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毕业季,离别的伤痛非同寻常地击中了天城中学的余名师生:5月25日,一位可爱可敬的先生,还没来得及和他们照毕业照,还没来得及用他飞舞遒劲的粉笔字为他们送上出征的祝福,竟突然离去了,年仅52岁。
这位先生,就是天城中学党总支第一支部书记、原政治教研组组长、政治教师方国虎。
他就倒在高二(18)班学生面前5月25日,一个闷热的星期三,傍晚6时20分许,方老师刚刚在高三(16)班文科生的一片唏嘘声中发完试卷,就转身奔向高二(18)班,履行班主任的职责——清点晚自习的学生数。
高二(18)班班长晓旺(化名)清晰地记得:那一刻,班主任没有像往常那样靠在讲台上,笑着扫视全班,而是拖了张椅子坐下来,眉头紧皱,脸色煞白,嘴唇酱紫,手在颤抖。同学们以为他中暑了,就把他搀扶到教室外透气。有的同学以为方老师遇到低血糖,还喂了他一颗糖果,但糖果吐了出来。一开始,瘫软在椅子上的方老师头靠椅背、闭着眼睛,大家都以为他因劳累睡着了。接着,同学们发现方老师口吐白沫,无法说话,立即哭喊着求救。附近的老师闻声赶来施救,开车把方老医院抢救,同时呼叫。
40多分钟的紧急抢救,终未奏效,方国虎还是因突发心肌梗塞,永远离开了他钟情一生的讲台和学生们。
噩耗传出,他的亲人悲痛欲绝,知晓他的人都惊呆了。陪读的学生家长说,他上午还和我谈了孩子的学习呢!政治组的老师们说,他今天下午还连上了4堂课!校长们说,要是国虎老师不向我们隐瞒他的病史和病情,天中怎会遭此不幸!高二(18)班的67名同学在哭喊:归来吧,方老师,我们再也不惹您生气了!
纵使千呼万唤,怎奈天人永隔!
“五十岁的年龄,二十岁的激情。”方国虎年生于黄甲镇黄铺村方湾组的一个贫寒农家,年毕业于安庆师范学院政教系,同年9月到天城中学任教,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教30年,他从未离开过天城中学。
天城中学校长王桂廷说,方老师一直潜心教学、敬业爱岗。虽然年龄较大,但他年年要求多排课,年年教学超平均课时。今年仍带了5个班、每周共16节的政治课,其中有一个高三班,此外,他还是高二(18)班的班主任。老师们都佩服他“五十多岁的年龄,仍有二十岁时的激情”。
在天中学生眼中,他是天城中学最负责任的老师,没有之一!每一届学生们惊诧于他的旺盛精力,他也似乎从来没有“累的时候”。每天清晨,学生们还没到教室门口,就远远看到他站在门口,催促道:“快点快点,走路要快快的”。上午第二节课下课,他也到班上看看。中午,他从不午休,或趴在讲台上批改作业、盯着大家自习,或给同学们做题、讲题。傍晚,他不论吃没吃晚饭,都到班上等着学生们来上晚自习,直到“一个都不少”才放心去做别的事。学生宿舍熄灯了,他才回教师公寓。在百度天城中学吧上,有学生这样写道:都说高中学习全靠自觉,老师们很悠闲,上完课就没事了。可是,在方老师身上,我看到的只有夙兴夜寐、兢兢业业!
30年如一日的操劳,严重透支了方老师的身体健康。今年4月18日,已患高血压的他深感身体不适,被亲医院检查,医生告诉他“患有扩张性心肌炎,随时有生命危险!必须住院治疗,至少一个月,而且要尽快施行心脏搭桥手术”。此时,他才对校教务处、妻子陶翠娥(正请假在杭州照顾临产的女儿)说请假住院的事,把病因改为“重感冒”。住院期间,他每天给高二18班授课老师、陪读家长打20多个电话,询问班纪学风;给高三16班学生布置复习任务。他对陪护的亲属说:“心脏病是个慢性病,我在家吃点药或许能行,如果实在不行,放暑假再来治。马上要高考了,不能耽误了学生!还有高二(18)班,不能没有班主任!”
4月23日,方老师的病情有所好转,就吵着要出院。主治医生坚决不同意。他不顾医护人员的强行阻拦,自己拔了正在输液的针头,赶回学校。24日的晚自习,高三16班的教室里,又一次响起他的大嗓门。陶翠娥说:“他在电话中说感冒好了,现在才知道,他瞒着家人和学校领导,坚持回校上课。”
五一节之前,方老师的正在浙大读博的女儿喜得贵子。在食堂就餐的王桂廷遇见方老师,劝他利用小长假之机,去杭州看看小外孙;陶翠娥也早早给他买好了火车票,盼他到杭州团聚。方老师说:“高三班缺的课要补上,高二的学生们还没放假,我这么走了,放不下心啊!还是等暑假再去吧。”最终,他把车票退了,至死没有见到“做梦都想去看看、抱抱”的小外孙,没能等到高考,没有等到家人团聚,一个人孤单地离去了。
“好老师,更是个‘好家长’”从教30年来,方老师常用这样的开场白迎新生,架起师生心心相通的桥梁:“我就是方国虎老师,你们这些孩子太可爱了,真的好爱你们!”同时,这个身材魁梧、大头大脑、健步如飞的汉子,转身在黑板上挥就自己的名字,写字时嘴巴还半张着,每一笔都很用力。
“成为方老师的学生,会幸福得让人妒忌!”,天中的学长们这样祝贺幸运的学弟学妹们。
在随后的岁月里,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们发现:他对学生的关怀,超出了“无微不至”,简直是情不自禁的“溺爱”。班上的粉笔少了,他去办公室拿;同学们忘记扫地时,他打扫教室;齐腰高的垃圾桶里有垃圾,他默默去倒;运动场上,他给学生们拎书包和衣服、倒水递茶,还为他们准备好“定心慌”的葡萄糖口服液;下雨天遇到淋雨的学生,他会跑过来罩上雨伞……
幸福不仅如此。
因为他脾气好,天天乐呵呵的,同学们都亲切地称呼他“小虎”、“阿虎”;面对调皮学生的捉弄,他一笑而过,从不放在心上;面对早恋、翘课、网游成瘾等各色“叛逆”学生,他从不放弃,要求从“严”,关怀更“细”,软磨硬泡,直至“孺子可教”。
他视学生为子女,和学生们分享“人生经验”:无论男人还是女人,相貌、贫富不重要,品德、能力最重要。我要求你们入室即静、落座即学、用功读书,不是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自由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不论大小考试,他比学生还着急。试卷才收走,他拿着答案小跑到文印室复印,然后分发给学生,对答案算成绩;考试成绩出来后,他逐个谈心,分析胜败,修订下一个冲刺目标。在他的调教下,纪律最乱、生源质量最差、没人愿意教的班级,最终都成了高考赛场上的“黑马”。
方老师从不打骂学生,对淘气学生从不用“损招”,一视同仁之外,总是呵护学生的尊严。晓旺说:“班起步很低,现在,整体成绩在5个平行文科班中位居第一,高分学生人数最多。”曾有个别老师和方老师开玩笑说:“你们班的好成绩是考试作弊来的吧。”方老师笑道:“来年高考,立见分晓。方某愿出万元赌注,你敢应战么?”对方拱手而笑。
做方老师的学生,幸福来自他的暖心的唠叨、真心的帮助,更多的是来自他所创设的开心课堂。面对教条般的政治理论,他用“一袋米换两只羊”来解释“价值论”,用手工织布、机械织布、电脑织布来阐释“劳动时间”……新闻资讯、名人轶事、历史故事、菜市见闻乃至家长里短,全部是他启发学生的素材,加上他的幽默风趣,他的政治课自始至终充满欢声笑语,理科生爱听,文科生更喜欢。课上得精,必然考得好。多年来,他所带的班级会考通过率和高考人均成绩均位于省、市示范高中前列。
30个春秋,方老师在三尺讲台上,送走数以万计的学生,每一届学生,他都付出了真情。届天中班毕业生小汪(化名)至今记得:毕业那天,他邀方老师拍张合影。方老师忙说等一下,并快速捋了捋袖子,整了下衣服,挺直了腰背,对着镜头憨厚地笑了。方老师还在黑板上写下“金榜题名”送给小汪他们,有同学看到方老师边写边抹眼睛,问他“你哭了吗?”方老师笑着说没有,但眼泪还是“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和方老师共事30年、同住一个宿舍楼道的胡老师说:“方老师对学生,堪称爱生如子!与其说他是个好老师,不如说他是个‘好家长’。”
失去,才懂得珍惜!许多学生在哀悼方老师时,不约而同地写道:年5月25日,这个世界上少了两个伟大的人,一个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先生,另一个是我们天城中学“最贤的师,最才的郎”方国虎先生。
爱人者,人爱之。学生在他心中有“位置”,他在学生心中自然有“位置”!
“他是个纯粹的人。”挽幛如麻,泪飞如雨。5月31日,近千人从全国各地赶到桐城市殡仪馆,送别方老师。在他们心中,看似平凡的方老师,其实真的很伟大!
曾经的每一天,从办公室到教室再到家,方老师重复着这种“三点一线”式的生活。同在天城中学教书的陶翠娥有时埋怨他:“为了学生,为了工作,家就像旅馆一样。对女儿,还不如对学生上心。家里的事,没有一样能指望他帮一把。”其实,他深爱着妻子和女儿。五一前,他在电话中嘱咐妻子照顾好自己和临产的女儿;五一后,他让妻子把外孙的照片发给他,“指导”妻子用尿不湿和奶粉。女儿一直是他的自豪,时常成为他激励学生的“教材”,他的学生先以为他在“炫耀”,后来才懂得:作为父亲,他毫不掩饰父爱!
“孝老爱亲,人之本也!”,方老师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学生。方老师的父母务农,并抚育5个子女,家境可想而知。方老师的高中同学说:高中三年,方国虎是忍饥挨饿“熬”过来的。高考前,学校安排师生会餐,桌上有一小盆红烧肉,别的同学夹一块吃一块,方国虎也夹一块,但留在自己的饭盆里。餐后人散,同学问他为何不吃,他说:“带回家让父母尝尝”。成家立业后,方老师的父母已年老多病、不愿离家,每逢节假日,方老师必跋山涉水,回家探视。父母生病,他在床前送汤喂药、端水喂饭,多喂父母一口饭,他心里才觉“多一点踏实”。对于兄妹,方老师省吃俭用,竭力接济。他的小妹家中最贫困,正在天城中学做临时环卫工,顺便照看儿子读书。为让小妹多一点卖废品的收入,他在校园中路遇饮料瓶,不管它有多脏,都毫不犹豫地捡起来带走。学生们因此作评:在善良面前,所谓的“体面”、“风度”不堪一击。
身为教研组长、党支部书记,方老师时时处处忠诚地践行信仰。政治老师管荣生说:“方老师是个纯粹的人。政治组9个老师中,有4个60后、4个70后、1个90后,方老师年纪最大、资历最老,但他承担的教研任务最重、课时最多、待人最真诚最谦和。”在教研上,他注重知行合一、教学相长,在新的理论和实践上发掘灵感,他所撰写的《良好班集体的建立之我见》等7篇教学论文,先后在省、安庆市教研活动中获奖,其中,《浅谈美感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功能》一文,在《教师报》征文活动中获一等奖。在工作上,方老师争着干、抢着干,呕心沥血地扶助青年教师成长,对于关系到个人加薪、职称晋升之类的会务、培训和评选,他屡屡推让给年轻老师,至今,他的职称止步于“中学高级”。在生活中,他宽厚待人,30年来,从未和同事“红过脸”。别的老师遇到难处,只要方老师知晓,必定伸出援手。天城中学副校长胡永红说:“听说生病的同事要外出就医,他马上联系在那里工作的学生,细心安排,打好前站。”
智慧人生,懂得舍得。30年中,方老师有多次“改变人生”的机缘,但他都选择了放弃。年,天城中学等4所高中公开选拔副校长,方老师参加公选考试,成绩位列第二。市教育局有意安排他到另外一所高中任职,“思想工作”做了数次,他就是一句话:“我只愿在天中做一名普通教师!”。曾有人奉劝方老师“少点清高”,找找身居高位的大学同学、手握实权的“嫡传”学生,谋点“实惠”,至少不在评职称、加工资上“吃亏”,他一听而过、一笑了之。数份市(县)级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模范教师、高考优胜奖等证书,见证了他淡泊名利、甘守清贫的一生。
方老师生活俭朴。有一次,新来的学校保安将他挡在校门外,因为“他的衣着太简朴,学生家长都穿得比他好”。方老师不沾烟酒,不玩牌,不知“休闲”,有年轻的同事说他“生活没情调”,但他实在没有精力用来照顾自己:他要编天城中学校报;他要给家乡引见各界人士,促成家乡发展;他要和乡里乡亲促膝谈心,促成家乡修路架桥;他要顶着各种误解求人,只为替贫困的亲戚、邻里多卖几斤干茶。黄铺村党总支书记毛玉春说:“从他上大学那时起,方老师一直是黄铺村民教育孩子的榜样,今后还是!”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方国虎先生的短暂一生的真实写照。有人说,先生之言行,闪耀着天城人的匠人精神、大师情怀,将风行杏坛、烛照千秋!痛哉斯言!诚哉斯言!
北京到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好北京看白癜风哪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ngchengzx.com/tcsms/4006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