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桐城的天气冻哭老桐城人的取暖方式比

温馨提示

明天是年12月13日周二农历十一月十五

明天天气小雨最高温度12°C最低温度4°C

风力:西南风3-4级湿度:88%空气质量:良

今天最低气温竟然只有9℃!

难怪早上一出门就冷得直哆嗦,

后天竟然只有0℃!啊啊啊~

脱掉的秋裤是时候穿起来了!

话说回来,这么冷的天,

过冬神器是少不了的,比如……

秋裤

现在已经不是妈妈让你穿秋裤,而是你主动要穿秋裤了...

懒人被子

被子上长出一双袖子,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度防风保暖,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玩手机的时候胳膊被冻着了!

现在我们取暖的方式实在是太多了

暖气、空调、电热毯......

样样都能让你暖暖和和过冬!

但是,在没有这些先进设备的老桐城,

大家都怎么取暖过冬呢?

可别以为没空调的老桐城人就靠抖,

老桐城人的取暖方式比我们想象的牛得多!

孵太阳

大冬天里孵太阳(晒太阳),是老桐城人最原始、最简单的取暖方法。

不过现在还是很喜欢晒太阳,尤其是冬天里。在某一个有好太阳的早晨,坐到那其实每天都会撒满阳光的窗台上,此时暖暖的阳光从窗外照射进来,舒服极了。

即使外面有多么寒冷,我也感觉不到,只感觉到阳光的气息。想想看,有什么东西会比一个早起的冬日上午,晒满窗台的太阳更物超所值呢?

老棉衣

老桐城人过冬,棉衣是少不了的,最好最暖和的就是新弹的棉花。一件棉袄,头年穿过了,秋后拆洗后再重新做,就叫做“翻新”。

记忆里小时侯的冬天特别冷,一到冬天巧手的奶奶就会为我们缝制棉袄棉裤,虽然面料都是花花的有些土气,但看着奶奶带着老花镜飞针走线的样子就觉得很神奇。

时隔多年,奶奶也不再亲手做棉衣,市场上琳琅满目的羽绒服不知道何时开始蔓延,价格不是很贵还更保暖。那种令我无比怀念,带着密密麻麻针脚的棉衣,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老棉鞋

老棉鞋多是黑面白底,翻过来,能够看到鞋底一针针的细腻针脚。鞋底全是用布料浆糊而成,有十来层,再用粗线密密地纳上,硬朗又结实,却完全没有塑料底的坚硬,穿在脚上,只觉得是对双脚的宠爱。

以前走在街上,常常会看到阿婆们提着小竹篮,里面装着大大小小的老棉鞋。

买一双老棉鞋,在家里穿着,轻柔的布底绝不会给地板带来伤害,也绝不会产生令人心烦的噪音。买几双老棉鞋给孩子们,让棉布和棉花的厚实朴素保护着他们的脚,就好像把久远的传统也穿在了脚上。

热水袋

传统的热水袋只是一个橡胶制成的空袋子,通常为方形,热水灌进去之后用塞子塞住。

比起会爆炸的充电暖手袋来说,热水袋安全的多,不过就是有点丑。不怕,给它穿件新衣就好了~

汤婆子

汤婆子,在几十年前几乎家家户户置有的取暖用品。

盐水瓶

上等好物~盐水瓶是医用的,这种玻璃瓶有很好的耐热性,一般情况受热不会暴裂。

私以为此物最好的使用方式就是捂脖子,枕在上面真的超级舒服。如果家里有颈椎不好的,冬天也可以用盐水瓶多捂捂,可以算得上是“废物利用”了~

浴帐

过去条件有限,在冬日洗澡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但是老桐城人可是有“洗澡神器”浴帐的!其实就是一层塑料薄膜,围在澡盆周围,把热气罩在里面了,洗澡的时候就不冷啦!

小时候在冬天洗澡,是一件颇为“浩大”的工程。把烧好的热水往大澡盆里一倒,蒸汽迅速弥漫其中,浴罩一下子膨胀成一个密闭的桑拿浴房,整个浴帐都显得热气腾腾,这时候再洗澡超舒服~

澡堂

冬天,在热乎乎的澡堂子里泡个澡、搓个背、出身汗,这是不少老桐城人的记忆。一膛炉火,一条毛巾,一块香皂,一张小票……这是进老式澡堂的“标配”。

煤炉

煤炉,曾是几代人所不可缺少的做饭工具,也为大家驱逐寒冷,温暖了几代人的记忆。

在贴近炉身的那一瞬间,热气就顺着手心传递到身体的每一寸肌肤,让原本被寒风吹得通红的双手温暖起来。

煤炉子在城市里大部分都被淘汰了,但乡村里还是在延用,记忆里它还会飘出来阵阵的香味儿来。

烫一壶酒

“雪欲来的时候,又烫一壶酒。”冬天喝酒一般都会先把酒在稍好的热水里面烫一下,喝到嘴里就不会太冰。

现在爷爷还保持着这个习惯,暖暖的一杯酒下肚,整个人都精神起来。

老桐城的冬天,

虽然很冷,

但心里是暖暖的!

有奖征集

投稿

凡是通过加小编







































权威的白癜风医院
北京一次治疗白癜风花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ngchengzx.com/tcsms/40106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