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靖宇(1903—1971),名澄,字中靖,北乡(今大关乡小园庄)人。革命干部。靖宇少时常放牧于麻山之麓,白沙河滨。十三岁入私塾读书,十七岁考入省城安庆公立甲种工业学校,后因担任学生联合会工作,积极投入学生运动,被校方勒令退学。民国12年(1923),考入安徽法政专科学校。国共合作时,以共产主义青年团员身份加入国民党。民国15年,在安庆西郊海角洲从事农民运动,建立了海角洲独立区农民协会,辖11个农会小组,组织“标枪队”数百人。开展“二五减租”、“四六分租”斗争。民国16年,国民党在安庆制造了“三·二三”事件,在白色恐怖之下,江靖宇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至南昌,在贺龙部下任职,参加了震惊中外的“八·一”南昌起义。先后任二十军直属六团一营副官、二十军三师六团副营长、营长。翌年2月,奉命回桐城领导地方武装斗争,遵安徽省临委指示,与季子咸、倪风舞等出任国民党桐城县党部委员,以合法身份,组建了桐北、城郊、桐南、桐东农民协会。民国18年,中共桐城县委成立,江靖宇为委员。欧家岭武装起义失败后,潜往上海,后转赴北平,经柯庆施介绍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民国27年,同项英、周子昆赴南昌,任新四军民运部第一科科长、兼皖南特委巡视员。民国23年,随叶挺、罗炳辉到江北组建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担任五支队党委书记、民运科长、新四军驻来安办事处主任、来安临时县委书记。民国29年3月,调任路东省委委员、省农抗会总理事长。江靖宇善于团结社会各阶层人士,来安县国民党官员刘元智、纪立纲、叶品三在他引导下,先后投身抗日革命阵营。抗日战争胜利后,江靖宇任皖南行政督察专员。民国36年7月,任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南下先遣队政治部副主任兼七支队政治部主任。建国后历任芜湖市副市长、市长、皖南行政公署副主任、皖南行署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安徽省政法委员会副书记兼民政厅长、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1971年5月病逝,骨灰葬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