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白癜风偏方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566445.html
“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一首广为人知的《六尺巷》歌曲在民间被反复传唱,和谐包容的气氛也充满杨塘村的每一个角落。近年来,桐城市金神镇杨塘村不断创新普法教育形式,强化法律服务措施,充分发挥“六尺巷调解”工作法作用,取得了良好的依法治村效果。
强化依法治村阵地建设,该村融合党群服务中心大楼建设村综治中心,打造“六尺巷调解法”工作、法制宣传教育二室;结合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六尺巷调解”工作法融入“文明实践”活动,传播法治文化、弘扬尚法,以法治的精神和文化的力量影响、推动村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提升村干部依法治村水平,挑选优秀青年进村履职,引导他们加强学习,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做到自觉向实践学习、拜人民为师。沉下心来干工作,心无旁骛钻业务。老干部做好传帮带,切实引导他们在法治素质的提升上下硬功夫。目前,杨塘村“两委”成员7人,年龄平均39岁,均为大专以上文化,工作作风踏实并充满活力。工作中不断创新法治方式和手段,实行网格化管理依法治村,引用“六尺巷”典故、“六尺巷调解”工作法融入法治促进村综合治理。三年前,在杨塘村美丽乡村中心村庄建设面临两处难题:一是中心村庄的一口三角形清水塘塘埂需要修路,当时塘埂上种满蔬菜、瓜果,需要进行清除。但十几户村民串通一气,寸土不让;二是中心村庄与小河路的交叉口一间约十多平方米的破旧瓦坯房挡住了行人视线,带来交通安全隐患。房屋四周杂草丛生,但该户坚决不同意拆房。村两委多次沟通未能解决两个难题,当时恰逢桐城市“送电影下乡”活动安排在杨塘村,地点就设在中心村庄,影片名称是黄梅戏《六尺巷》。黄梅戏在当地非常受欢迎,当时涉及建设难题的几户人家都观看了该剧。第二天晚上,分点干部组织中心村庄村民召开座谈会,一是要求发表六尺巷观后感言,二是决定“让菜地、拆破旧房”这两件事。没想到通过“六尺巷”故事的感化,让会议圆满解决了之前的难题,杨塘村美丽乡村中心村庄建设顺利推进。
拓展普法宣传教育空间,杨塘村通过强化法制教育宣传,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潜移默化感染群众。该村融合村文化广场建立“礼让、积德、向善”“尽孝为先”“家风家教”等公益画栏10余个,在人员密集的中心村庄建“礼、让”文化墙平方米。同时,结合信用村建设,将“家风、家教、积德、积善”等文明行为编入积分兑换村实施细则中,以“小积分信用换金”方式撬动村风、家风更加文明。此外,杨塘村以评选身边好人、“好婆婆好媳妇”“星级文明户”等来引导群众向先进学习。该村还通过村民组网络化联防 杨塘村“两委”始终将“六尺巷”典故、“六尺巷”调解工作法作为频率最高的“调解神器”应对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村级建设的积极性,村庄正发生着美丽蝶变。现在的杨塘村,库满渠通路田改,浓阴碧树露白墙,呈现一派喜人的新农村景象。(张存超刘昀)
来源:中安在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ngchengzx.com/tcsms/4035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