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叁桐城地方俗语谚语集锦

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桐城矗立于历史与现代的交融点上,其文化价值的时代性、开放性、局限性,都袒露在历史变革的风口浪尖,任由时光洗涤,形成大雅大俗两条文化清流,其大雅早已登堂入室,如桐城诗文贵为上宾,其大俗仍然隐匿民间,由桐城俗语可见一斑。

桐城俗语

1、没吃过猪肉,还没看过猪走路。释义:这是在说自己有点社会经验,要对方放心。2、阎王好过,小鬼难逃。释义:是说条条路上的鬼神都要敬,一个不能少,少了一个就可能得罪人,而事情也不成。

3、祖坟上堆草堆起了火。释义:是说祖坟发热了,这家要出人了,那是好事。4、公鸡不叫母鸡叫。释义:是讽刺人家男人不出面,女人强出头。因为在农村,男人才是一家之主,大事小事,凡涉及台面上的,男人说了算,女人说话不算数的。5、人脸揣在怀,狗脸拿出来。释义:是说这人不认前情,不顾以往曾经得到的好处,恩将仇报,忘恩负义。6、打死儿子招女婿。释义:这是一头都图不上的事儿,大家都认为只有儿子才是真心对自己的,女婿毕竟是人家的人,隔了一层肚皮,把儿子打死再招女婿,那不是得不偿失吗?7、老牛吃嫩草。释义:是讽刺年龄大的男子不安好心,想打年轻女子的主意;甚至不知廉耻的娶了比自己年龄小的多的女孩做老婆。8、打破你家水缸,淹不到我家墙脚。释义:这是说事情本就跟我无关,你再弄我都可以高高挂起。9、吃青草不打嚏。释义:是人,都不吃草的,吃青草总得打嚏呕吐,而有人吃了青草居然不打嚏,说明那人喉咙粗,斗不过,谁如果跟他打交道,吃亏折本的事情是必然的。10、公鸡头子开叫了。释义:这是大人互相开对方男孩的玩笑,是说小男孩已经成人了;因为公鸡头子开口说明这公鸡能交配了。

11、狗撵老鼠。释义:是说这人爱多管闲事。捕捉老鼠本是猫的职责,狗只管看好门就是,若是也跑了来捉老鼠,那不是多管闲事吗?12、寡妇奶奶生小孩。释义:这事情不明摆着是不清白吗。13、猫大自逼鼠。释义:下一句是“人大自做主”,是劝告那些尚在父母怀抱中过日子的孩子,要宜早学会本领,学会自立,不要老是指望父母。14、黑狗尾子扎锅圈。释义:是说这人人缘不好,不懂人情往费。过去,桐城农村生活水平低,连吃饭的佐菜都是在锅里蒸,而不是炒。为了蒸菜多,农村人用洗干净的稻草扎成锅圈,放在锅沿上;这种做法也节约了烧锅的柴草。而用黑狗尾子扎锅圈,则是非常之举,不仅脏,而且不符合农村的狗肉不上锅台的风俗。15、布片糨子。释义:说明这人难讲话,不讲理,遇事难缠。16、捡个破袜桩子当做乌纱帽。释义:是说这人不识好歹,把个小官当成不得了的使。17、狗咬猪尿泡。释义:这有两个意思,或者是空欢喜,因为猪尿泡的肉膙而味骚,没得吃头,到头来还是不得不舍弃。或者说这人不识好歹,连猪肉都不换,抱着个猪尿泡不放。18、七月半烧鞋不成双。释义:既有惹人怪,讨人嫌,自我树敌之意,又有辱骂对方得寸进尺之意。19、粪瓢有个把子。释义:是告诫那些求人家做事或者借东西的人要对人客客气气,起码有个称呼,别直入话题。20、上街头撒泡尿,下街头闻到骚。这并不是说街道短,而是说这人骚劲大,到处惹事,不安分。一般用讽刺女人。

桐城谚语如散落民间的文化瑰宝,是流淌着的民俗文化,口耳相授,代代相传,不仅体现了桐城人的诗性智慧,更有一种价值引领与行为规范的劝勉作用。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由王章豹教授历时三载,搜集抢救约3万条,并择其精华辑成《桐城谚语集锦》,分文教、礼俗、民生、家庭、劝诫、讽颂、事理、工商、农事、气象、歇后语等11篇46类条,更对60%的谚语进行考据释义,又附有多幅照片和《桐城方言注释》,洋洋50万字,由此打开了桐城文化最独特的窗口,让人了解到桐城文化的丰富性、人民性、包容性,其中体现出的“爱之魂、孝之道、书之香、诗之性”,应该得到







































白癜风分型
卡泊三醇软膏价格是多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ngchengzx.com/tcsjt/40097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