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桐城市区到唐湾镇的路、路公交车正式投入运营,由桐城市区至桐城各镇的城乡公交线路基本完成覆盖。桐城市近年来全面启动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将更多的公共交通资源延伸到农村。目前,桐城市以城区为中心通达各镇的“半小时通勤圈”基本建成,通村公交已经启动。
为解决农村居民乘车难、乘车贵的问题,桐城市积极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全面启动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科学规划、分段实施、逐步推进的原则,桐城市将公共交通规划纳入总体规划,分批次适时对原有的农村班线客车和其他相关运营车辆进行处置,对原农班车经营者进行补偿和优先安置就业或者分批次置换成城区出租车,自主选择挂靠市区出租车公司经营,统一进行管理,为城乡公交开通创造出一个规范的外部环境。
桐城市还坚持城乡公交的公益性,积极承担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防止不少地区因为过度市场化导致政府管理失灵、企业定价过高等问题的出现。为此,桐城市成立了国有独资的公交客运公司。同时建立财政资金扶持机制,在制定出规范的运营成本费用评价制度、亏损评估制度、亏损补偿机制基础上,将建设资金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对承担社会福利和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所增加的支出,由市财政予以专项经费补偿,真正实现政府为公共服务“兜底”。
从试点运营开始,桐城市仅用了两年时间就累计投放导航、监控、IC卡读卡器等设施齐全的新公交车76辆;投入余万元,开通了10条城乡公交线路。目前,桐城市除一个镇因为位于其他县境内、暂时不具备公交开通条件外,其他乡镇均开通了城乡公交。
桐城市城乡公交线路开通以来,始终坚持2元(空调开放时段加收1元)的低票价惠民政策,并对符合政策的老年人、现役军人、残疾人等群体实行免票乘车。据统计,桐城市城乡公交已为居民提供了万人次服务,累计为城乡群众减少出行负担万元,相当于每人次减少出行费用近4元。
桐城市还将启动通村公交工作,推进公交客运向行政村延伸。“十三五”期间,桐城市将实施村村通公交工程,并形成网络化。该市正逐步建立公交信息查询系统、线路运行显示系统,以便提供及时准确的公共交通信息。
城乡公交一体化为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基础支撑,更对提升农村群众公共服务水平起到重要作用。桐城市坚持公交运营的公益性,积极兑现政府保障责任,让城乡公交运行不再“跑偏”、进入“过度市场化”的误区,从而确保了城乡群众的出行需求。
治疗白癜风多少钱白癜风如何治疗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