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治白癜风医院好 http://m.39.net/news/ylzx/bjzkhbzy/
明朝后期,朝政荒怠,吏治腐败,边境不宁。随着边境战事的日益紧张,军费开支越来越重,财政赤字也越来越大。为弥补财政亏空,明朝万历末年,政府加征“辽饷”;到崇祯年间,为镇压境内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又增征“剿饷”和“练饷”。“三饷”合征,比国家正赋还要多二百多万两。与此同时,由于各级政府的腐败无能,各地水利长期失修,灾荒频繁,百姓不堪重负,叫苦不迭。而贪得无厌的地方官却一点也不肯减轻赋税,众多的饥民便不得不“相聚为盗”。(张海英,《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年1月第1版,页)
桐城位于江淮要冲,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明崇祯八年()至十五年(),张献忠的农民起义军在此与明朝官军多次鏖战。桐城遭遇了元末明初后的第二次大灾难。
对晚明时期的桐城饱受兵灾的荒凉凄惨景象,张秉彝有《读〈春陵行〉有感作〈苦桐吟〉》一诗有详细描述:
天高未云高,听我《苦桐吟》。甲戌(年,明崇祯七年)乱民起,乙亥贼骑横。杀人如刈草,百里不闻声。四郊尽焚掠,岿然峙孤城。连绵十五载,无岁不称兵。少壮离乡国,老弱填沟塍。青磷飞耀耀,白骨积嶙峋。死者既不生,生者胥茕茕。异地不我愿,愀然还旧村。归来望城郭,涕泪满衣巾。相逢皆鹄面,话久始知名。亲朋知有几,十室九伶仃。野葛蔓路井,落日照山坟。资生乏长策,努力事躬耕。青苗未觅土,符牒蹑我门。官司教频下,三税一时并。豪吏猛如虎,鸡犬那得存。鬻妇免搒掠,含凄未忍云。得钱未到手,瓶罍依然倾。富人耀新谷,谷贱价徒轻。嗟此中泽鸿,嗷嗷向谁陈。岂无乐生愿,茕独非其人。欲言不尽意,请读《春陵行》。——《桐旧集·卷二十一》,徐璈辑张秉彝的长子张克俨在《山中访友不遇》一诗中,也回忆了劫后余生的荒芜景象:前者此山中,贼骑如飞蝗。乌鸢啄道殣,食饱啼垂杨。至今夜雨时,阴火生空房。——《桐旧集·卷二十一》,徐璈辑不过,张献忠领兵六次围攻桐城县城,均劳师无功。在攻打城池之役中,以崇祯八年与十五年两次战斗最为激烈。
崇祯八年()正月,张献忠农民起义军数万人克凤阳,过庐州,兵锋直逼桐城。二十七日,桐城守军潘可大部与起义军在县城东郊交战,官军败溃,伤亡余人,余部逃入城内。县城防守严密,城墙上密布火毬、大炮和弓箭。二十八日清晨,起义军用绳索将众多肉案连在一起,上面覆盖湿棉絮,以防火炮和箭击。他们将这些掩体推至城墙之下,自东祚门环列至向阳门,然后藉此掩护以大斧砸斫城墙,并把这种攻城术戏称为“木牛凿城”。城上守军向义军阵地推放石磙,义军伤亡惨重,便改为火攻。在烟火的掩护下,上百名义军攀登云梯,强行登城,终因守城官军拼死强守,攻城失败。
崇祯十五(年)年二月,张献忠起义军再次围攻县城十四昼夜,并宣称“必破桐”,终因城防坚固而未克。十一月二十一日,张献忠领兵再度攻城,大本营设于县城西山。义军又垒高台、掘隧道,采取立体围攻战术,然而终因守军炮火密集、箭如飞蝗,攻城未克。张献忠对桐城县城久攻不下,遂率部永远离境。经此之役,桐城便有了“铁打桐城”之誉。
而在抗击张献忠侵掠桐城、围攻桐城的过程中,张氏一门既做出了贡献,也做了巨大的牺牲。
当时四方沦陷,桐城不过是蕞尔小城,农民军重重围困,县令任命张淳三子张士绣负责南门守卫,每到危急时刻,张士绣都十分镇静,指挥若定。他时时巡查,早晚不息,指导守卫城垛的士兵,时刻做好战斗准备。他安排人用酒食慰劳士众,士兵们斗志昂扬,从不懈怠,确保了城池没有失守。
在山东东阿县典史任上的张士绅,同样遇到当地白莲教民众起事,他们潜居于龟、蒙、凫、绎群山间,伺机抢掠。作为典史,剿匪是其职责所在,张士绅率领四路民兵抓捕起事之徒,成功抓获了首领,协从者望风而散,从而平定了东阿的匪乱。
虽然桐城县城保住了,但桐城乡间一带,却遭到了部分流寇的劫掠残杀。张淳一门因居城里,加上子孙多在外地为官,从而得以保全;而张渐一门,因居乡间,大多遭遇灾难。他们有的奋起抗争,如张渐长子张士绳,时为秀才,有勇力,善于持予舞戟。年,他率领家人到桐城鲁谼山避贼。流寇仓猝而至,张士绳不愿逃跑,率家人拒寇,“岂吾辈而效鼠窜乎?吾老矣,当为前驱”。于是挺身而出,杀敌数人。第二天,流寇又来了,预先在山脚下埋伏了精兵,然后派出几个人向张士绳挑战,张士绳说:“死贼!能战,吾提矛在此以待;不能战,速去!胡效田鼠窥伺为?”贼寇故意一箭不中,张士绳乘忿追杀十几丈远,杀贼数人,但不幸中了埋伏而战死。其子秉铉、秉鉴、秉钥、秉钺率众抢救,也被杀。长子秉镜当时避贼桐城大凹山,贼夜里突至,秉镜正准备上床,仓猝间夺刀杀敌数人,寡不敌众,被流寇所杀。当然,张渐的后代也有的选择了退避,如次子张士纪隐居桐城松山一带,五子张士绾退至龙山,后迁至枞江的罗塘洲。
张英后来给张士绳作传时称:“明季荒疫频仍,无赖之徒揭竿而起,转徙吴楚荆豫间,秉节铖者养寇要上,遂成巨痈。孰知草泽诸生有挺身任义,出死力以杀贼如公父子者?”其中“秉节铖者养寇要上,遂成巨痈”最为痛心,掌握兵权的人故意围而不剿,以便向皇帝要钱要粮,使起事者最终酿成明朝大患,这深刻地揭示了明朝末年官军剿匪不力的根本原因。
?精华推荐?
龙眠双溪:老宰相张英的乡居生活
在桐城龙眠山,有处张宰相私家园林
宰相故里话家风
吏隐思想:读桐城张氏家族诗作
宰相张氏家族考略一:张姓起源
宰相张氏家族考略二:原籍之谜
宰相张氏家族考略三:一路散播,开花散叶
耕读传家:张氏家族的整体崛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