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召开的省第十次党代会,高屋建瓴地提出,要加快合肥都市圈的发展,特别提到要促进合肥桐城的一体化发展。
省第十次党代会后,推进合肥都市圈各项政策落实的步伐明显加快,都市圈内各种调研和会商会议密集举行。可以看出,省委省政府加速做大做强以合肥为核心的都市圈,加速打造合肥长三角副中心城市的地位的战略意图十分明显。
12月21日在桐城举行的第五次合肥都市圈常务副市长磋商会上提出,都市圈各城市要大胆设想,超前谋划和布局,积极寻求多方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不断形成积聚优势,提升都市圈建设水平。
面对正在全面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安徽,作为关心桐城未来发展的一个普通市民,我也想说说自己对桐城未来定位和发展的几点“大胆”设想:
第一,变更合肥代管,实现桐城未来发展冲刺起飞。
首先,从安徽的定位说起。安徽,曾经也是定位不清晰,长时间徘徊在中部省份和长三角之间。在犹豫的过程中,似乎两边的机遇都跟自己有关,其实两边的机遇可能都抓不住。最终,安徽做出了抉择,坚定地投入长三角城市群,从此不再犹豫和纠结,明确了自己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的定位,目标明确,思路清晰,迈开了发展的大步。
桐城,现在也面临这样一个历史定位的抉择问题。桐城由于区位独特,处在合肥安庆之间的重要节点;历史上影响较大,曾经在文化和经济上都事实上是区域的重要引领者。撤县设市以后,虽然一直是安庆市代管,却成为最早加入合肥都市圈的核心成员,并以独立的身份参与制定和实施都市圈的各项政策。形势的发展,使得桐城由安庆市代管变更为合肥代管成为必须和必然。
现在的桐城,行政上是安庆辖区,经济上是合肥都市圈城市,这就造成了桐城现在的一种相互掣肘的状态,难以实现轻装上阵。桐城现在正处于加速赶超的跨越式发展和重返十强的关键阶段,现在发展的第一要务是努力破除体制机制上的障碍,摆脱束缚,轻装上阵。
桐城变更合肥代管,才能实现两地真正意义上的同城化发展,包括交通等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才能破除行政区划的壁垒,桐城才能与合肥真正的共享政策、资源、项目上的支持,才能与合肥做到产、城、学、研的无障无缝对接。
从安庆来讲,本身包袱沉重。原与桐城是一体的枞阳县划归铜陵后,不仅减轻了安庆脱贫攻坚的巨大压力,也使西皖江与东皖江进一步加强了联接。同理,桐城划归合肥代管,也更有利于安庆轻装上阵,让桐城真正成为合安经济带上的一个重要支撑,助力安庆带动周边区域加快发展。
从合肥的角度来说,合肥现在是全国四大科教城市之一,江淮运河已经批复、即将动工,合肥将成为江淮运河上通下达的最重要的一个节点;国家级滨湖新区已经上报,等待批复。
合肥接下来的目标,应该是冲刺下一批国家中心城市了,要能成为下一批国家中心城市,合肥在体量上要进一步做大做强,桐城变更合肥代管,无论在经济总量上,还是地域范围上,都可以助力合肥更大更强。
江淮运河完成后,桐城将是合肥真正意义上的后花园,担负着为合肥输送一湖清水的重任,曾经是桐城内湖的菜子湖,与巢湖一体,作为江淮运河上两颗最耀眼的明珠,是一对相互映衬的姊妹花。从运河的管理和维护,生态的治理和修复,水源的分配和调度等等角度看,桐城都必须在行政区划上统一于合肥。
从现在许多省会和区域中心城市行政区划调整的趋势看,全国已经有多个省会城市调整了周边的城市隶属关系。比如,成都本来体量已经十分庞大,前不久仍然把简阳市变更为成都代管,进一步彰显了中心城市的核心地位。
所以说,现在已经到了必须为桐城的定位做出一个明确选择的时候了!这个选择,不仅关系到桐城未来的发展,也关系到合肥谋求国家中心城市,更关系到助力安庆脱贫攻坚。这完全符合“五大发展”新理念。现实无可回避,犹豫坐失良机!
第二,“四点”带全面,促进桐城旅游加速腾飞。
桐城的旅游主要有四宝,概括起来就是“四个一”。首先是“一山”:即龙眠山,至今基本处于原始状态,独特的人文景观与多彩多姿的自然景观兼备,是皖中体量庞大、景点资源丰厚的待开发地区,具备成为国家5A级景区的潜力。其次是“一湖”:即嬉子湖,目前已经是国家级4A级景区和国家湿地公园;再次是“一城”:桐城老城,主要以三大历史文化街区和一个“六尺巷”为核心;同时还有“一镇”,即拥有年历史、被誉为“楚皖遗珠”的孔城镇。这是桐城目前为止名声在外的四大金字招牌。
我认为这四宝,可以从四个切入点加以打造。龙眠山,先期可以从历史名人最后的隐栖地和投子寺切入,打造归隐和禅宗文化。嬉子湖,可以以生态家园和水乡特色风情小镇为依托,打造休闲和养生文化。孔城街,可以以各种古民居徽派建筑和商埠商行码头为依托,打造民俗和商旅文化。桐城老城,可以历史名人故居、历史典故、世家巨族大院、明清特色民居和“桐城派”等为依托,打造桐城派和儒礼文化。
龙眠山,嬉子湖,湖光山色,怡情冶性,流连忘返;
文都城,孔城街,街头巷尾,访古探幽,吟咏思贤。
桐城的旅游资源当然不止这些,这里说的四宝,是说可以凭这四个名声在外的成熟的旅游景点,作为抓手,完善设施,扩大宣传,迅速提升桐城旅游的知名度,由四点而带全面。
第三,做活水文章,打造具有水乡园林特色的生态休闲城镇。
先说合肥,现在,对合肥影响最大的一件事,应该就是投入近千亿的江淮运河项目,江淮运河将从此改变合肥在中国地理上的定位,合肥历史性的成为一个滨湖临江通海的城市,独拥八百里巢湖,万吨级巨轮直接通江入海。
巢湖,将是风景优美、碧波万顷、水质优良、人人向往的放大版西湖。滨湖通江、环湖发展,也必将是合肥未来的战略。
那么,对于桐城来说呢?
桐城最重要的生态,也应该是环菜子湖区域。菜子湖历史上一直是桐城的内湖。桐城应该把菜子湖当成杭州的西湖,合肥的巢湖来看待,要看到菜子湖及运河沿岸对未来桐城发展举足轻重的地位。
如何打好菜子湖这张王牌呢?可以从做活水文章、打好运河牌出发,把桐城建设成生态宜居的水乡园林城市,休闲文旅之都。
首先,应该申报国家级长江中下游菜子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湿地生态公园,争取上面的专项资金和政策支持,和江淮运河沿线城市协商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桐城嬉子湖国家级湿地公园可以以杭州西溪湿地公园的建设为蓝本,借鉴他们成功的开发和运营经验。
考虑到江淮运河即将动工,桐城市的鲟鱼镇将是一个重要的进出港口,但是鲟鱼镇面积太小,桐城市是否可以请求将曾经划出的紧邻鲟鱼镇的梅林等地,重新划由桐城管辖,给鲟鱼镇这个未来繁忙的港口一个稍微宽裕一点的活动空间。
其次,桐城可以仿照合肥,沿湖布局小城镇建设。合肥环巢湖十二镇十八景建设总体规划已经出炉,开始进入实施阶段,桐城可以按照环巢湖小城镇建设规划这个蓝本,结合桐城环湖乡镇的特色,编制自己的小城镇建设规划方案。而且,桐城现在的几个环湖乡镇孔城、嬉子湖、金神、双港都有不错的特色、资源和基础,可以因地制宜地发展。比如,孔城的老街民俗,嬉子湖的水乡水产风情小镇,金神的工业企业,双港的塑料等等,桐城市环湖小城镇的建设,可以与旅游规划相结合。
桐城有一大批在外地从事影视剧相关行业的人员,可以利用他们的人脉和资源优势,在水乡建设影视基地,带动文化和旅游相关行业的发展。
第四,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可持续发展争取更大空间。
首先,合肥都市圈现在规划不少通用机场,桐城可否在桐城东部新城,或者孔城规划一个通用机场呢?
其次,桐城现在南北向铁路干线已经有两条,但是缺少东西向的铁路,如果有一条东西向铁路,桐城就形成了十字交叉的铁路网,区位优势大大增强。现在东西向的铁路规划有几条,基本都是擦桐城边境而过,这些铁路现在都还是意向,路径还没有最终确定,桐城应该提前谋划,积极争取,过境桐城,不是没有可能。
再次,因为s省道和罗湖大桥已经立项,开工在即,桐城到安庆增加了一条快捷通道,嬉子湖风景区的辐射能力和影响力也会大大增强。可否考虑把罗湖大桥建设成风景区的一座景观桥,成为桐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和一张名片,即使做不到,现在建设罗湖大桥时,也应该充分预留后续发展和扩展的空间。
最后,为了配合环湖小城镇的建设,发展沿湖小城镇的旅游,应该规划一条连通环湖几个乡镇的环湖大道,串联起孔城、嬉子湖、金神,香铺,双港等环湖小镇。这条路线,有些地方其实已经有现成的线路了,只需要修一些联络线就行了。这个环湖大道可以一次规划,分步实施,比如先串联起孔城老街和嬉子湖湿地景区。
合肥的环巢湖十二镇十八景,就是用一条完整的环巢湖大道串联成一个珍珠项链的,沿巢湖大道一周,就可以移步换景,游遍十二镇十八景。这完全可以为桐城所借鉴吸取。
菜子湖是巢湖的姊妹湖,环巢湖的生态建设旅游规划可以为桐城菜子湖的生态旅游规划提供很好的榜样,环菜子湖区域也必将会是桐城未来发展的核心区。
桐城先贤陈澹然曾经说过,“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我虽是一介桐城市平民,处江湖之远,但关心桐城未来定位和发展,人人责无旁贷。希望扔出的这一块石头,能引来更多珠玉!
?精华推荐?
文化传承雏议
你不改变自己,如何振兴桐城?
如何让桐城故事成为“幸福的闪电”?
大力振兴桐城文化需要“倚天长剑”!
文都华丽转身!打造智慧之都,四年后收益亿元!
昆明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治白癜风兰州哪家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