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眠李氏后裔桐城寻根历程

01

本人姓李,一个地地道道的宁国人,生于斯,长于斯。

小时候,每逢过年,族人们都要上坟祭祖,放鞭炮,烧纸钱,跪拜祈福,这些都是流传已久的习俗。

每次祭祖,我总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凑在墓前的青石碑上仔细辨认着那些斑驳的刻字。碑上刻着“皇恩显祖……籍处桐城……水远山长……迁居……”等字样外,还有先祖的名讳信息。

听前辈谈起,我们桐城李家是个大家族,祖上多是读书人。我的曾祖父是儒生出身,德高望重,推为里胥,他行止有度,家法严苛,赏罚分明,深受乡党爱戴。据传,一直传抄至今的三十二代世系字派也是他所手书。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我的知识也在不断增长。渐渐地,我仰望到老家桐城璀璨辉煌的历史文化,仿佛看到了“冠盖满京华”的盛景,读懂了桐城文派统领中国文化三百余年的原因。

这片,我的祖先曾经生活过的沃土,深深地吸引住我,使我陶醉,使我痴迷……

但是,我们家族的族谱在哪里呢?我到底是桐城哪一支李氏呢?这个谜底一直没有揭开。

02

树有根,才能枝繁叶茂,集木成林;水有源,才会奔流不息,汇川成海。

随着互联网不断发达,有关老家桐城的信息也越来越多起来。源于对传统文化的敬慕,我也加入到寻根问祖的队伍当中,听着一个个家族寻根问祖的故事,就像看到一场场充满酸甜苦辣的故事大片,欣喜、失望、自豪、惊叹、羡慕……各种心情涌上心头,又仿佛听到祖先激励的声音在耳畔萦绕。

先撒网,到互联网上树起小灯塔,到各个李氏族谱网发帖,搜索桐城李氏关键字,逛桐城网,翻遍了大大小小的网站和论坛。可是,桐城李氏支系繁多,有关我们这支李氏信息,一年多来仍然一无所获。虽有失落,但我暗下决心,不达目的,绝不放弃!因为我知道,只要种下一颗希望的种子,这颗种子迟早会发芽!

从基础做起,我开始查看桐城地理,储备实地寻访资料。一晚,查看到关于桐城挂镇联合李圩庄园图文并茂的帖子,心里希望他们能和我们祖先有关系,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搜索李圩相关信息,加QQ号、打电话、发消息,忙活了好久,终于打通了一户本地人电话,一番述说,电话那头连连否认,看来这条线索又落空了。

“机遇总会给有心人留上一扇门”,一日,我接到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电话,原来就是上次我给他打电话的那位李圩宗亲,他说他聊天时有一位牌友就是我的族人,现住在金神镇包圩村,那里有我很多的族人,字辈完全相同。

迫不及待地联系上该族人,了解到桐城这支族人居住地临近嬉子湖,以前涝灾频仍,人祸连连,宗祠族谱毁坏殆尽。他也曾寻访过,无奈祠堂无存、祖坟无着,只有世代口口相传的“大国文章、承先鼎盛”八代字派,要想寻到宗祖,厘清世系,实在是相当的困难。

寻根,就是这么的折磨人,刚才还在欢天喜地,下一刻又会愁容满面。

终于找到了族人,却没得到祖先丁点儿信息,我愁得似乎要断了念想!

03

沉寂了数月。

陆续有族人循帖来加我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ngchengzx.com/tcshj/40325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