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该市已有11家企业上市挂牌,30余家企业计划上市
科技引领 培育发展新动力
“在现代市场经济浪潮中,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大力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而企业研发中心是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主要平台,也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关键环节”桐城市科技局局长胡亦平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有科技创新才能为企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今年,桐城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家,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达2亿元
该市还鼓励盛运重工、白兔湖动力等优质企业上市挂牌,并为它们做好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资本市场上的“桐城”板块初具雏形同时,该市还积极推进传统产业实施“互联网+”行动,成为第二批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今年4月,全国首个阿里巴巴塑料采销一桐城市第八中学贴吧体化平台落户桐城并正式上线运营,9月,该市又与京东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手打造桐城“互联网+农村”战略项目1-8月份,该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超2亿元(潘月琴)
人民网讯 9月20日,桐城市重大招商项目总投资10亿元的工业机器人项目落户桐城经开区该项目的正式签约,标志机器人制造产业即将在桐起步远航,是桐城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开端
该市整合政策、项目、资金、人才等资源,向创新型企业、创新型行业倾斜,引导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从2015年起,该市每年安排不少于1亿元专项资金,重点奖励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技术改造、自主创新和节能降耗等,着力构建创新链、产业链、金融链深度融合的产业创新体系今年将重点推进150个千万元以上工业投资改造项目,力争完成工业桐城市人民政府电话投资12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预计将突破85亿元
应该说,桐城市的品牌战略意识由来已久早在该市从1986年开始,连续29年把“强化品牌意识”写进工业发展“一号文件”, 在此基础上,该市深入宣传商标法律知识,对获得国家级商标、名牌的企业给予高额奖励从2007年该市首枚中国驰名商标“鸿润”诞生起,桐城市的产业品牌效应日益增大目前已形成包装印刷、机械制造、羽绒家纺、制刷制盖、农副产品深加工、生物医药、环保节能等七大优势产业,还先后被国家相关部门认定为“中国包装印刷产业基地”、“中国塑料包装产业基地”、“中国输送机名城”该市为及时满足企业的有效资金需求,还积极创新贷款担保方式,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将商标无形资产安徽省桐城市邮编转化成“真金白银”据悉,2009年以来,该市为已获得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办理商标专用权质押登记31件次,帮助企业实现贷款近6亿元
2015年8月,桐城市 “金科印务”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正式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至此,桐城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 12枚,数量在全省县级中位居首位近年来,桐城市大力推进品牌商标战略,走出了一条“品牌兴市”的发展之路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科技创新、人才助力”无疑成为了当前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打造经济“升级版”的核心
品牌引领 打造“桐城版块”
今年来,桐城市以实施“暖企行动”为主抓手,以企业培育为突破口,以转型升级为切入点,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工业发展进一步回暖向好1—8月份,该市373家规模以上桐城市第五中学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78.9亿元,同比增长7.1%;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87.94亿元,同比增长8.2%;全市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完成102亿元,同比增长50%
暖企行动 提振企业信心
盛运集团作为该市一家专业从事城市生活、餐厨垃圾与工业垃圾焚烧发电、固废与医废焚烧处置等设备的高科技环保企业,从企业成立之初,就把工程技术研发作为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创新引擎走进这家企业的生产厂房,工人们都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一台台巨型设备和已经加工好的的产品昭示着企业的繁荣“像这个专门用于医疗废弃物处理的焚烧炉,目前省内只有我们能够生产,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更是省内领先”谈及这一点,企业信息中心总监潘岚松显得很自豪,因为这些设备可不是一般企桐城市在哪个省业能够生产的,而盛运正是凭借研发中心和团队的不断努力,以过硬的技术成为省内同行业的标杆
今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企业融资难等问题,该市实施“暖企行动"一号工程,采取“滴灌”式帮扶,解决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该市成立了7个战略性新型产业培育组,通过银政担、银政保等多种形式融资13.95亿元,并选派了110多名具体服务人员和157名党建指导员为企业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全国最好的白癜风皮肤病专科医院是哪家了解北京中科白癜风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