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新春白癜风专家出诊 https://m-mip.39.net/nk/mip_5777835.html▲视频《此地桐城》????????桐城,桐城派故里,黄梅戏之乡,素有“文都”之誉。桐城,不仅是文化之乡,文化底蕴深厚,而且是红色的土地,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桐城的每一寸土地上,或曾经飘扬着红色的旗帜,或燃烧着革命的烈火,或流淌着革命者的鲜血……???岁月峥嵘不忘初心七月,党旗飘飘党领导的革命军队在桐城这片红色热土写下壮怀激烈的诗篇循着这份“红色旅游地图”我们一同重温那段红色革命岁月
桐城处处皆红色(地图中部分地名为行政区划合并前地名)
、、01孔城方家仓图为方家仓
方家仓:桐城第一个党组织孔城支部旧址方家仓位于孔城镇中心居委会青年村民组孔城老街1甲东侧,大门向东,正对左庄圩。前为平塘,南边有东塘,紧邻美孚煤油栈。现有3进,各5开间1层,厢房2间。年6月,中共党员刘子丹在此建立孔城小组,8月成立中共桐城县孔城支部,这是桐城县境内最早的党组织,也是安徽省境内较早成立的党组织之一。图为桐城卫健系统党员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孔城镇晴岚烈士陵园位于孔城镇晴岚村。晴岚烈士陵园安葬大军渡江前夕牺牲在孔城境内的烈士、以及全市散葬后迁移到此的烈士,年被批准为安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孔城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重要场所。图为孔城镇晴岚烈士陵园孔城镇是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安徽省森林城镇。年入选安徽省千年古镇名单。境内孔城老街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图为孔城老街02大关镇欧家岭图为欧家岭暴动纪念塔
图为桐舒庐边区苏维埃政府欧家岭:桐舒庐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桐舒庐边区(亦称欧家岭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桐城城北19公里的大关镇麻山村欧家岭,年6月,中共安庆中心县委在此成立“皖中工农红军独立团”和“桐舒庐边区苏维埃政府”,苏维埃政府设于一陈姓农民家中,有土墙茅屋5间。年农历7月3日,欧家岭举行暴动,欧家岭暴动是桐城最大的一次农民暴动。年,中共桐城市委、市人民政府在当年暴动旧址建立了一座“欧家岭暴动纪念塔”。图为小关岭抗日伏击战遗址
小关岭抗日伏击战遗址
小关岭位于国道公里桐城舒城交界处。年6月16日,新四军4支队8团2营在营长朱绍清的指挥下,伏击了由舒城向桐城进犯的侵华日军,毙敌20余名。小关岭伏击战是新四军在安合公路对日寇第一仗。
大关镇是安庆市的北大门,古代时的桐城九镇之一,距桐城市区15公里,到合肥、安庆均90公里,是合肥经济圈核心城市桐城市的北部桥头堡,全国著名的“制盖之乡”、“蛋鸭基地”。图为雄关胜迹古洞崖
03吕亭镇鲁谼山图为鲁谼山暴动与倪楼农会遗址
图为桐城市文化馆党员瞻仰鲁谼山烈士墓
鲁谼山暴动与倪楼农会遗址
鲁谼山烈士墓和倪楼农会旧址位于鲁谼山村。年7月,中共桐城县委书记吴克正在此遭国民党袭击牺牲,年,在中共桐北区委领导下,以倪家楼为中心,成立了13个农会小组。入冬,成立了倪楼农会。年正月,由于叛徒告密,遭国民党25师袭击,农会七名领导成员牺牲。
为纪念革命烈士,原鲁谼乡和板桥村人民于年筹资建立烈士墓,将吴克正和倪楼农会的七位烈士骨灰安葬于此。
图为叶家湾红色纪念馆
图为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叶家湾红色纪念馆烈士叶同春(-)早年参加土地革命,年,投身革命斗争,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新四军4支队8团的支持下,他组建的抗日游击队成为活跃于桐北山区和舒庐边区一支重要的抗日武装力量。年11月,叶同春领导的抗日游击队被桐庐县委编入桐东游击大队,在桐东陈瑶湖一带抗日反顽。由于叛徒出卖,叶同春被捕。最后惨遭活埋,牺牲时年仅41岁。在当地政府大力支持下,叶同春烈士孙女叶金花女士建立了叶家湾红色纪念馆。
吕亭镇地处大别山东麓,山清水秀,是安徽省环境优美乡镇、安徽省家纺服装产业集群镇、安徽省农业产业化优秀乡镇、安徽省森林城镇。人文资源丰富,有三国鲁肃读书亭、鲁肃点将台、鲁肃试剑石、虎头寨、鲁谼山革命暴动遗址、倪楼农会、尹宽墓、舒芜墓、吴克正墓、叶同春墓、潘玉良作画的半天山居及“鲁谼八景”等历史遗址和革命活动地。图为鲁谼山森林(摄影:吴菲)04唐湾镇望狮岭图为中共桐怀潜边区县委第一次党代会旧址
图为团桐城市委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望狮岭:中共桐怀潜边区县委第一次党代会旧址
中共桐怀潜边区县委第一次党代会旧址位于唐湾镇望狮岭头,原为火神庙,共前后两进12间,占地面积平方米。年2月,中共桐怀潜边区县委第一次党代会在这里召开,会议确立了桐潜边区“三坚持、四准备”的策略(即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准备舆论,准备武装,准备自己的战斗纲领)。会后桐城许多地方相继建立党支部,开展武装斗争。
图为大独山烈士纪念广场
大独山战斗遗址,位于唐湾镇大塘村、蒋潭村交界处并和望狮岭紧相邻,其战场地形起伏险要。发生在年春的大独山战斗,是坚持大别山游击斗争的皖西军区部队与前来同地“清剿”我武装力量的国民党军之间展开的一次激战。这次战斗,我军消灭了敌人整个冲锋队,取得了重大胜利。战后,我军将牺牲在此役中的八名烈士就地安葬,墓冢位于战斗遗址的北侧。年4月,原大塘乡党委和大塘乡人民政府对烈士墓进行了修缮,并在该遗址处树立了纪念碑。唐湾镇位于桐城市西部边陲,距市区32公里,东与黄甲镇接壤,南与青草镇毗连,西邻潜山,北接舒城,平均海拔米。唐湾民风淳朴,境内峰峦竞秀,泉瀑飞流,拥有苗尖寨、百丈岩、黄石岩、二姑尖、狮子岩、红旗洞、泛螺寨等二十余处旅游景点。图为唐湾镇上排门古村落
图为唐湾镇田园乡居05范岗镇棋盘岭、童铺村图为棋盘岭抗日伏击战旧址
图为棋盘岭抗日伏击战纪念亭
棋盘岭抗日伏击战遗址棋盘岭抗日伏击战遗址位于安(庆)合(肥)公路城南9公里处,现属范岗镇境内,因地形高低起伏,岭洼如同棋盘而得名。年,新四军第4支队在此两次伏击并重创日寇,其中第一次伏击战作为新四军八大经典战例而载入新四军军史,并写入了解放军战术教科书。年9月,桐城市委、市政府在此修建棋盘岭抗日伏击战纪念亭及纪念广场。图为戴长春饭店农房
戴长春饭店位于范岗镇童铺村(原童家铺老街中心),原为中共桐怀潜中心县委地下交通联络总站,戴长春同志任站长,其妻邵先启同志协助工作,年底至年初,在白色恐怖下,戴长春同志利用交通联络总站为中心县委完成了护送党员和知识青年余人安全到达解放区的任务。年底,由于叛徒出卖,戴长春同志不幸被捕,敌人对其严刑拷打,妄图得到更多的机密,但戴长春同志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始终没有泄露党的任何机密,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年4月,戴长春同志在桐城英勇就义。范岗镇位于桐城之南,是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先后荣获“国家级综合发展改革试点镇”、“安徽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安徽省乡镇企业百强镇”称号。年,范岗镇被省文明委授予“安徽省文明村镇”称号。境内樟枫村永椿生态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永椿生态园园区占地面积多亩。园内长廊环绕、潺潺流水、鱼儿浅跃,珍奇甜美的瓜果蔬菜四季飘香,农家风味饭菜令人馋涎,是桐城市著名的集农业观光旅游、农产品会展、休闲养生、山水娱乐、特优产品贸易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服务场所。图为永椿生态园桂花园景区内宋福应先进事迹陈列馆分为宋福应生平、樟枫五年、嘉德流芳三个部分,讲述了宋福应同志由一个幼年丧父的放牛娃成长为全票当选主政樟枫村带头人的感人历程,记录了他点点滴滴为民服务的动人事迹。图为宋福应先进事迹陈列馆06青草镇花果园图为桐城市总工会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青草花果园烈士碑
花果园革命烈士墓,位于青草镇江岭村。花果园地区是桐西革命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红军、新四军、游击队等许多仁人志士在此地区先后壮烈牺牲。年,当地人民政府和群众将在这一地区牺牲、遇难的有名和无名的烈士集中迁葬,立碑纪念,以寄托对革命先烈的哀思。年在市镇两级政府帮助支持下,由当地革命后代自发捐资整修,并建碑立塔。
青草镇位于桐城市西南,毗邻怀宁、潜山两县,是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镇和安徽省中心建制镇。镇内拥有美丽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西乡文化传统,汇聚了以三道岩、王屋寺、太平庵为代表的多处自然人文景观,素来享有“山水青草,梦中江南”之美誉。
图为三道岩
图为青草老街
图为青草镇花戏楼
07嬉子湖水上训练场图为嬉子墩现貌
年3月中下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中原野战军)3、5兵团陈锡联、杨勇部自河南固始和安徽六安出发抵达桐城境内,屯住嬉子湖,进行水上练兵。兵团首长组织干部、战士完成“谈水”“看水”“试水”“斗水”的一系列军政适应性训练,迅速把广大指战员由“陆上虎”变成“水中蛟”。嬉子湖成为了二野渡江水上训练场。嬉子湖镇生态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嬉子湖生态旅游区)、湿地公园(嬉子湖湿地公园)和旅游度假村(嬉子湖度假村)等。荣获“安徽省环境优美乡镇”、“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安徽省最佳旅游乡镇”和“安徽省森林城镇”等多项荣誉。
图为嬉子湖生态旅游区图为嬉子湖蟠龙湾人家08双港镇大横山图为双港镇开展党员主题活动
图为大横山脚下
大横山抗日保卫战遗址大横山,位于双港、练潭之间,海拔米,长达1.5公里,横排山峰,拔地而起,形成天然南北屏障,历来为南固安庆、北卫桐城的战略要地。年至年间,我抗日军民同仇敌忾,始终坚守大横山这块战略要地,有史可查的大的战斗就达七次之多,杀死杀伤日伪军余人,并取得了大横山保卫战的最后胜利。故日军称“大横山”为“大虎山”。中国守军亦伤亡千余人,该山南坡建有死于战斗的士兵农有德墓,立有碑石,至今尚存。09桐城市烈士陵园图为桐城市烈士陵园
桐城市烈士陵园位于桐城市陵园路4号,总面积为3万平方米。陵园依山面城,坐北朝南,一条4米宽林荫道通向83级宽阔台阶,直登烈士塔。烈士塔高10米,方体梯形。正面镌刻“烈士精神永垂不朽”八个大字,东侧镌“光荣归于为国家为人民为革命而英勇牺牲的烈士们”,西侧镌“革命烈士的光辉事迹永远为人民所景仰”。在塔后10米的塔台后壁中,嵌有水泥质弧形塔碑一座,隶书阴刻碑文。碑后平台的两侧为烈士事迹资料陈列室,室内展有自辛亥革命以来,战斗和牺牲在桐城地区及桐城藉的烈士事迹资料及图片。年5月,桐城烈士陵园被安庆市政府列为革命烈士重点建筑物保护单位。年桐城烈士陵园被省委、省政府批准为“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年被中共安庆市委组织部、中共安庆市委党史研究室评选为“安庆市党史教育基地”。10桐城中学图为渡江战役二野司令部旧址(选自《安徽画报》)
图为五四毋忘国耻碑(选自《安徽画报》)
渡江战役二野司令部旧址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司令部(简称渡江战役二野司令部)旧址,位于桐城市北大街桐城中学校园内。年4月15日至17日,二野司令部首长在此指挥渡江战役,作战室设在学校图书室内。现辟为“二野渡江司令部展馆”,向海内外开放。年,中共桐城市委将该旧址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徽省桐城中学是一座百年文化“宫殿”。校园内满是葱郁,似一个隐在城市中的花园,送来几份清凉。校园内半山阁、后乐亭、石柱刻、左忠毅公祠、惜抱轩银杏树、二野渡江指挥部旧址等人文景观点缀其间,学生在这里生活、学习,心旷神怡,心无旁骛。图为桐城中学
11桐城古城图为桐城古城墙历史影像
桐城古城墙始建于隋、唐,明万历四年改土城墙为砖城墙,城墙周长六里,高三丈六尺,稚堞一千六百七十三垛。有城门六座,分别为东作门、南薰门、西城门、北拱门、向阳门、宜民门。明末,张献忠挟连破70余城之威,数次猛攻桐城县城未克,抱恨西去。桐城遂有“铁打桐城”之誉。为了防止日机空袭,便利居民疏散,减少城内居民的生命财产损失,国民党县政府按照第五战区和安徽省当局的要求,于年4月1日成立了拆除城垣委员会,动员民众历时半个月予以拆除。现有桐城东作门于年修葺。图为修复后的桐城古城东作门
红色之旅线路推荐红色文化线路一:桐城中学渡江战役二野司令部旧址、桐城古城门——桐城文庙、六尺巷——桐城市烈士陵园
红色文化线路二:中共桐怀潜边区县委第一次党代会旧址、大独山烈士纪念广场——唐湾镇苗尖寨古村落——唐湾镇红旗洞、八卦田、上排门古村落
红色文化线路三:鲁谼山暴动旧址、叶家湾红色纪念馆——鲁谼山人文风光——欧家岭暴动纪念塔——雄关胜迹古洞崖
红色文化线路四:孔城方家仓——孔城老街——孔城晴岚烈士纪念广场——嬉子湖
红色文化线路五:棋盘岭抗日伏击战遗址——大横山抗日保卫战遗址
红色文化线路六:青草镇花果园烈士纪念广场——范岗镇永椿生态园、宋福应先进事迹陈列馆
重读历史,不忘初心
是为了更好的砥砺前行
桐城处处皆红色
让我们跟随先烈们留下的红色印记
一起追寻那段需铭记在心的历史吧!
▍审核签发:张慧敏
▍责任编辑:黄银凤
桐城市文化旅游体育局
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ngchengzx.com/tcsms/4032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