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名家齐聚先贤圣地中外学者共研桐城

治白癜风要花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

年10月27日至29日,学术名家齐聚先贤圣地,中外学者共研桐城文章,桐城派研究前沿问题国际研讨会在桐城金瑞古井大酒店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主办,由桐城派学术研究中心承办。来自韩国成均馆大学、培材大学、首尔市立大学、启明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海洋大学、香港树仁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安徽大学、暨南大学、河南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大学、合肥学院、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桐城派学术研究中心等30多所高校与科研院所近90余位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安徽大学桐城派研究中心给大会发来了贺信。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57篇60余万字。

10月27日上午进行了大会开幕式。开幕式由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朱宏先生主持。

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党委副书记、校长沈波先生代表主办单位致欢迎词。沈波校长对与会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介绍了桐城师专发展的历史后,沈波指出,昔日我们的教育时时刻刻都受到桐城派的哺育和滋养,如今我们更有义不容辞的使命和担当,竭尽全力去推广、传播这一传统文化的瑰宝。我校将借助区位优势,愿意成为研究桐城派的汇聚之地、交流之所,进而拓宽桐城派的研究视野,扩大桐城派研究范围,提升桐城派研究质量,并相信在各位专家学者锲而不舍地齐心努力下,桐城派研究一定会星火燎原、光照日月、达济天下!

安徽大学文学院周中明教授,中国古代散文学会会长、武汉大学文学院熊礼汇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文学评论》主编陆建德研究员,中国近代文学学会会长、河南大学关爱和教授分别致辞。

开幕式及合影后进行主题演讲。主题演讲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王达敏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张德建教授主持,安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汪孔丰副教授、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吴微教授评议。

大会主题演讲一共进行了8场,分别是香港树仁大学中文系主任张高评教授《方苞古文义法与春秋左传史记叙事》、韩国成均馆大学金镐副教授《朝鲜后期文坛与方苞》、台湾师范大学文学院王基伦教授《从储欣到姚鼐:清初古文选本的文类观念探究》、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助理教授王兵先生《桐城古文的天南遗响——论新加坡华文报副刊之桐城派介评》、安徽大学文学院周中明教授《要把桐城派研究引向深入》、武汉大学熊礼汇教授《简说方、姚、曾三人的古文概念》、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文学评论》主编陆建德研究员《桐城派与新思潮》、河南大学文学院关爱和教授《二十世纪初文学变革中的新旧之争——以后期桐城派与“五四”新文学的冲突与交锋为例》。

这8位专家,既有来自港台的,也有来自韩国和新加坡的,还有来自省内外的。他们学识渊博,依据自身的治学优势和地域优势所做的主题演讲,让人大开眼界,大有收益,带来一片独具特色、极具观感的学术风景,鲜明地体现了桐城派研究的深入性和国际性。

10月28日下午是分组研讨,共分三个小组,分别就桐城派文论、文献、考证、家族、史学思想、海外传播、唐调与桐城歌、明清桐城女性诗人研究等专题展开汇报讨论。分组研讨气氛热烈,有的研究角度新颖,视野开阔,材料独到;有的研究注重共时与历时的结合,既有理论思考,又有事实阐述。研究领域广阔,具有前沿意识,出现了不少新观点、新材料,拓展了桐城派研究。

分组研讨后进行了闭幕式。闭幕式由安徽大学历史系、安徽大学桐城派研究中心主任江小角教授主持。

首先,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武道房教授、暨南大学历史系曾光光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魏泉副教授分别对分组研讨的情况进行小结和点评。

其次,南京大学文学院徐雁平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大会总结。他认为本次会议有几个方面特别值得注意:一是“天下文章出桐城”,桐城派可以称为“天下第一文学流派”,可以自信地大力宣传。二是桐城派作为大文学流派,具有大文学流派的气派。三是核心概念和重要问题的进一步探究。有义理、考据、辞章研究,有姚莹的“多闻说”,有桐城派古文,有“义法”研究,有因声求气研究,还有唐调与桐城民歌等。同一概念各人有不同表述。四是多种视角下的桐城派研究。如桐城派从文章学研究庄子,成就比较突出。还有孟子研究、楚辞研究等,都值得探究。选本问题一直是桐城派研究的重点,有四位老师都写了论文。我特别期待徐成志老师的《桐城派大辞典》早日出版。五是还要进行反思。本次会议中,四平八稳的观点还比较多。总之,对桐城派的研究,就安徽省而言,可以丰富安徽省的文化版图。安徽在徽学之外,应该有桐城之学,还有宣城之学,不能一枝独秀。就中国文学史而言,桐城派与桐城文化的形成、发展、兴盛的研究,可以一定程度上揭示中国文学、文化的生长机制,桐城派与桐城文化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样本。

最后,江小角教授发表了大会感言。他说,一是衷心感谢。感谢桐城师专的领导的远见卓识和大力支持,感谢会务组同志的精心组织和周到服务,感谢王达敏研究员的辛勤劳动和默默付出。二是加倍努力。桐城派研究在这30年中既有辉煌的时期,也有艰难的时候。桐城师专有一批年轻人在桐城派学术研究中心工作,我们安徽大学桐城派研究中心今天来了十几人参加会议,就是想表明一个态度,我们要以开放的思想、包容的心态,相互搭台,共同唱戏,把桐城派研究的事业做大做强,做出品牌,做出影响。这里还有桐城本地研究桐城派的专家学者,我们既有荣誉感,也有责任感。我们时时刻刻都要景仰先贤精神,把桐城派研究做好,上对得起祖先,下对得起子孙,担当起我们应有的责任。三是热切期盼。会后我们将和桐城派学术研究中心、安庆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以及安徽省社科院等单位加强联络,做好国内外桐城派研究专家的服务工作,共同谱写桐城派研究的新篇章。借周中明教授的一句话,“桐城派研究大有希望。”

会议期间,韩国成均馆大学金镐副教授以《浅谈桐城派在朝鲜得传播》为题主讲了“惜抱人文讲坛”第27讲,开阔了桐城师专桐城文化爱好者的视野;熊礼汇教授、陆建德研究员、关爱和教授、张高评教授等亲临桐城师专,参加专家座谈会,与桐城师专教师开展了一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和对话。

10月29日,与会代表参观了桐城师专校园、六尺巷、勺园、文庙、桐城中学和孔城老街,还专程去姚鼐(桐城派集大成者)墓进行考察,敬献花篮,表达了对桐城先贤的敬仰之情。

本次大会,专家云集,群贤毕至,是桐城派研究史上一次重要的会议,充分体现了国际性、学术性、高端性,拓宽了桐城派研究领域和视野,更重要的是厘清了对桐城派价值的新认知,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王达敏研究员所说:“桐城派是中国文学传统中文以载道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这一理论最有系统、最有力的阐释者,作为桐城派核心部分的文以载道理论则会永葆秦春。更重要的是,桐城派学者经过一代代深研和积累,发现了汉语表现汉民族思想情感的恰当方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中国文学史上从来没有任何人像桐城派学者那样,剥茧抽丝,一层层道破汉语写作的天机。不管怎样,只要汉语不亡,只要汉民族仍然用汉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那么,桐城派可以终结,桐城之学中有关艺术技巧、风格的论断则将永存。”

作者

开健(—),男,汉族,安徽桐城人,硕士,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省级教学名师。桐城派学术研究中心成员,安徽大学桐城派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研究方向:桐城派与桐城文化。

责编:小小方

审核:一苇过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ngchengzx.com/tcsmj/40321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