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术比较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
今年以来,桐城市聚焦“一老一小”特殊群体,以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织牢民生保障网,不断办好养老、医疗、教育民生实事,增进民生福祉,“一老一小”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该市推进“老有颐养”,着力提高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全面落实高龄津贴制度,截至6月底,全市共发放高龄津贴.23万元、低收入老年人服务补贴74万元;发展农村养老服务事业,建设村级养老服务站,计划建设村级养老服务站26个,目前已建成15个;推进老年助餐服务民生实事,满足老年人高品质助餐需求,目前龙腾街道桃园社区和龙眠街道沿河社区老年食堂已建成并将于7月初开始运营。
该市推进“病有所医”,在落实“全民医保”的基础上,着力实施老年人门诊就医便民服务民生实事,设立老年人快速预检通道、优化老年人就医服务流程、安排专人提供导医服务,使老年人在门诊就医中享受到方便快捷的服务。截至6月底,全市3家老年友善医疗单位共招募志愿者60名,为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务人次。
该市推进“幼有善育”,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培育发展多元化普惠托育服务,增加托育服务有效供给,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健康发展。截至6月底,桐城市累计托位数达到个;大力推动学前教育普及和普惠发展,落实幼儿资助政策,努力提升学前教育服务能力和水平,截至6月底,改扩建幼儿园——青草中心幼儿园(陶冲园)已完成室内装修,资助家庭困难幼儿人、资助金额万元。
该市推进“学有优教”,继续推进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民生实事,优化课后服务模式,实行“一校一案”,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截至6月底,全市64所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课后服务惠及4.2万名学生。(李娅娅)
来源:中安在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ngchengzx.com/tcsms/4036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