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桐城市 >> 桐城市美食 >> 以大成门为界

以大成门为界

孔子座像两侧后方,是四配(颜回、曾参、子思、孟子)的座像

大成殿内供奉着一圣四贤十二哲的坐像孔子塑像上方有三层方形藻井,与多数大殿圆形的也不相同上端的“万世师表”是康熙御书匾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十一月,康熙皇帝在南巡江苏回京途中,专程到山东曲阜孔庙祭祀孔子身为一朝天子的康熙皇帝对孔子极为尊重,进入孔庙大成门就行三跪九叩礼在孔庙里,特书“万世师表”四字悬额殿中,并下旨在全国各地文庙内悬挂这块匾额

文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415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803平方米,以御道为中轴线,前为文庙门楼,中为大成门,后为大成殿以大成门为界,前后两院落前院依次建有棂星门、泮池、泮桥、后院设置“桐城市教育局陛下”、月台、祭坛等附属建筑连接前后主体建筑的是分建于东西两侧的崇圣祠、土神祠和檐廊围绕的长庑,且四周筑有“宫墙万仞”的外墙,使整个文庙浑然一体,构成堂皇宏伟、布局工整的古建筑群文庙门楼,三开间亭阁式建筑砖木构架,其墀头、斜撑、额枋、象眼均饰以砖雕、木刻、梁枋撑挑以雕刻或墨绘饰以“入平仲学”、“侍席鲁君”、“可坛礼乐”、“李太白醉酒”、“陶渊明赏菊”、“林和靖观海”、“周敦颐爱莲”、“渔樵耕读”、&ldquo桐城市教育局电话;太公垂钓”、“文王访贤”、“孟母断杼”、“独占鳌头”、“威震寰宇”、“天宫赐福”、“魁星点斗”、等六十余幅花卉人物图案门楼正面镂花平枋悬有一长方形“文庙”金字额匾,为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书丹远眺文庙门楼,正楼侧阁,飞檐层迭,蔚为壮观

桐城派在清代文坛上影响极大时间上从康熙时一直绵延至清末;地域上也超越桐城,遍及国内主要人物除方、刘、姚外,还有方氏门人沈彤、王又朴、沈庭芳、王兆符、陈大受、李学裕,刘大櫆门人王灼、吴定、程晋芳等,姚鼐门人管同、梅曾亮桐城市第八中学、方东树、姚莹等追随梅曾亮的还有朱琦、龙启瑞、陈学受、吴嘉宾、邓显鹤、孙鼎臣、鲁一同、邵懿辰等

大成殿的西厢是严凤英艺术生涯展览馆严凤英(1930~1968)是桐城市罗岭镇人,她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天仙配、女驸马等等),使黄梅戏跻身于全国五大剧种之列展览馆里面的介绍中有这么一句话:严凤英成就了黄梅戏艺术,黄梅戏艺术也成就了严凤英文化大革命时期严凤英被诬蔑为国*党潜伏特务,在绝望中自杀,年仅38岁,实在令人惋惜

张文端公,即清代名臣、文学家张英康熙二年中举人,六年中进士,十二年授翰林院编修,充日讲起居注官,后升任侍读学士;十六年奉命入南书房,随从康熙帝晨入暮归,殷勤供职,康熙称其“有古大臣风”:二十桐城市卫生局局长八年擢工部尚书,再调任礼部尚书;三十八年拜文华殿大学士,荣登宰辅里人称其府第为宰相府

桐城派,是清代的一个散文流派创始人是方苞,继承发展者很多,但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刘大櫆和姚鼐因为方、刘、姚都是安徽桐城人,因此得名“桐城派”

2006年11月21日,国务委员唐家璇在参观六尺巷后,欣然题辞:“桐城六尺巷,和谐名城扬”他说,六尺巷里曾诞生过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它昭示中国人民追求和谐的传统美德,闪耀着超越时空的思想光辉

这里走出了左光斗、张英、张廷玉等循吏名宦从这里考取的进士有286名,举人更是达到640名之多以至文庙被称为进士举人的摇篮,桐城有了“五里三进士,隔河两状元,”桐城市规划局“父子双宰相”的美谈;京城更有了“一城冠盖半桐城”的美誉

再上方的“大成殿”三字匾应该是清雍正皇帝手书最早是北宋徽宗于政和四年手书,今已不存

近现代桐城名人有美学宗师朱光潜,一代大哲方东美,革命家、外交家黄镇,农工民主党创建人章伯钧,计算机之父慈云桂,黄梅戏艺术家严凤英等

装修好不久的桐城派纪念馆,物件尚不丰富

桐城派的文章一般不用骈句,不罗列材料,语言通畅清顺,很有特色代表作有方苞的《狱中杂记》、姚鼐的《登泰山记》等

桐城历史上人才辈出,始建于元朝延佑年初(1314年是延佑元年)的文庙(文庙又称孔庙),是文人出仕前、后的膜拜之地,供奉孔子元末毁于兵乱明洪武初苏州市物价局拓展重建今址,明清两代修葺凡十九次,为元明清以来桐城孔的礼制性建筑群“文革”开始,1966年8月其门楼遭毁,1985年开始“整旧如旧”,进行了第二十次修葺,并立碑铭文以纪

2008年2月21日,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来桐城视察,在与讲解员谈到即将视察的六尺巷时,吴仪风趣地说:“我知道六尺巷的故事,那时的吴家做得不太好”引得周围人笑声一片他们之间的关系总的来说,颜回和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子思是孔子的孙子、曾参的学生;孟子是子思的学生

在六尺巷视察时,吴仪对六尺巷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看得非常仔细,临离开时,吴仪很严肃的说:“六尺巷的故事告诉世人:大度做人,克己处事&r桐城市教育dquo;

看看孔子的塑像,黑褂子红裤子,很时髦据说他穿着的是天子服,其他在大殿里面陪着他的圣贤着的则是公侯服

桐城派的文论,以“义法”为中心,逐步丰富发展,成为一个体系“义法”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十二诸侯表序》,方苞拿来以论文他说:“义即《易》之所谓‘言有序’也义以为经而法纬之,然后为成体之文”(《又书货殖传后》)所谓言有物,指文章的内容;言有序,指文章的形式他的义经法纬之说,是要求内容和形式相统一从“义法”说出发,他主张古文应当崇尚“雅洁”,反对俚俗和繁芜刘大櫆发展安徽省桐城市邮编了方苞关于“法”的理论,进一步提出“因声求气”说,探讨了散文的艺术性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他强调了“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合一,“以能兼者为贵”他还把众多不同的文章风格,归纳为“阳刚”、“阴柔”两大类

接着往里面走,就是著名的泮桥,建在泮池上面泮池和泮桥是明初的古迹在古代,只有取得秀才以上学位的人,才能从泮桥上走过到大成殿祭孔,其他人必须绕泮池而行传说明清时期,桐城的左光斗、方以智、张英、张廷玉、戴名世、方苞、刘大魁、姚鼐等近千位名臣硕儒,成名前均从桥上步入大成殿祭孔,然后金化州市人民政府榜题名,所以泮桥又叫“状元桥”过去凡科举中秀才者称进学,雅称“入泮”

主席在建国后会见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曾经讲到这个故事,说起这四句诗,用来表达两国之间的事宜应该谦让、平等只是后来我们看到的不是这个样子了

门楼上面文庙二字是赵朴初题书,牌匾很小

孔城老街坐落于安徽省桐城市历史文化名镇孔城镇境内,距桐城市12公里已有1800多年历史,明清期,老街作为连接巢湖地区和长江地区的重要水运码头日益繁荣,太平天国时期,孔城遭到破坏,但不久即恢复,现有老街即太平天国以后建设的老街绵延数里,分为十甲每甲之间有闸门隔挡南北走向,呈“s”形,地势南低北高,一条主街,两条淮安市物价局横街,另有三巷一弄总长约3公里,街道宽度为3米左右,街、巷、弄路面均为麻石所铺,总面积17万平方米店铺房舍皆为青砖灰瓦,多具飞檐翘角,木镂花窗,栉次鳞比,兼具江淮水乡及皖南徽派建筑特色

进了门楼就是棂星门,四柱三门冲天式石坊,柱头为云头纹饰,柱身属华表造型,1984年重建的灵星是传说中的谷神,古代祭天时首先要祭的五谷之星,宋景定年间(1260~1264)棂星门开始置于文庙,说明古人以尊天之礼尊孔后人认为灵星与孔子无涉,又见门形如窗棂,遂改“灵”为“棂”,称“棂星门”

桐城市,属安庆市管辖,安徽省3个县级市之一,以桐城派闻名(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又以精明著称(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苏州市物价局佬;九个湖北佬,不如一个桐城佬)它自古是文化之都,古往今来的大师和文人数不胜数,据说明清时期中进士的就有240多人其中明末大思想家、科学家方以智堪称“十七世纪罕无伦比的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特别是以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为代表的桐城派,雄霸中国文坛200余年,拥有作家1200余人,创作传世作品2000余种,是中国文学史上迄今为止时间最长、作家最多、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

桐城市,属安庆市管辖,安徽省3个县级市之一,以桐城派闻名(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又以精明著称(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九个湖北佬,不如一个桐城佬)它自古是文化之都,古往今来的大师和文人数不胜数,据

其实对于我们来说,韩再芬、马兰、黄新德更加耳熟能详淮安市物价局

过了泮桥是大成门大成门把整座文庙分为前后两个院落过了大成门,远远的就看到大成殿了“大成”是孟子对孔子的评价,赞颂孔子达到了集古圣先贤之大成的至高境界唐代时称文宣王殿,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徽宗赵佶取《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语义,下诏更名为“大成殿”,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殿内开始恭奉孔子及四配、十二塑像,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形式

孔城镇历史悠久,地理位置显要,三国时东吴属地传说吕蒙曾筑垒于此,故《桐旧集.孔城》有“人烟开小聚,传说吕蒙城”《宋史.李显忠传》载,宋将张俊、李显忠曾败金兀术于此宋《元丰九域志》:“淮南路舒安徽桐城市人民政府州桐城九镇,孔城即九镇之一”镇中有清代“桐乡书院”,举国闻名著名的《桐乡书院四议》,戴钧衡即作于此,它为全国书院所奉崇,并载入《皇朝政典类纂》镇东大沙河,平沙浩瀚,极目无垠,夕阳照射,宛如白雪,故有“孔城暮雪”之称镇西南界荻埠河,碧波粼粼,平云接天, 渔歌唱晚,挂帆返棹,享有“获埠归帆”之胜此二处,均列入“桐城八景”

六尺巷位于桐城市区西后街与西环城路之间,长百余米,宽二米,鹅卵石铺就据姚永朴《旧闻随笔》记载:“张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云:“桐城市天气一纸书来只为墙,让它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吴氏闻之,感其义,亦退让三尺,故六尺巷遂意为名焉”据考证,六尺巷当形成于清康熙年间

由于朝代更迭,历史变迁,宰相府屋舍多毁废不存,六尺巷仅为遗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六尺巷作为地方重要历史文化遗存受到重视,一九八五年被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九三年安徽省有关部门拨专款进行局部修复;一九九年始,桐城市政府遵旧制就地恢复原貌,并增设牌坊、照壁、山石、回廊诸景致,以弘扬前贤敦睦,友善之精神,表彰先辈谦逊礼让之美德,激励后来者大度做人,秉礼处世

大成殿门口上方是“与天地参”匾&ld桐城市物价局quo;与天地参”是清高宗乾隆皇帝于乾隆二年(1737年)御笔题书语出《中庸章句》:“为天下至诚……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赞天地之参矣”朱熹注:“与天地参,谓以天地并而立三也”意为孔子地位与天地并列,赞誉在宇宙中孔子品德与天地并列而同


探讨吃什么能预防早期白颠风
生活不规律出现白斑病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ngchengzx.com/tcsms/10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