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精准诊疗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9263214.html
01
寻找青春记忆,献礼建党百年
——老院的故事
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高瑞晨
小时候,太姥姥总是爱给我讲在老院发生的故事。一座小小的老院,承载了我家四代人的青春回忆。
这座老院,承载了太姥姥最初灰暗与痛苦的回忆。故事的开始,得从太姥姥嫁入老院说起。那时候,新中国还没有成立,老院也还不老。太姥爷在外跑商,太姥姥在家操持家务、养育子女,日子倒也还算可以。但那个年代,最轻贱的就是人命,普通人的幸福可以在一夕间被摧毁。太姥爷在一次外出中再也没有回来,不知是死于战乱还是匪祸,留下家中柔弱的妻子和四个幼儿。家里的顶梁柱倒下了,但其他人的生活还是得继续。为了活下去,太姥姥变卖了家中值钱的家具,磕磕巴巴的养着孩子,但我的二姥爷还是因病死于一个寒冷的冬季。这就是新中国成立前普通人家最真实的写照,他们面临的不光是寒冷和饥饿,更是不知何时到来的死亡。
这座老院,承载了姥爷成长的回忆。他总说,是新中国的成立给这个家带来了希望。他出生于新中国成立前,成长于新中国成立后,切实地感受到党和国家给人民带来的幸福。幼时父亲去世后,姥爷他们只能靠着变卖家产生活,吃不饱穿不暖是常态。党领导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后,带来的不仅是和平安稳的环境,更是创造自己美好生活的希望。太姥姥进了生产队,可以挣工分换粮食,所有人都可以靠自己的劳动堂堂正正的生活。成年后,姥爷选择了参军,参加了唐山大地震的救援工作,参加了家乡的建设,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回报党和国家。尽管已经过去几十年,他始终都认为那段军旅时光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每次给我们讲起来的时候都笑的像个孩子。
这座老院,承载了妈妈甜蜜的回忆。姥爷在外当兵,姥姥在山里教书,妈妈就由太姥姥带着在老院中长大。老院中的葡萄树下,杏树下都留下了妈妈的笑声。在妈妈十岁时,一队解放军战士借住在了老院中。他们包揽了老院中所有的事情,小到喂鸡挑水,大到买菜做饭,把老院打扫的井井有条,还给妈妈买了一条花裙子。甚至在他们走后的十几年,还有一个战士特意回来看望了太姥姥。妈妈回忆起那段时光,总是感慨:照顾普通百姓就像是他们与生俱来的信念。
我没有在老院中生活过,却是听着老院中发生的故事长大。听着太姥姥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她总说她们那一代人是国家给了生的希望;听着姥爷对党的忠诚,他总说就算是一个普通人也要有报效国家的心;听着妈妈对党和战士的赞美,她总说她经历过党对人民有多好,所以她知道为人民服务永远不会是一句空话。听着听着我长大了,所以我也毅然加入了党。我知道,是党给老院的回忆带来了由灰暗到甜蜜的转变;也是老院中发生的故事,赋予了我对党最开始的爱与信赖。我努力去参加社区服务,去做疫情期间的志愿者,因为我也想把老院的故事延续下去,不仅仅是做一个讲述者,更要做一个参与者。
作者简介
大家好,我是来自18级经济与管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aca的高瑞晨,现任经管学院团委办公室主任。曾获“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并连续获得校一等奖学金。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始终在思想和行动上向党靠拢,保持积极进取的状态,争做一名优秀党员。在生活中,保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心态,与同学们和睦共处。02
寻找青春记忆,献礼建党百年
——浪漫幸事
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孙逸涵
出生在工业城市的我,觉得家乡没有浪漫,一直向往着依山傍水的江南古镇或是古老神秘的西域部落。
还是个淘气丫头的时候,夏天穿的少玩得疯,每每下雨都会磕破了膝盖,撑个深蓝格子的伞只个小马扎在我家商店的门口,看着来来往往的人,他们大多沾着的埋怨,没有人会打着彩色的伞,就像坑坑洼洼的马路上雨水总是土黄色,单调乏味。我撑的伞很大,动画片里的小孩都有明黄色的小伞,我很想要适合小孩子的伞,可我妈妈说这边买不到,这边的大人小孩都打深蓝格子的大伞。小时候,我在的城市的雨季没有浪漫。
有哪个小孩不喜欢过冬天呢,冬天有大雪,冬天有大白菜,冬天有哈气。冬天的清晨,我总会和爸妈争论,外边到底是雾还是霾,不过无所谓了,我总安慰自己,家里最年轻的身体最健康,不需要担心。毛线手套戴好,我就可以肆无忌惮的玩雪了,可是为什么本该洁白的雪上落了一层灰。雪可是世界上最浪漫最可爱的东西了,后来好些年的冬天都没有大雪了。我在的城市的冬天没有那么浪漫呢。
即使到了十九岁,我还是很喜欢冬天。年的冬天实在是不同,我在的城市因为疫情把自己封起来了。我没有像往年一样去南方西部旅游,我拿到了驾驶本,买了一辆绿色能源汽车,围着自己的家乡转了好多圈,这一圈又一圈,圈出了好多青春的记忆。我想起自己为什么要买一把明黄的伞,我妈没有再说家这边买不到,而是叫我拿好快递。我开车在路上,发现整个城市的每一条路都被翻新,再也不会在下雨天积水。
今年冬天出门,又戴上了口罩,只不过不再是因为雾霾了。每个路口都有抗击疫情专员坚守岗位,我自己也报名了志愿者。无论疫情的来源究竟是什么,又该去怪谁,我都无比欣慰自己出生在这个城市这个国家。或许我在的城市并不浪漫,或许他曾经交通不发达气候也很差,但是在中共党员无数次的建设改进中,他在慢慢变好。
出生在由中国共产党员带领的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里,是我最浪漫的幸事。
作者简介
我来自河北,是一个零一年的女孩子,名字叫孙逸涵,现就读于天津科技大学,是天科大一九级的学子。我有幸出生在一个党员家庭里,爷爷奶奶是两位五十年党龄的老党员。我的心中从小被种下了一颗红色的种子,爱国爱党的情怀浸润着它。未来我会积极参与党的工作,争取加入中国共产党。03
寻找青春记忆,献礼建党百年
——颂百年华诞
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徐国凤
贮在记忆深处的是辛酉年仲秋二十三日,泊在思想之海的是嘉兴南湖的朱舟,镌刻在骨子里的是历史沧桑下的红船精神,流淌在血液里的是党的红色信念。党旗高扬不坠,金黄的锤子和镰刀闪耀着光辉,一面飘扬的旗帜,一个强大的中国,一个伟大的中华民族。
一百年,开天辟地;一百年,敢为人先;一百年,坚定理想;一百年,百折不挠;一百年,立党为公;一百年,忠诚为民!岁月的表盘上,记载了那段扬帆起航、筚路蓝缕、斗罢艰险、重启光明的峥嵘时光。曾几何时,“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是中国人的追求,一百年后,全面小康的福祉惠及全民;曾几何时,中国一片黑暗,一百年后,中国雄踞世界。曾几何时,我的祖父穿上军装跟党走,一百年后,我更忠于党的理想与征程。当绝美的青春年华遇见党的百年华诞,青春之歌唱响,我以我心致敬党,我以我行勇担当。
19岁,我把习总书记的寄语——“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珍藏于心;19岁,我悄悄告诉自己,“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二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19岁,我逐渐明白,同人民一起梦想,才能无悔;19岁,我在日记里写下:用实践丰富青春,用奉献书写人生。
(一)抗疫无惧,只把足迈
年的春天,无人不期盼山河无恙、人间皆安,一边愿逝者安息,一边望生者奋进。我在皖地,市镇皆封,乡村皆隔。“爸爸,带我去,我不怕!”话音刚落,我便迈足,同父亲一道,带起手套,扛起木桩,拖起竹枝,提起斧锤,前往村口。我学着父亲砍竹枝、钉木桩、用铁丝固定等,造成一道阻隔人群往来的过渡带。那日,我和父亲一起在寒风中值班,内心却倍感温热。
(二)抗洪无悔,只把名报
“南方有温暖的巢床”,也有无情的洪灾。7月13日,在团市委的紧急号召下,我第一时间报名,成为青年防汛突击队的一员。一向自称“大力士”的我坚持配合搬完镇救援物资和安置点的桌椅,在金神包兴联圩“逞能”,抢过男同志的铲锹,毫不认输地配合铲完所有的沙子并装袋,冒雨拖着两袋沙石,在民居边堆积,以阻隔洪水。不善言辞的我尽力安慰安置点的老人,帮他们开窗通风、清理生活垃圾。耐心辅导小朋友的作业,讲故事,玩游戏,鼓励他们等待洪水退去,早日还家。
一身胖大的雨衣、一件红装、一顶红帽,一双浸满了泥水的雨靴,成就了一个不一样的我。
(三)扶贫无止,只把劲使
八月的美,在于“三下乡”。17日下午,在团市委的组织下,我们12名青年志愿者分别前往文昌街道、汪洋村和大石板村开展扶贫文明创建活动,清理村道和街道小型垃圾。次日上午,我们前往官桥村帮贫困户清理垃圾。烈日当空,在走访过程中,一家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八十多岁老人对扶贫工作不理解,拒不配合。我们将老人家门口堆积的柴火搬进室内,她一路阻止,以为志愿者们在“偷柴火”,让我哭笑不得。虽汗流浃背,仍撑着用委婉的语气向老人解释,因她有听力障碍,我只得重复叙述,尽力让她宽心。看到老人含泪为我们送行,我也暗自泪目,感慨万千。
此次“下乡”,我们收集了若干数据,拍摄了多组照片,扶贫成果清晰可见,问题亦不容忽视。来年暑假,我还来!
庚子年,我以共青团员的身份参与了家乡的抗疫、抗洪、扶贫、文明创建等志愿工作,自那起,19岁的青春有了不一样的烟火。辛丑年,我将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将青春的根扎在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将青春的旋律唱响在志愿服务的路上。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党的旗帜飘扬,千秋伟业,又是序章。年,党建华诞,吾辈定当怀揣赤子心,敢为孺子牛,心有大我,至诚报国,前赴后继,久久为功,立己达人,兼济天下。
我以青春之歌致敬党,新时代,只争朝夕,只做奋进者,只一步一个脚印,向党和祖国交出力所能及的满意答卷。
作者简介
大家好,我是徐国凤。我来自安徽省桐城市孔城镇,性格开朗,偏爱阅读,热爱运动,钟爱音乐,忠爱志愿,喜爱劳动。学习踏实,生活认真,待人热诚。有抗洪抢险服务、文明创建服务经历,多次参与线上疫情防控宣传志愿者活动,有镇政府工作实习经历,是孔城镇年优秀青年防疫志愿者。入党积极分子,获校三好荣誉,获校一等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有创新创业、挑战杯等比赛项目经历,多次征文获奖经历,勤工助学经历,阿里巴巴项目经历。04
寻找青春记忆,献礼建党百年
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张雨田
我的青春时光也许是从几座窑洞、一座大院开始的。我的家乡在甘肃省华池县,这里是中国西北部黄土高原的中心地带。一望无际的黄土覆盖了一切,却不能覆盖这里旺盛的生命力。这里的千沟万壑造就了当地人民不屈的血性和凛然的风骨,这里蕴藏着浓厚的文化内涵,其中南梁革命根据地就是老一辈人心中无限的精神慰藉。而我的太爷爷,就是曾经的革命老将—张银芳先生。
太爷爷的身上满布着岁月的风霜和革命的痕迹,在我小时候他经常给我讲起他在战场的故事。太爷爷于年5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南梁县最早加入党组织的老党员。他在五月的烽火中参加大小战斗数十次。身上的七处弹孔经历过岁月在他的身上形成无比光荣的革命勋章。南梁,曾经是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的所在地。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成为全国硕果仅存的一块革命根据地。人们在敬仰南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的同时,也禁不住感叹:到底是什么促使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和广大军民不怕牺牲、艰苦奋斗呢?或许答案有千个万个,又或许,可以总结为四个字:南梁精神。
我认为南梁精神就是在建党百年之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能大部分人在书本上了解到延安精神、长征精神等等这些令人振奋和深思的革命精神。但是南梁精神却没有极高的认知度。多年来人们总结出来南梁精神的内涵是:面向群众、坚守信念、顾全大局、求实开拓。在革命战争年代,南梁精神是夺取胜利的精神力量;新中国成立后,南梁精神激励我们不断前进;改革开放时期,南梁精神依旧闪耀光芒。无论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南梁精神均体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激励着老区人民奋勇前进。在这建党百年之际,南梁精神更应该被人们所发现、所传承。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将南梁精神传承下去。太爷爷虽然已经去世,但是这些共产党人和革命领袖共同努力铸造的南梁精神会永远存留于这片神州大地之上,他将影响更多的人不断地努力前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更要向革命先辈学习,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牢记党理想和宗旨,继续高举革命旗帜,弘扬斗争精神,努力走好新时代的发展之路,坚持不懈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而奋斗。
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团员。我们更应该坚守党的信念,秉持“远去足音凝重,再创辉煌更撼心!”的理想信念。中国经过几十年来的艰苦建设,已取得了“乘长风,破万里浪”的飞速发展。但我们不能忘记,中国仍然是个发展中国家,还有许许多多有待完善和发展的地方,要想国家富强,就必须继续努力;而这强国之希望,就寄予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我们要努力学习,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报效祖国。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讲科学,树理想,用科学的人生观筑起防线!让我们用知识和汗水,以满腔的热情,拥抱新希望,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周年!
作者简介
张雨田,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班班长兼任团支书、任经管学院学生会秘书部的干事、是一名光荣的入党积极分子。在校学习生活与工作中,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争取做到最好,在班内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曾荣获本校-学年度“社会服务奖学金”。在校级团支书培训活动中表现优异并且荣获“优秀学员”称号,通过各项活动全面提高综合素质能力并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校赛二等奖”。并连续两年荣获经管学院学生会“优秀团员”和团支部“优秀团员”的称号。END
点击即可查看
第一观察
青年人,总书记在两会上
了你“寻找青春记忆,献礼建党百年”主题征文作品展(四)
“青年大学习”来了!
本期主编:王丹青王佳硕
本期编辑:薛利利
文字来源: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团委
形象设计:晏子仪
责任审核:于海张佳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