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齐家草书作品:
《让墙诗》(张英)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赠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年度人物、润恒集团总裁、安徽桐城才子(清朝著名文学家“桐城派”创始人方苞后裔)方东九先生。
润恒集团宣传片
方苞(年5月25日—年9月29日),字灵皋,亦字凤九,晚年号望溪,亦号南山牧叟。汉族,江南桐城(今安徽省桐城区凤仪里)人,生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六合留稼村)。桐城“桂林方氏”(亦称“县里方”或“大方”)十六世,与明末大思想家方以智同属“桂林方氏”大家族。是清代散文家,桐城派散文创始人,与姚鼐[nài]、刘大櫆合称桐城三祖。
六尺巷,位于安徽省桐城市的西南一隅,全长米、宽2米,建成于清朝康熙年间,巷道两端立石牌坊,牌坊上刻着“礼让”二字。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首“让墙诗”就出自六尺巷一段历史典故。
“六尺巷”的典故之所以成为一段历史佳话,源于张家与邻里之间的土地纠纷。
清康熙年间,张英担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他老家桐城的官邸与吴家为邻,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供双方出入使用。后来吴家要建新房,想占这条路,张家人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将官司打到当地县衙。县官考虑到两家人都是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
这时,张家人一气之下写封加急信送给张英,要求他出面解决。张英看了信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他在给家里的回信中写了四句话: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罢,明白其中含义,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房基地,“六尺巷”由此得名。
年11月21日,时任国务委员唐家璇在参观六尺巷后,题辞:“桐城六尺巷,和谐名城扬”。
年4月,“桐城文庙-六尺巷”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张正扬演唱《六尺巷》
黄梅戏电影《六尺巷》
白癜风怎么治最好治疗白癜风哪家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