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讲白癜风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9192508.html
政府免费提供稻种农户抓紧抢播抢种
桐城市为农户免费提供水稻种子,指导农民抢险,减少洪灾损失。
记者:这里是桐城市青草镇新民村,洪水退去以后,村民们正在抢播水稻种子,以减少这次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
桐城市青草镇新民村彭塘村民组一百多亩水稻全部绝收。洪水退去,村民们立即整理田块,播撒稻种。这些种子全部由政府免费提供。
桐城市青草镇新民村种粮大户彭胡应:好在这次种子是政府送给我们的,我们现在水退到哪里,补到哪里,抓紧时间,把损失降到最低。
青草镇地处大沙河上游,洪水退得早,这个镇四万亩受淹稻田已采取补救措施。绝收田快,镇里向农户直接发放稻种。
桐城市青草镇副镇长方红兵:我们调运了两万八千斤稻种,免费发放给他们。
这次洪涝,桐城市37万亩水稻受灾。农技专家提醒:没有枯死的水稻,要洗苗,施速效肥;绝收的稻田,可以补种晚粳稻,关键是要快,能被种的时间不过一个星期!
桐城市青草镇农技站长何泽林:抓紧播种,如果错过这个时间,粮食产量就无法保证了。
目前,桐城市已向户种粮大户和数千农户发放稻种7.8万公斤,预计可为受灾农户减少损失万元。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来桐检查指导灾后食品药品安全工作
国家、省级新闻媒体聚焦我市农业受灾、生产自救等情况
水漫练潭家难回幸有义务“摆渡人”
桐城从7月1日的强降雨刚停歇了两天,从13号又迎来了新一轮强降雨,然而,昨天(7月14日),记者来到位于安徽桐城双港镇的练潭村已在7月3日溃破的练潭万亩大圩所在的练潭村看到,目前,洪水消退缓慢,依然淹没在洪水之中,道路两旁成片的水稻田地已深深地埋在了积水下面,洪水最深的地方,已看不到二层以下的房屋。然而,令村民们庆幸的是,家园虽被淹,但无时无刻也不愿离开它半刻,因为他们有村里的义务“摆渡者”,了却了他们这份担忧和心愿。
在练潭村村口岸边,记者看到有人划着几艘小船,正在接送来往的居民,每艘小船大约可以乘坐3人左右,村里人每天要靠这三艘小船才能回家看看。
记者:有这个(船)是不是帮助人家(方便)?义务摆渡者:对!对!记者:搞了有几天了?义务摆渡者:搞了有七八上十天了。
在这些义务摆渡船中有一艘小船船主叫张启生,他正在送两名老人到村头小店买些必需的生活用品。记者:有他这个划得(船),你们是不是生活上比如需要买(什么)?......灾民:那要方便多了,方便多了。记者:一般的话你们到前面小店里是不是要买一些东西呀?灾民:嗯。记者:买什么东西呢?灾民:买(雨)鞋、盐啦一些生活用品嘛。
今年42岁的张启生,是练潭村的一名渔民,平时靠养殖鱼虾为生,洪灾之前他每天都会划着小船去池塘里喂鱼,洪水来了他又变成了一名“摆渡者”,每天来回运送着来往的居民。记者:就是前几天人还更多一点吧?义务摆渡者张启生:前几天人多一点,现在基本上(洪)水停(定)稳了以后,人家回去心情要好一点了。刚开始还要迫切一点,刚开始都想(看看)家里怎么样,看看嘛。记者:都要看。义务摆渡者张启生:现在基本上定了,有的家(人都)去看了,都要稳定些了,心里也不大着急了。记者:(每天)那村子里头的人有上百人有吧?义务摆渡者张启生:那有哎,那不是这一条路嘛,还有别的地方嘛。这地方就是人少的点,还有别的地方老街、新街啊都还有,村子大了嘛,人太多。记者:你当时怎么想起来用你的这个船来载他们呢?义务摆渡者张启生:我家里老头、老娘也一直想(回)看家里的屋,都想看看,老人都是这样的心里。所以,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能帮点忙把人带上,可是的?都是乡里乡亲的,对不对?记者:特别是今年这个大水。义务摆渡者张启生:这水太大了,我长这么大没看见过。记者:那你为乡亲们做点事,心里头是不是也觉得应该的而高兴啊?义务摆渡者张启生:很正常,都是乡里乡亲的嘛,大水的时候,能帮点忙,总要帮点忙。记者:一天大概(这么)包括上午、下午平均要跑多少趟?义务摆渡者张启生:有时要五六趟,有时候七八趟。记者看到张启生熟练的划着小船,船上坐着老人,当小船快到岸边时,张启生下到水中推着小船,蹚水而行,为了不让老人的鞋子湿掉,张启生尽量将船往岸边没水的地方靠,船停稳后,他又扶着老人下船,老人连连道谢......
孔城抗洪感人故事
妻子的牵挂
丈夫又将到圩堤上去,妻子给丈夫系救生衣,妻子眼噙泪水,面部表情充满了担忧与担心。
这是一张手机拍摄的照片,拍摄的时间为7月4日上午,拍摄地点为孔城镇政府办公楼。照片上的丈夫是孔城镇党委副书记宋科,他天亮刚从姜团圩北堤回镇里汇报工作,现在又要出征。
大堤已经经受了洪水3天多的冲击与浸泡,现在水面就在堤面下方一尺远的地方。堤什么时候崩溃都有可能。岌岌可危,堤内的群众已于3日全部撤出,现在再上堤意味着生命危险。何况妻子清楚,宋科不会游泳。
然而妻子明白,丈夫是共产党员、镇里主要领导,现在前方需要丈夫,北大堤指挥靠丈夫,虽然几多的担心,几多的担忧,几多的不舍,几多的牵挂,她还是默默地为丈夫系救生衣。
虽然一句话也没有说,面部表情却胜过千言万语,你注意点,平安归来,我与儿子等着你!
宋科安慰妻子,没有事!没有事!
壮士出行,妻子噙在眼中的泪珠忍不住滚落了下来。
宋科回到北大堤。不时有消息传到妻子耳里,说南大堤水面抬升到堤面,说北大堤又出现了新管涌,妻子本来就悬着的心更加的悬。
妻子忍不住哭了起来。
儿子拽着母亲,快给爸爸打电话!快给爸爸打电话!妻子拿起手机放下,拿起手机又放下。妻子清楚丈夫的个性,他不会接的,即使接了也不会告诉实情,让她与儿子担心。
其实7月3日作为妻子,她就已经整整牵挂了一天。
前方传来消息,丈夫任指挥长的北堤出现重大险情,位于塘圩桥的地段埂面上有一个直径达4米的地窝。如果这个地窝不能及时有效处置,堤埂就有崩塌的危险,这会危及圩内尚未撤离的群众以及防守圩堤的干部生命。
妻子心挂了起来,对着姜团圩的方向遥望,其实遥望不到什么。
还好,宋科带领指挥部成员在水利局专家的指导下,经过18个小时的苦战,终于在外围建起了堤坝,化解了危难。
妻子一颗悬着的心放下。
7月5日上午6时,姜团圩南堤由于人力无法抗拒的原因溃破,圩内一片汪洋。7月6日上午,党委书记高光柏查看圩堤整体情况及受灾情况,乘冲锋舟去圩内。宋科随同。
大雨仿佛是恶魔,纠缠着孔城不放。此时又是大雨倾盆。
冒着大雨在一片汪洋的姜团圩里查看,可想而知危险多么的大。
妻子的心又开始牵挂。
宋科上午10时出发,下午3时30分归来,在水面查看了5个小时30分钟。回来时宋科轻描淡写此行。而同行的两个机关干部描述在水里的情形是,村庄与村庄之间电线密布,村庄外围遍布障碍物。
雨大得睁不开眼,浑身湿透。还有下午1时,冲锋舟油耗尽,停在了水中,靠一桨一桨地奋力划。
在进入黄庄村民组时,两个武警战士险些跌进水中。据村书记说,那个地方有两人深,
掉下去很可能命就没有了。
此行,共产党员、孔城镇党委副书记宋科在水中泡了5个多小时。妻子在家牵挂了5个多小时,这5个多小时是一秒钟一秒钟数过来的。
丈夫宋科在洪流中践行了“两学一做”。
妻子泪珠子串成了线。
无锡市桐城经济文化促进会向灾区桐胞捐赠逾十万元
7月14日,无锡市桐城经济文化促进会向灾区桐胞捐赠。
桐城电视台『活力桐城精彩呈现』
新闻丨热点丨资讯丨生活丨视界
订阅号:tcgbdst
投稿: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