以身世承,三句合该转处却乏力,也是“日记体诗人”的常见症状。结句切题,扶字凸出,便令人眼睛顿时一亮。

○读山谷诗(一九五九)

公诗枯瘦如藤缠,至今千载鸣独弦。神山飞下玉函字,挽骨自有千金丹。律细岂在杜陵下,格高远迈苏坡前。可怜治宋千百辈,何人解此空嚣然。

此首明白如话,单看他总是以形象说话,便可悟诗人与作韵语者的分别。“苏坡”这种说法稍嫌生造。(军持)

潘伯鹰(-)

凫公为近世书法篆刻名家,而诗文亦久负盛名。其早年从桐城吴北江先生受经史文辞之学。后入章行严幕,而又有师弟之亲。其书印之学既为一时巨手,固无庸言。而于文学亦能卓然名家,所著小说《人海微澜》早著声名,后乃潜心诗词书法,有《玄隐庐诗》传世。却曲翁为山谷名家,于诗用力甚深,亦颇持自负之情,传言时人有以诗集赠潘者,潘乃以之拭笔,狷狂有如此。观其所为诗文,实承桐城法乳。桐城论诗,主融裁唐宋,实则依违两间,惑乱师法。故玄隐庐所为诗气格未为高,思力未为深,而风骨未为健,求为唐人之高朗而得其失,乃无沉潜可讽之致。发翁论书尝有“于字外求之”之说,而吾窃惜其为诗则未能参到此境。其诗多   

犹是窥江胡骑。痛腥染鉴湖难洗。茫茫禹甸,大难来日,乾坤同闭。酹酒悲歌,沈园事往,春波桥废。只驿亭依旧,夕阳题壁,短英雄气。

此词借陆游生日起兴,放翁生活在金虏窥江的南宋,与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十分相似。神州陆沉之痛,黍离麦秀之感,难免引起作者的共鸣,词的首两句便一语道明。高手作词,接下两韵便应宕开一笔,然作者说来说去,还是那么个意思,实在不太高明。上片最后,“算迎神此日,破空灵雨,尚仿佛,平生意”,却真的是好句。作者若能从此笔力一振,倒也不失为一首有瑕疵的好词。可惜过片以下直至结尾,又反复说“千年重迸词人泪”的意思,不能不令人遗憾。(莼鲈归客)

王蘧常(-)

字瑗仲,沈乙庵先生及门弟子,曾编有《沈曾植年谱》,早年以诗名,曾与海虞钱仲联合刊《江南二仲诗》,另有《明两庐诗草》、《彀音集》等行世。王诗不及乙庵先生诘曲古奥,而清健过之。集中以近体成就较高,出入唐宋之间,造语新警,如“满地鸣蛙人独立,碧天如海一灯骄”、“十二万春曾一瞥,要携春草入扁舟”等,观逊清以来,罕有其匹者。

雨后夜发斜桥

歌呗愔愔雾似尘,万重夜色压纶巾。支离病骨灯中瘦,苍莽天容雨后新。寒气结成魂一片,月光细铸树千身。胸前几许槎枒意,吐向西风化笑颦。

前两联点题,若有若无的梵唱之声,漫天的薄雾,无边的夜色,着一压字,万般抑郁呼之欲出。抱病羁旅于苍莽天地之中,更着意刻画出凄清的氛围。颈联见作者炼字工夫,结、铸两个动词,生新峭硬。传说魂之为物,轻清欲上,然今日为寒气所凝结,上下不能,困滞于天地之间,岂非作者自己的写照?月光细铸树千身,则直是西洋油画境界,唐宋人轻易道不得。尾联聊自开解,更见愤懑之意。

扬州道中

卧吹箫管到维扬,月渐分明水渐长。山过大江俱跋扈,春来北地亦苍凉。隐然敌国谁相济,偶尔逢场亦不祥。我早忘情成局外,年年只管看玄黄。

此首只合说个颈联,山过大江,湍濑相激,用跋扈二字,而拟人状景之间意态全出;北地春来较晚,着苍凉二字,而江南之人羁旅行役之感全出。融情语于景语之中,无迹可求。(莼鲈归客)

高二适(-)

工书,专治经史。天机乃诗人之根基,经史治诗人之砖瓦,阅历供诗章之楹柱。二适先生三美咸具,其诗隐以柳文为骨,未臻大成者,未曾刻意为诗、下笔不暇修葺也。

题朱屺瞻水墨画

天地繁星丽,平原草木妍。芒寒添正色,林水障前川。缩手旁观在,长歌意境先。画师知夙学,取兴岂徒然。

此首章法中规中矩,只不见奇耳。首联以形象概括观画所见,全以视觉出之。第三句承第一句,递进一层作议论(“添正色”),便不仅是观画,且有通感(“寒”);第四句承第二句,仍然回到画面,只是视野拓远。颈联宕开去,以形象发议论。尾联直接议论,笔力虽不甚劲,然以题画诗论,捷才也算难得了。

短吟两首觅得林散之扬州住所短吟代柬(其二)

江南江北倍思君,金陵广陵两无闻。散翁未见我得语?日夕看江指白云。

二适颇自矜其书,《漫兴次和林散之》尝言“今代何人与真赏,只留老眼互为看”,隐隐以并世双雄相许。此首则坦言相思,全是信笔随意写去,前三句只是平平韵语,尚不足言诗,陡以形象收结,意味便不尽,境界顿出,就诗法而言可谓奇险。(军持)

白蕉(-)

白蕉诗名擅当时,具备的诗人气质确也相当纯正。如果不是应景或非出本心的歌颂,诗作的趣味相当地道;作品时有佳处,宛见名士风流。然或负才气,或有他骛,用功欠勤谨,整体通常略失于粗疏。大体感觉,格律严则其诗出彩少,而失手也少。反之亦然。

梅陇镇酒后

不碍诗魔入酒肠,江湖寥落未还乡。云间心事沧桑外,我惜当年洛下杨。

此诗一体流丽,节奏俨然,自书之,足见名士风流。逐句考察,则略显粗糙,字词的安排多可移易。结句句意已到,然写法上显得闷了些,好比下雨天在黄鹤楼上吹笛,音正流畅,但笛膜被水气洇湿,音色有一点闷。

兰题杂存诗

落山新花昨入盆,细香在室宅外闻。赏花莫忘养花人,寻花更有翻山人。为君送香入城去,此意比花谁有情。

格局及句法安排上仿太白金陵酒肆留别,如果将每意的句意提炼连缀起来,仿得应是相当好的。但将造成句意的每句再行考察,则就显得很不整齐。末二句问题不大,前两句因第二句不够挺拔而都欠神采。三句显村气,继以四句显稚气,味道大坏。故此诗不耐细品。(风二中)

————中国书法网







































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国外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ngchengzx.com/tcshj/40074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