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

2000余种作品既体现了桐城派文论的共性,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又各具特色

桐城派于清初崛起,在全国文坛取得200余年盟主的正宗地位桐城派非政治集团,而是学术流派桐城派千余人的创作队伍,其散文作品可谓汗牛充栋清代以来,编辑出版的桐城派本籍作家文集450余卷,非桐城籍桐城派作家著作,更是不胜数计不少名篇佳构如方苞的《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姚鼐的《登泰山记》,薛福成的《观巴黎油画记》等,一直选作大中学校文科教材而现当代文化名人如胡适、郭沫若、钱钟书、朱光潜等,都受到过桐城派散文的潜移默化的润泽

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被尊为桐城派“四祖”,师事、私淑或膺服他们的作家,遍及全国19个省(市)计1211人,传世作品2000余种,主盟清代文坛200余年,桐城市人民政府文件其影响延及近代,对当代为文亦不无启迪借鉴之作用

人民网讯 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亦称桐城古文派,世通称桐城派它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风靡全国,享誉海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座丰碑

正式打出“桐城派”旗号的,是道光、咸丰年间的曾国藩,他在《欧阳生文集序》中,称道方、刘、姚善为古文辞后,说:“姚先生治其术益精历城周永年书昌为之语曰:‘天下之文章,其在桐城乎?’由是学者多归向桐城,号桐城派”自此,以桐城地域命名的“桐城派”应运而生当时有“天下高文归一县”、“声名冠天下”之盛誉


白癜风生活饮食有甚么注意事项
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ngchengzx.com/tcsms/33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