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区位优势做强物业经济桐城市新渡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案例选编(二)

桐城市新渡镇童庄村地处桐城市南部,地理位置优越,国道穿村而过,耕地面积亩,山场面积亩。全村共有居民人,其中农业人口人。目前童庄村集体经济来源主要依靠村集体所有的固定资产租赁收入,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近30万元,其中22万元来自房屋出租收入。固定资产总值达万元,比年翻了近四番,实现了固定资产增值。

善于借力,搭上产业发展“顺风车”

该村属于镇区村,过去村级集体经济底子薄,发展状况不好。村级集体经济长期依靠高新大楼、老加工厂、老窑厂这三处村级固定资产收入,年村级固定资产总额为36.6万元,同时承担着银行贷款在内的债务共计38.96万元。当时村“两委”面对严峻的财政收入形势,下定决心要为童庄村集体经济发展开辟一条“康庄大道”。村“两委”通过认真分析形势,仔细调查情况,决定充分借力当时新渡镇塑料包装产业蓬勃发展的大潮。新渡镇塑料包装产业发展初期,大量塑料包装加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受制于土地、资金等方面的限制,大多数企业只能通过租厂房进行生产。面对大量需求,村“两委”决定利用村级现有的房屋对外出租,首先将地理位置优越,环境较好的高新大楼对外招租。高新大楼上下二层,建筑面积平方米,共有门面房9间,招租信息一经发布,租客纷至沓来,经营业务从吹塑、塑料加工到销售烟酒百货和餐饮。由于高新大楼的自身优势和租户的合理经营,大部分承租户的营业效益都非常好,当年就为村集体带来3万多元的收入,为该村集体经济发展迎来“开门红”。

勤于思考,活用固定资产“聚宝盆”

年,村“两委”继续在租赁上下功夫,决定先通过筹措资金,对老加工厂进行升级改造,然后再将老加工厂对外出租。童庄村集体所有的老加工厂原用于大米加工、油料压榨等简单的农产品粗加工,主要是为了满足本地农户的生产经营需求。但由于过去发展经济意识不强,发展经济条件不足,偌大的工厂场地只用来进行单项经营,不仅生产效益不高,而且造成了村级资源的极大浪费。村“两委”决定对老加工厂进行整体布局调整,将原碾米厂、油坊迁至厂区后排,对前排门面房进行翻新、通水、通电等升级改造,使之满足对外出租的基本条件。当时共翻新房屋八间,升级改造完成后,一次性招租成功,使村集体收入增长至7万元。

敢于突破,找准土地资源“围棋眼”

村“两委”在发展本村集体经济的过程中发现,如何盘活手中的土地资源是发展集体经济的关键。针对童庄村当时的土地资源利用情况,村“两委”决定对已停止生产经营的老窑厂场地进行整合利用。首先将老窑厂场地原来的集体土地转换为国有商业用地,为后续进行综合商业开发打下基础。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在原老窑厂厂址上建成集居住、商业为一体的综合体。年底,大楼主体全部竣工,门面间,仅可经营面积就达到平方米。年7月,大楼各项工程全部完工,童庄村“两委”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了安徽十强民营企业安庆世纪华联超市有限公司进驻大楼,不仅每年给村里带来11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而且还为本地解决了40余人的就业问题。

桐城市新渡镇童庄村新建集居住、商业为一体的综合楼,对外招租,每年村集体租金收入14万元。图为综合楼外貌

经过村“两委”的不断努力和全体村民的大力支持,童庄村发展集体经济取得明显的成效,从而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美好乡村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支撑,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近年来,村集体投资多万元,建成了村主干道水泥道路2.2公里,而且实现了水泥道路组组通,为村民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投资10多万元对汪老水库进行堤坝维护、排灌渠清淤、建涵闸两座,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村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启动了汪老安置点工程建设,村里出资完成规划设计和各项手续报批,已集中安置村民近30户,村民生活质量持续提高;年,投资余万元、面积达多平方米的村级活动场所建成并投入使用,党员活动室、为民服务大厅、村民议事中心、电子阅览室、图书室等一应俱全,村级组织服务群众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增强。









































儿童白癜风的危害
北京治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ngchengzx.com/tcsmj/40069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