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开启
美丽乡村新画卷
道路通达河塘清,改水改厕空气新,垃圾入箱环境美,乡村美好万事兴……经过四年全力打造,我市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已完成三批共33个省级示范村、5个市级示范村建设。年在建6个镇建成区、6个省级中心村、3个安庆市级中心村和10个桐城市级中心村,美丽乡村建设实现由“以点为主”向“由点到面”战略转换,龙眠大地处处展开一幅美丽乡村新画卷。
综合整治村容村貌大提升大关镇小关村与庐江接壤,该村中心村庄没有动迁一户,也没有统一外墙装饰,这里家家户户铁艺大门,铁艺围墙,院落里四季有花,常年有绿。村旁的小河流水潺潺,高大的柳树绿荫匝地。该村的美丽乡村建设主要是平整了一块土地修建了文化小广场,硬化了通村道路,增设了垃圾桶,增加了河滩上的鹅卵石步行道,增设了两处石椅石桌,仅此而已。而带动的效应是家家户户自愿出资,硬化门前的场地,填平了臭水沟,栽上了花花草草。以前脏乱差的影子瞬间消失了。真是美丽村落是我家,农村不比城里差!
我市美丽乡村中心村庄建设有新建型、整治提升型、整治新建结合型三种类型,总体原则是不搞大拆大建,不兴建大广场、大草坪、大招牌。以“三线三边”环境综合修整和住户门前的治理为切入点,因地制宜开展中心村庄建设和自然村庄整治。公共配套设施的标准是管用、够用、多用;不破坏生态环境,慎砍树、少挖山、不填塘;绿化就地取材,不搞高大上的名贵品种。不少村在当家塘整治中,选用天然野生湖草护坡,既减少投入,又便于管护。截至目前,38个中心村共修建村庄内道路99.3公里,基本实现道路通村、通户、庄内道路循环,农饮工程实现全覆盖,电力设施全面进行了改造提升,有线电视、网络、电话全面实现“三通”,安装路灯盏。改造、新建设公共服务中心35个,体育文化场所39处,便民超市41个,各村小学、卫生室、农家书屋、文化室建设齐全。洪桥村建设了省级农民文化乐园,肖店、梅城、沥岗等12个村建有幼儿园。共建设雨污分流管道.4公里,15座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和9个大型沼气污水处理设施,建公厕26个,安放垃圾桶个,垃圾运输设施齐备。拆除、改造危房平方米,绿化面积28.5万平方米。村庄绿化率42.5%以上,道路、河渠绿化率94%以上。改厕个,卫生厕所普及率92%。杨安村入选年度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50例,樟枫等14个村分别被评为“省级森林村庄”、“省级生态村”。
为保证美好乡村的长治久美,我市先后出台《关于建立农村卫生保洁长效机制的意见》、《桐城市美丽乡村卫生保洁工作考核办法》,对队伍建设、设施配套、经费保障、制度建设等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细化考核分值,将考核结果与资金奖励紧密挂钩。各村建立健全保洁工作相关制度,如保洁村规民约、村民垃圾收集、保洁员岗位职责、保洁员管理、奖惩制度等,同时还将制度内容做成展板悬挂在中心村庄显著位置,便于村民熟悉了解,促进监督落实。建立了“3个1/3”卫生保洁筹资办法,即“政府补一点、村里拿一点、农户筹一点”,垃圾实行“户集中、村收集、镇运转、市处理”,有钱办事、有人干事、有制度管事的长效机制初步形成。
内外兼修发展内涵有增强美丽乡村建设讲究“村美、路美、田美、山美、水美”,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美”。我市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不但改善村容村貌,也潜移默化地推动乡风文明的发展和村民素质的提升。
各村均设立了“组级党群理事会”,基层民主得到充分发挥,理事会在拆违、筹资以及卫生保洁等决策上,引导村民逐步实现自我决策、自我建设、自我管理。樟枫村创新的组级党群理事会建设得到省委领导高度肯定,去年又投入万元建成宋福应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成为安庆市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已接待2万多名参观者,村党总支书记被评为桐城市践行“三严三实”好公仆十佳人选。范岗镇杨安村是我市首批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杨安村的美丽不仅在全市闻名,还曾被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点赞”。那里的土地流转让现代农业竞显风范。杨安中心村庄建成后,示范带动效应十分强大,周边几个村民组跃跃欲试。村两委顺势而为,出台配套补偿办法,撬动农民筹资筹劳。小河村民组自筹资金9万多元,高闸村民组自筹5万多元,个个都努着一把劲。王店村民组自筹资金4万多元,硬化通组道路多米,把水泥路引到了家门口。村民组长王士全说:“大家的积极性非常高,我这个当组长的很有自豪感。”王店组年轻人发起建立了白癫疯银川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ngchengzx.com/tcsjt/4009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