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歌龙眠情
——桐城文都舞蹈队进京演出侧记
文
汪桂云来源
桐城新闻网
携着龙眠山风的清新,带着龙眠河水的柔情,透着桐城文化的底蕴,11月12日,桐城文都舞蹈队在央视舞台上璀璨亮相,以舞蹈《桐城歌》征服观众和评委,捧回第七届“群文杯”感动中国群众文化艺术周表演“中国舞蹈金靴奖”。
桐城文都舞蹈队以特有的形式给予家乡“桐城”大大的礼赞。
乡下的灯舞到京城了
俗话说,乡下的灯乡下舞,桐城文都舞蹈队一下子把“灯”舞到了京城,她们自己都没想到。
“桐城”、“六尺巷”近年来成了热词,在众多媒介中高频出现。舞蹈《桐城歌》无疑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歌也原创,舞也原创,这是桐城市委、市政府“文化强市”战略的成果之一。
《桐城歌》这首歌是在年桐城市首届原创歌曲征集活动中收获的,由刘麟作词、王志信作曲。为扩大桐城对外影响,市委市政府于年举办了首届原创歌曲征集活动,同年12月,在市黄梅剧团举行了首届原创歌曲演唱会,《桐城歌》由桐城籍著名歌唱家斯兰首唱。当时,斯兰选中了市直机关舞蹈队为其伴舞,王洪流担任编舞。这是《桐城歌》舞蹈第一次与观众见面。王洪流和斯兰亦师亦友。当年在桐城中学,王洪流是斯兰音乐艺术的启蒙老师,后来又多了安师大校友这一重关系。两人生活中有往来,技艺上有切磋。王洪流评价斯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斯兰评价王洪流“德高望重”。
《桐城歌》舞蹈第二次与观众见面是在年5月开机的斯兰《桐城歌》MV拍摄现场。东作门,巍峨的城门下,一群扮相俊美的桐城姐妹,舞之蹈之,欢欣着,柔美着。同年8月29日,央视CCTV音乐频道首播斯兰的《桐城歌》MV。人们在电视里看到了这群舞蹈着的姐妹,其优美的舞蹈画面与斯兰的歌声相得益彰。
这次上央视,是《桐城歌》舞蹈第三次出演,参与表演的姐妹们兴奋极了。11日走台时,一次成功!竞技场上,她们自信、沉着,圆满的完成了表演,征服了评委,捧回了大奖。她们都说,这次得奖要归功桐城人民,《桐城歌》是桐城人的歌;要归功王老师指导得好,排练时的苦和累都不算什么了。
从市直机关舞蹈队到桐城文都舞蹈队
市直机关舞蹈队成立于年,当时市文化馆组织大型群众文艺演出,要求市直机关也派员参加。时任市文化馆馆长的张志鸿邀请王洪流老师担任编舞。因为队员都来自市直机关,张志鸿馆长建议就叫“市直机关舞蹈队”吧。那次,她们表演的节目是舞蹈《快乐老家》。也就是从那时起,王洪流定期、不定期的应文化馆邀请,在业余时间,组织市直机关舞蹈队训练,从未收取过一分钱的报酬。
该队先后参加过历年人社局组织的“社保杯”群众汇演、文化局组织的节庆汇演、情系爱心联合会组织的义演等,曾多次到乡村、敬老院、学校演出。市直机关舞蹈队是我市众多舞蹈队中重量级的队伍,曾代表桐城市参加过安庆市、合肥市组织的文艺演出,多次斩获大奖。
这次上央视,打“市直机关舞蹈队”显然不合适。“我们是代表桐城的,干脆就叫桐城文都舞蹈队”,这个名称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十几年来,参加人员有进有出,每次演出大概十几多个人。这次上央视,王洪流老师预想16个人,因为种种原因,除前两次参加表演的12个人外,只找到了两个人。
14个队员中年龄最大的60岁,最小的45岁,她们克服了一切困难,放弃休息时间,投身到排练中。新参加的两个队员更是加班加点。老队员们不吝赐教,大家相互切磋、研习,有时候真的累趴了,但为了共同的目标,“绝对遵守、绝对执行”王老师的安排。
艺术夫妻王洪流茅云禄
第七届“群文杯”感动中国群众文化艺术周表演活动比赛信息是王洪流老师的同学链接到她 王洪流老师毕业于安师大音乐学院,一直在桐城中学担任音乐老师,年退休。看到信息链接时,她和老伴一起正在外地旅游。她既兴奋又忐忑,她有三个顾虑,最大的是资金问题。她把想法跟桐城文化促进会会长叶来应和盘托出了,得到了叶来应的热情鼓励。
选什么节目呢?比赛是通过视频报送海选的,时间这么紧,不可能排练新的。手头有现成的四个表演视频,但都不尽人意。最成熟的是《采薇》,但没有地方特色。最有地方特色的是《桐城歌》,但只有12个人,人少,舞台大,显不出气势。怎么办?大赛组委会反馈消息了,他们看上了《桐城歌》。这与王洪流心中想的是一致的。桐城人要以宣传推介桐城为己任,这么好的机会,不能放过!
节目定下来后,王洪流的心思就被套牢了。首先是人数的问题,至少要增加到16个;另外,舞蹈形式要再丰富些,必须重新编排;再一个,总费用6万多元,要全部自理,大家愿不愿意呢?
王洪流一通电话下来,以前参加表演的12个人一致表示愿意自己掏钱。她们都说,一起快乐,展示才华,一人几千元,花在这个地方,又能宣传桐城,也算是功德圆满了。大家都这么支持,王洪流更是铆足了劲。
紧急找人!近年来,桐城广场舞蓬勃发展,早年王洪流就曾溜了一遍全市的广场舞晚练点,哪里有好苗子,心中有数。她找了4个人,其中两个实在抽不出身。好吧,就14人。
还有一个音乐时长的问题。斯兰原版歌带是3分22秒,这对舞蹈来说太短了。王洪流与斯兰商量,增加了一段重复的,时间增加到4分33秒。
正式排练是从10月19日开始的。金星集团无偿提供排练场地,并提供茶水服务。队员们“5+2”、“白+黑”的投入训练,毫无怨言。更费心的还是王洪流。还在旅游时,她就不由自主的在琢磨《桐城歌》的编排了,“一招一式一回眸,都要表现桐城山水的风韵,表达桐城人爱桐城的情怀。”王洪流最终确定表演形式:用戏曲元素表现桐城歌展示的意境,用静止的情境组合画面表现桐城人热爱家乡的情结,用道具纱巾展示龙眠山水的灵动。“她简直疯掉了,整天神魂颠倒的”,老伴茅云禄笑着评价那个时段的王洪流。“别搞了,劳神啦,你也这么大年龄了”,王洪流80多岁的老母亲劝她。排练期间,老母亲生病到安庆住院,王洪流只医院看望。
“我也算用尽洪荒之力了,那时,整个心思都在旋律里,在身形里,在队列变化里,连梦中都在琢磨。”
王洪流与老伴茅云禄可谓艺术夫妻,茅老师是桐城师专美术老师,两人唱和相伴,被众多熟知的人引为楷模。音乐编辑、摄像、跟班服务等许多技术活、非技术活,只要是王洪流需要,他都甘之如饴。为了尽善尽美,排练过程中,茅老师先后在不同地点跟班摄像,供表演者观看、研磨、改进。
新时代,新征程!在文艺的春天里,愿桐城文都舞蹈队一路芳华,再展风采!
更多文章:
专辑:谁不说咱家乡好!
《诸山此处是龙眠》之故土龙眠
专辑:文化古城的现代进程
专辑:活跃在大江南北的桐城骄子
弹丸小城,桐城何以一枝独秀?
人文桐城:天下高文归一县
为桐城增光添彩的人文之最
最桐城
「深度白癜风是怎样得的韩志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ngchengzx.com/tcsms/4009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