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人文不可小觑

桐城县最早得名于唐代至德二年(),因忌安禄山叛唐,遂改当时的同安县为桐城县,年设立桐城市。

桐城县城始建于隋大业九年(),时为土城,位于龙眠河东,后迁筑河西。明万历四年(),土城改建为砖城。民国28年(),为避日机空袭,便利居民疏散,城墙拆除。

桐城最高山峰是华崖山,海拔米。

桐城最大河流是大沙河,境内长74.79公里。

桐城最大湖泊是与枞阳县共有的菜子湖,东西长22公里,南北平均宽约8公里,桐城占该湖水面的90%以上。

桐城最大的水库是牯牛背水库,建成于年4月,总库容万立方米。

桐城最早的户口记载是明洪武十六年(),时有居民户,人。

桐城最早有记载的地震发生在明建文元年()三月。

年,桐城成为安徽省第一个粮食亩产超过《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规定指标的县;年又成为安徽省第一个粮食亩产超千斤的县。

桐城最早利用火力发电的是民国18年()6月在上枞阳镇创办的祥光电气公司。

桐城最早的一座小水电站是年3月建成发电的麻山嘴儿冲水电站。

桐城最大的水力发电站是牯牛背新水电站,年发电量.3万度。

桐城最早与港商合资经营的企业是年9月开办的华亿油墨有限公司。

桐城电报局于清光绪十六年()开始办理有线电报业务;民国25年()首次使用无线电报。

民国27年()5月10日,日机首次空袭桐城县城,6月14日,日军首次侵占县城。

桐城文庙最早于元延佑年间在桐溪桥(紫来桥)之东创建,明洪武初年移建于今址,现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

桐城最早的书院是于明嘉靖元年()在城区西北建成的桐溪书院。

清光绪二十八年(),由吴汝纶创办的桐城中学堂,是安徽省最早的新式学堂之一。

桐城最早的小学是光绪三十年()春在县城建成的崇实学堂。

桐城士子出国留学始于光绪二十八年(),当时有潘赞化、方时简等赴日本留学。

桐城最早创办的报纸是民国元年()的《投子晓钟报》。

桐城最早进入中国文学史册的是唐朝著名诗人曹松,著有《曹梦征诗集》传世。

桐城最早的县志于明弘治三年()春由知县陈勉主修,许浩篡成。

明万历年间,女诗人方维仪、方维则、吴令仪等常相聚唱和于清芬阁,此为桐城最早的名媛诗社。

桐城最早致力于乡土文献发掘和整理的文人是明末清初文学家潘江,辑有《龙眠风雅》正、续集计92卷。

清乾隆年间桐城人方观承绘制的《御题棉花图》,是我国最早的棉作学图谱。

姚鼐于乾隆四十二年()刘大櫆八十岁生日时,在《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中最先正式打出“桐城派”旗号。

基督教最早于宣统元年()的,随英国基督教内地会牧师戴存信进入桐城而传播。

桐城现存较负盛名的寺庙是位于城区的净土莲社,有房屋20间,僧1人,尼11人。年被列为省重点寺庙。

桐城最久远的古遗址是鲁王墩遗址,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桐城现存占地面积最大的古墓为张英墓,位于城区西北7.5公里的龙眠山中,坟地原面积平方米。

桐城拥有安徽省最多的院士(12人)

桐城拥有安徽省最多的大学生(16%)

桐城拥有安徽省最多的硕士/博士,最多的教授/博导。

桐城拥有全国最年轻的博导,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段路明教授,28岁时当博导。

桐城为全国第三大包装印刷基地。

桐城——同丽江、凤凰等一起被称为中国最值得去的十个小城。

桐城小花——为历史名茶,属绿茶类。最早创制于明代,产于桐城市,主产区位于龙眠山。

六尺巷——最具文化情怀的巷道。“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来源:网络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怎么治最好
北京白癜风的价格是多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ngchengzx.com/tcsms/40084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