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的城市内涵和精髓是什么?有人回答是桐城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可桐城文化和历史又是什么呢?桐城有数千年的历史,有着桐城独创一绝的文派、画派,有着传诵数代而不绝的父子宰相和六尺小巷,这些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丰富着现代桐城人的精神,可现代桐城人单单丧失了一种文化的内涵,失去了一种与外人有别的气质,这些失去正在改变着这座小城……
桐城,有人说是和丽江、凤凰、乌镇齐名的中国人最爱去的十大古城,可有人想过吗?桐城真的可以与丽江、凤凰、乌镇齐名吗?我的家在桐城,可我真的不认为是这样,因为现代的桐城失去了属于自己的文化内涵,也失去了很多我们本可以留下的许多沧桑。
刚刚看过网友“晓荷”发在论坛中的帖子《勺园》,知道吗?看到这一幅一幅图片,没有如同看到古镇的那种兴奋,却满是沧桑与城市的遗忘,满是凄凉,古井、小楼、残垣……还有方氏后人寂寞的守护,这座曾记下桐城城市沧桑的小院如今只是孤寂的守着她那半亩空间,高楼、广场、马路以及喧嚣的现代尘世早已将这座小院深深的埋藏。其实在这座城市的中心,有很多这样寂寞的院落,经过二中门面“忘情水”斜对面的一座古墙上依稀还有“军民合作,抗战到底”的红字,有谁去看过呢?又有谁去倾听过这堵墙这座院落的故事呢?还不是匆匆的过匆匆的往,寂寞的依旧还是寂寞,只是这寂寞属于这座城市。
不知道自己多少次去过文庙,去聆听圣哲的教诲,去看一看这座曾承载小城读书郎梦想的殿堂,走进大成殿,孔子、孟子依次而坐,塑像下的蒲团,或许如今的很多家长还是会来拜一拜这位贤哲吧,可走出大成殿,深深的思考,这是当初的文庙吗?为什么没有给我一丝沧桑,更多的文化;严凤英的纪念馆中,一位东方歌剧名人的一生都浓缩在了一条长庑中,好像少了一把伞,一把陈毅元帅送给严凤英的伞,也许它静静地躺在箱中,也许在等待着什么……
走过南大街、北大街许许多多的桐城小巷弄堂,沧桑与破败,是这些经历了风雨的街巷给我的最深的印象,左忠义公祠的门紧闭着,门廊前还挂着不知是哪家的内衣,一座世人景仰的左忠义公的祠堂就这样被我们遗忘了。紫来桥,桐城第一桥,已经被水泥包裹的严严实实。还记得每年夏季黄昏,我都会穿过这座桥,穿过这桥身后的每一条巷子,蒙蒙细雨,古楼小巷,怎样的惬意,又是怎样的舒服,可现在她也将慢慢的被遗忘……
我没有去过孔城老街,我很想去看看,去看看属于家乡的老街,我看过图片上的孔城,在想如果徜徉在这老街中又会是怎样的心情,突然我想起了芜湖市市歌《半城山半城水》MTV中的影像,长长的老街,传出动听的黄梅歌声,撑着油伞的书生行走在老街循声去找那唱歌的小妹,也许在这孔城的街中也会有这种传统含蓄的浪漫,因为这巷赋予了我们传统的美。网友“故园桐城”的帖子《昨晚安徽公共频道关于孔城老街野蛮拆毁诸多老房子》又着实让我的心很痛很痛,这些老房子被他的子孙彻底的遗忘了,也许在拆迁者的眼中,它们只是一间间破烂的老房子,可没有想过我们所拆除的正是这座小城的文化和内涵,我们失去的不只是灰瓦楼阁,我们失去的是桐城文化的现实载体,我们口必云桐城文派、桐城文风,可我们的子孙又从哪里感受呢?那些被遗忘的角落真的还会被留到我们子孙长大的那一刻吗?
孔城老街未改造之前
寒假,独自一人行走在河滨公园,漫步在东作门楼阁之间,仿佛回到了前世的桐城,可只是那一秒,因为周围的高楼与不协调的音乐将我拉回到了现实,东作门,桐城的城门,还有那些灰瓦白墙的徽派建筑,都在诉说这座小城的发展,却说不出这座小城的前生今世,因为他们没有经历桐城历史的熏陶,他们只是年轻的仿古物。想一想,我依旧没有想明白,为什么现代的桐城人非要把古老的东西推掉拆毁,再去建一个个仿古的东西,难道仿古比真的古物等了解历史?难道这崭新的灰瓦白墙真的足以向人们诉说古老的桐城文化?为什么不去想起那些被我们遗忘的角落,为什么不去让古老的街巷重现昔日的繁华?
河滨公园,开的好,桐城人终于有了自己的休闲去处,有了向世人介绍桐城文化的地方,到了这,我依旧会开心,有时甚至在想穿上汉服在城门上弹上一曲古筝,古色古香的地方,冬季的雪、古老的桥、美丽的楼阁和喷泉,多么完美的古城一瞥,可突然传来的一声歌声打破了一切,倒不是歌不好听,是因为这歌与这景着实的不和谐,凤凰传奇的高亢歌声与这古老景色,真的很难让我再流连,为什么不放上一曲古琴抑或是传统乐曲呢?偏偏是在这不该流行的地方流行了一把,心里可不好受啊。
桐城缺的不是高楼,桐城的楼高正每天每天地刷新着城市的记录,桐城缺的是自己的个性,缺的是与桐城古老文化相和谐的现代文化。千篇一律的西式建筑,欧式、美式、阿拉伯式、西亚式,各种世界风情都在这座古城中开花,唯独属于古城自己特色的没有开出绚丽的花朵,桐城没有坚守住自己的个性,被那千篇一律的西化城市风格所同化,一栋栋高楼掩盖了古城的庭院楼阁,人们游览的无非就是在这些没有自己城市特色的楼群中孤寂生存的几点古老的影子……我在想,当桐城也和上海一样都是高楼都是玻璃幕墙,那桐城又以什么吸引住人们停留下脚步流连于此呢?那时的桐城历史是不是真的只能停留在历史书中呢?
桐城,是一座小城,和中国众多的小城一样,她在发展,她在长大,她在丰满着自己的羽翼,可这座小城又和其他小城不一样,因为她承载着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桐城文派、桐城画派、桐城故事、桐城建筑……这些都是这座小城的精髓和内涵,都在默默的诠释着中国传统文化,都在告诉着人们桐城千年的沧桑,当我们这些子孙去发展这座古城,让生活在古城的人们富裕发达时,我们是不是应该坚持一些属于这座古城自己的东西,让更多的人看到或者听到某一样事物,就知道这是桐城的特色!
桐城的现代化,不是推翻自己古老的文化,而是与之相和谐的融合,去唤醒被遗忘的角落,擦拭布满灰尘的城市印记,让古老的小城和现代化的生活融在一起。
桐城,一座小城的去与留,只在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
本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号。
北京白癜风治疗选择哪家好北京有哪些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