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大事小事早知道(7月13日)
刘中汉到吕亭镇调研工业企业
沈工友报道7月12日,市委书记刘中汉赴吕亭镇调研工业企业,市领导王红松、潘利民陪同调研。
刘中汉首先来到兰氏木业,他走进生产车间,察看了企业生产线,详细听取了企业负责人情况介绍。刘中汉指出,企业的发展关键要提升竞争力,增强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拓展国内外新兴市场。企业要加大研发投入,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要通过资本市场实现企业的做大做强。
在霞珍创佳公司,刘中汉得知该企业刚从外地搬迁过来,他随即要求镇及相关部门要优化服务,多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积极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在察看瑞森源包装和五洲制罐时,刘中汉看到企业生产销售形势喜人后,十分高兴。他鼓励企业进一步抢抓发展机遇,做好创新发展、升级发展的文章,加大技改投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从而努力把企业做大做强。
吕亭镇负责人陪同调研。
张青检查指导双港镇救灾工作
住建报道7月12日下午,市政协副主席张青在卫计委、住建局、双港镇等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来到双港镇灾民安置点检查抗灾工作、慰问受灾村民。
在安置点内,张青走进每个房间,详细询问了灾户的受灾情况和目前的居住情况,鼓励他们克服困难,早日重建美好家园,同时叮嘱卫计委和镇村负责同志在确保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的同时,要注意卫生防疫,及时做好消毒工作。
在听取双港镇负责同志关于受灾、防灾情况介绍后,张青指出,从目前工作来看,安置点管理规范,防疫、卫生等方面工作较好,安全措施到位,基本达到了上级要求,能够达到保吃、保住、保穿的环境,借此机会对镇、村两级,公安、卫生、志愿者等道声辛苦,感谢他们的辛勤工作。
张青要求,镇、村两委在做好安置和灾后重建的工作的同时,要继续加强保堤工作力度,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希望党员干部在洪灾面前增强担当、担责意识,灾区人民更要把这种社会爱心转化为当前重建家园的一种信心,在困难面前,大家共同努力,把防灾、救灾工作做好。市住建局为灾区人民送上慰问金元,相关部门和爱心人士捐赠了余元的救灾生活物资。
我市排查整治省重点督办公路交通安全桐城六处隐患点段
7月12日上午,市政府党组成员付伟率市政府办公室、交通局、公路局、交警大队相关负责人深入年全省重点督办公路交通安全隐患点段桐城六处隐患点段进行排查整治,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按进度整改到位。
上午9时30分许,付伟一行来到国道桐城KM至公里处,就夜间车辆驾驶员对桥梁观察不清提出整改,付伟要求公路部门在路两侧按装反光标并延长50米,完善标志标线,完善防撞设施;
9时40分,来到国道公里米处,此处为范金路路口,车流量大,是事故易发地段,此交叉路口,无路口标志牌,无人行横道线,无减速设施,付伟与在现场等候的范岗镇政府领导交谈,建议镇政府在规定期限内设立信号灯、完善相关标牌标志和安全设施;
10时10分,来到X线5.4公里处,龙眠初中门前,此路段临水处无安全防护,学校出口处无人行横道线,无减速设施,付伟要求增加临水防护栏,施划人行横道线,增加减速设施;10时30分查看X线部分路段,发现山区临水临崖,弯道多,路基易塌方,付伟要求交通部门及时消除隐患,交通部门负责人当场表态,此路段已拟入路段升级改造,一并消除隐患;
11时25分,来到X线8公里米处,唐湾食品站围墙在道路东侧的山坡上,长约20米,距离路面高约10米,付伟要求尽快利用人工撤除围墙,消除安全隐患。最后,来到X线12公里50米至80米处,此路段临崖深50米,路面有一条10米长裂缝,一侧山体松动,易塌方,公路部门负责人表示,在此路段抬高临水段路基,增设防护拦,消除道路隐患。
检查完所有隐患点后,付伟要求大家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风险意识和“安全隐患猛于虎”的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各负其责、综合治理”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认真做好、确实做好年全省重点督办公路交通安全隐患点整改工作,圆满完成省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点验收工作。(姚笃留)
我市多管齐下打好灾区卫生防疫攻坚仗
灾情就是命令,民心就是召唤。7月1日晚19时40分,桐城市卫计委按市防指的要求,在20分钟内集合了30人卫生应急小分队在市卫计委待命,携带药品、器械、雨具可立即奔赴受灾情告急的青草镇,当晚12点华从德主任主亲率第一医疗队奔赴青草灾区开展医疗救治工作。该市卫计委即刻启动应急预案,迄今为止,已向全市受灾乡镇村组派出医务人员人,在各灾区群众安置点驻扎医疗防疫小分队58支,累计诊疗人数达人次,发放杀毒和防护药品、治疗药物15万余元,将市级医院的优秀专家派救灾第一线,重点做好孕产妇、疾病患者、老年高危人群进行重点诊疗或安全转运,把健康挺在前面,坚决扎紧疾病转播篱笆,确保灾区民众健康,实现“百姓无忧患,大灾无疫情”的承诺。
连日来普降暴雨,超过该市有史以来曾未出现的汛情雨情灾情,给该市造成了罕见的洪涝灾害,殃及多个乡镇村组,2万9千余受灾群众安全转移到各安置点后,面临的卫生防疫问题迫在眉睫。桐城市卫计委在市委市政府的安排下超前准备,开展应急演练,提前做好防大汛抗大灾防大疫的预案,建立医疗应急绿色通道,实行制度,做到班子成员按照分工点包保到镇,基层医疗机构负责人包保到村,各临时医疗点到人。7月7日至8日晚,全市举办了由北京专家对灾区乡村医生进行心理干预知识技能培训和急救、防疫知识专场培训。每个群众安置点,设立医疗保障、安全保卫、后勤保障三个组,重点对受灾群众进行身体检查、疾病诊治、卫生知识普及、杀虫灭鼠和消毒,对食品饮用水安全卫生状况进行取样监测,对交通安全、用电安全、老人儿童安全、哺乳期母亲子女安全等进行对接服务。对厕所、房间、安置点室外场所定时派卫生员杀毒,对所有水井投放消毒药片漂白精,配置男女浴室等。整个防疫防病工作,有条不紊,稳扎稳打,有序推进,至目前,实现了哪里有灾民,哪里就有我们医疗服务。目前全市受灾群众医疗保障工作得到全面落实,生命绿色转诊通道顺畅,重症病人得到及时救治,传染病疫情平稳,未发生灾害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安置点是该市重要防病防疫场所。该市卫计委以乡镇卫生院为依托,实行第一人制度,制定临时医疗点工作规范,各卫生院院长立下军令状。该市受灾最严重的乡镇之一的双港镇天成中学安置点,安庆市红十字会抗洪救灾医疗队成员与双港镇卫生院医护人员齐心协力,并肩作战,日夜坚守,几天来诊疗量余人次,对坐轮椅30年的残疾人、出生20多天的婴幼儿、瘫痪10余年的老人,实行点对点、人对人的服务。(许松涛)
桐玉集团到鲟鱼镇慰问一线干群
洪水无情,人间有爱。为帮助受灾群众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桐玉集团继先期募捐行动之后,再表爱心。7月12日桐玉集团董事长施正文再次深入抗洪一线,代表集团公司捐赠两万元慰问日夜奋战在大堤上的鲟鱼镇干部群众。(汪喜莲)
嬉子湖蟠龙村:践行“两学一做”,心系群众人身安全
7月12日上午,骄阳似火,蟠龙村党总支书记江胜霞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冒着酷暑,再次来到低保户徐金苗家,询问该户在洪水灾害中的损失情况及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勉励他在党和政府的帮助扶持下,树立信心,克服困难,早日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过上好日子。徐金苗本人精神上有疾病,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家里的土坯房已经倒塌了两间还剩一间。
6月30日下午,暴雨如注,仅剩的那间土坯房遭受雨水连续的冲刷,摇摇欲坠,夫妻俩却一直住在里面不愿意搬出来,形势十分危急。得知这一情况后,正在圩堤巡查的村两委一班人迅速赶了过去。到他家时,房间的地坪上已积满了水,两位老人正在用盆往屋外舀水,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村两委一边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一边冒着大雨帮忙贵重的物品搬走。当两位老人听从了劝说,搬到安全的地点后,已经晚上十点了,村两委一班人身上的衣裳虽然湿透了,但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两天后,那间土坯房在大雨中倒塌了,村两委的不懈努力又一次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张宁)
服务前移保障到位——公安干警托起汛区人民的脊梁
近来,受严重汛情影响,我市多地发生险情。为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市共安排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50个,其中百人以上的安置点17个。洪水淹没了家园,灾区群众集中居住在临时安置点内,安全问题和治安隐患凸显。
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桐城市委、市政府的重要部署精神,桐城公安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力加强安置点巡逻防控。该局召开专门部署会议,制定受灾群众转移安置点治安巡逻防控工作方案。第一时间成立局党组书记、局长徐际中任指挥长,其他局党组成员为副指挥长的防汛救灾指挥部。下设指挥调度组、战时思想工作组、后勤保障组、应急处突组、宣传(舆情)组、纪检督察组、女子预备组等七个工作组,全力开展抗洪救灾工作。
与此同时,桐城公安心系群众,审时度势,全力部署巡逻防控力量,及时从市局各单位抽调精干警力百余名,出动警车余台次,出动警力余人次,实行24小时轮班制,夜以继日开展灾区社会面治安巡查,切实提高见警率,增强群众安全感。期间,桐城警方在每个灾区群众安置点安排2名以上警力驻守执勤。参战民警克服重重困难,不顾身心疲乏和蚊虫叮咬,与当地群众同吃同住,日夜守候,共度难关。截止目前,桐城警方及时发现各类矛盾纠纷20余起,均得到妥善处置,有力维护了安置点及周边稳定。
期间,桐城公安主动作为,创新工作,积极做好全市各安置点的治安防范工作,在全市较大的群众安置点成立警务室,统一安排民警驻守,全天候24小时开展值班备勤和巡逻防控,不定时开展重点部位巡逻,严打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受灾群众及救灾工作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由于安置点周边人员聚集,环境较为复杂,桐城警方专门增派警力,加大公共安全管理力度,严防道路交通、消防安全事故发生,全力维护安置点社会秩序。
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面对严重汛情,桐城公安还加强与各部门的通力协作,积极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市场监管、物价、医疗卫生等部门,做好灾区群众吃、住、医疗等问题,为灾区群众创造了安定祥和的生活环境,用尽全力,尽忠职守,挺起灾区群众的脊梁。(毕玉龙史琼何舟)
嬉子湖镇灾区的肩膀
七月份的这场洪水尽管已经缓退,但它的破坏力仍在蹂躏着沿湖两岸的灾民们,给各级政府带来了繁重的工作压力和诸多不稳定因素。自洪魔来袭,松山村两委紧急启动防汛预警机制,贯彻落实政府(1)号令,全村干群奋力拼搏,共战洪魔,涌现出一幕幕感人事迹。
村两委成员之一、村包组干部谈桂芳同志,在这次抗洪救灾工作中,不顾个人安危,连续奋战在抗洪一线,把保护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当作第一要务,彰显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固有本色。
六月三十日至七月一日连续两天的暴雨,道路积水,内涝严重,谈桂芳同志心急如焚,她挂念着几户五保户和地处低洼的村民的家是不是有危险。一号傍晚下班,她顾不上吃饭便同丈夫一道,在大雨中艰行十多公里,逐户排查,逐一告知,帮助他们提高防范意识。七月二日凌晨睡在床上的她接到一村民来电告知她家的房子快淹了,灾情就是命令!她没加思索,翻身下床,钻进了暴雨中……这一天,她与两委同志们一起共紧急转移群众二十多户,全身湿透,瘦弱的身躯显得更加瘦小。
七月三日起,松山村在双店小学设立“灾民临时安置点”,经组织委派,谈桂芳同志居点工作,担任安置点临时党支部委员、综合协调办公室成员,几天来,她不仅仅代表村两委居点协调工作,接收管理各界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捐赠的财物,整理汇总上报本村每天的灾情信息。同时还发挥了女人特有的优势,帮助灾民打扫宿舍卫生,对部分灾民进行心理疏导。有些灾民心理情绪不稳,甚至提出无理要求并对她辱骂,她从不还口,毫无怨言。连日来,她如同灾民的亲人,和他们同生活,为他们问寒暖。多日的辛劳,只见她眼睛凹陷,声音沙哑。昨日,她心爱的女儿大学放假回家,同志们劝她休息一天,陪陪女儿,她婉言拒绝。和同志们交流时,她自豪的说:“我是一名基层干部,人民就是我的衣食父母,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我是一名党员,党倾心培养了我,时刻响应组织召唤!”(金吉友)
合河村:两学一做得体现,灾难面前现真情
年7月1日,合河村遭受百年一遇特大暴雨袭击,一时间鲁王河、扬河、新店河洪水咆哮恶浪击岸,多处河堤毁于瞬间。受灾群众多人,房屋倒塌12户,严重受损房屋20户,农作物受灾面积0余亩,河堤塌方多米。尤其雷庄、徐店河堤断塌,水毁更为严重,交通中断,给群众生命带来重大安全隐患和财产重大损失。洪水退后,合河村不等不靠立即投入到灾后重建中。由于这次洪灾涉及面大,危害程度深,造成的损失巨大,恢复生产和家园重建任务十分艰巨。合河村党总支召开总支会议和党员议事会,会议研究决定:首先发动党员捐款并通过
自上个月尾以来,我市遭遇了特大洪涝灾害,双港更是重灾区。6月30号中午时分,,大雨倾盆直下,洪水突然暴涨。连接潘赛村和高赛圩防汛指挥部唯一通道――杨明段埂,瞬间就要被洪水漫过,行人车辆都无法行走了。
潘赛村党总支书记潘国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立刻调急民工和车辆,一边装土填路,一边和民工一起用铁锹平整。雨越下越大,河水越涨越高,他浑身淋得通透。在他的带领下,大家齐心协力硬是临时保住了这条运送防汛物资的唯一通道。
其后的几天,洪水肆无忌惮,接连多处圩堤漫破,为了确保老高赛圩堤的安全,潘书记几乎是扑在圩堤上,茶饭不思,彻夜不眠。7月2日夜晚,巡堤民工发现一处管涌,潘书记接到三步并作二步跑到现场。其时渗漏越来越严重,雨仍在瓢泼而下,他立马甩掉雨伞,抓起下午已经装好的石子包冲下堤坝。所有巡逻民工看到书记亲自奋战,个个不甘落后,装包的,驮料的,铲土的,很快一个大的围堰就做好了,渗漏得到即时的控制。
可是外河水位越涨越高,老高赛埂真的是七处冒火,八处冒烟,接连的几天,整个2.1公里的堤段,出现了一百多处管涌和渗漏。每一次险情潘书记都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一次次的险情也都在惊心动魄中得到了控制。
3号上午,在月亮塘段传来了水漫堤坝的消息,果真如此,整个老高赛区域将面临“水漫金山”的危险。潘书记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二百多人的抢险队伍冲上来。雨越下越大,路越来越滑,而且道路狭窄,运送石子的车辆也无法到达边缘。潘书记冷静的指挥着大家,铲土的,装包的,驮的驮,抬的抬,经过6个小时的连续作战,八千多包沙石,泥土终于堵住了河水的漫流,月亮塘堤坝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潘书记累困交加,他已连续两个晚上没有合眼了,他还是早上在家胡拉八拉的扒了一碗稀饭,他说自己真的不晓得饿了。
始至今日,他仍然是没有放松警惕,来来回回,他总是在堤坝上小心的察看着,不放过一点点渗漏的迹象。 (潘强国)
为人师者为民忧——吕亭中心小学学区抗洪救灾纪实
“老奶奶,我背您离开吧!洪水太大了!”
“我不离开!我在这里都住几十年了,有感情了。再说,我这里的地势比别人家的高,不会有危险!你走吧!”
面对倔强的八十岁的张奶奶,他心急如焚,顾不上豆大的雨滴打在脸上,他苦口婆心地连番劝说,老奶奶才答应撤离。他背起老奶奶一直送上了指挥部安排的大巴,看着老奶奶安全撤离,他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这一幕就发生在七月一日那个让人铭记的日子。7月1日,暴雨如注,吕亭镇遭受强降雨袭击,降雨多毫米,其中合河村降雨达毫米。合河境内杨河河水陡涨并漫堤,金河村境内孔城河水即将漫堤,老百姓急需转移。面对突如其来的险情,吕亭中心小学杨振老师、南翔光彩第五小学的丁武生老师在接到中心小学校长的后,火速赶到吕亭镇政府,代表学区参加吕亭镇党委与政府部署的抗洪救灾工作。杨振老师被编入到第一应急小分队,丁武生老师被编入到第二应急小分队,紧急乘车赶往合河村、金河村。不料,五时半左右,第一应急分队乘坐的依维柯车无奈在大雨中抛锚。杨振老师与同车的其他成员硬是冒着大雨步行到三公里外的险情点。面对暴涨的河水,面对随时都有可能决堤的堤岸,杨老师和其他几位老师紧急深入附近农户中,劝说老百姓赶紧疏散转移到安全地带。面对倔强的八十岁的张奶奶,杨老师不离不弃,终于护送老奶奶安全撤离……随后,丁武生老师所在的第二应急小分队也赶到了险情点,紧急疏散老百姓到临时安置点。
夜幕降临,老百姓终于都疏散完了。杨老师又和小分队的其它成员马不停蹄地赶往石南中学灾民安置点。在指挥部的安排下,他们拿着手电筒迅速打扫清理已经断电的各个教室,并把棉被、蚊香等安置物资分发到每家每户灾民手中。之后,杨老师又会同小分队成员开始挨个检查群众安置情况,维护夜间安全秩序,三层的教学楼他们来来回回巡查了三趟。凌晨一点,杨老师才和小分队的其他同志坐上了回程的客车。7月2日早上六点,大雨还在继续,杨老师不顾疲劳,又随小分队赶往灾民安置点。
7月2日,吕亭小学的许兴老师和杨湾小学的邓平老师也积极投入到抗洪救灾中来,他们在镇政府的统一安排下,七点前赶到石南初中灾民安置点,给灾民们发放早餐。待早餐发放完后,许老师和邓老师两人又投入到维持安置点第三层楼秩序的工作中。他们一边维持秩序,一边留心灾民身体状况,了解灾民需求。为灾民们提供竭尽所能的帮助。当他们发现安置点学生和老人比较多时,他们时不时提醒学生和老人上下楼梯要注意安全,并密切
灾难无情人有情。作为吕亭中心小学学区的教师代表,他们用行动为我们塑造了当代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用爱心向我们传递了当代中华儿女的正能量!我们又怎能不为他们点赞呢!(吕组)
黄甲镇:暴雨中践行两学一做,做合格党员
齐东胜,一名普通的70岁老党员,也是一名老基层干部现齐大屋村民组长。7月1日下午,暴雨倾盆,造成黄甲镇葛湾村山洪来势汹涌多处道路出现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防汛形势十分严峻。齐老得知齐大屋村民组牛湾沟渠因暴雨毁坏、涵洞堵塞,山洪已严重威胁到该村民组道路和房屋后,危急时刻,齐老带头深入防汛第一线,穿上雨衣带上锄头等工具,主动跳入牛湾山洼处,疏通了涵洞、沟渠。黄甲镇镇党委副书记朱爱斌同志傍晚带领村两委一帮人到村民组排查转移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时,发现一个人已大半身潜入洪水中,仔细一看是齐老,当时齐老冷得浑身发抖,大家非常感动,马上把他拉上岸让他老人家回家洗澡休息,可齐老拖着湿透的衣裳说:”没关系,还有几个地方我去看看,顺便给疏通下“。
葛湾村土岭村民组长姜友本,67年出生,一名普通党员,在这次洪灾中,帮助村两委查看本村民组灾情,主动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及时做好屋前屋后排水,特别是在担心村民汪思勤房屋有危险的情况下,主动提出他们父子二人去他家居住,在查看灾情过程中,风里来雨里去,来来回回不知多少趟,在镇村两家到土岭村民组排查时,姜队长说:”各位领导放心,土岭村民组有我在,没事的“。
在这次洪灾中,不论是在风雨中的转移救援,还是在洪水退去后的生产自救中,还涌现了一个个平凡而又可敬的志愿者,他们是梅阳帮和齐龙云。在抗洪救灾中,他们无常提供车辆主动帮助村民转移,他们在大灾面前积极展开自救,并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凝聚成战胜困难的强大力量。(荣光青)
蟠龙村:践行“两学一做”,心系群众人身安全
7月12日上午,骄阳似火,蟠龙村党总支书记江胜霞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冒着酷暑,再次来到低保户徐金苗家,询问该户在洪水灾害中的损失情况及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勉励他在党和政府的帮助扶持下,树立信心,克服困难,早日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过上好日子。徐金苗本人精神上有疾病,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家里的土坯房已经倒塌了两间还剩一间。
6月30日下午,暴雨如注,仅剩的那间土坯房遭受雨水连续的冲刷,摇摇欲坠,夫妻俩却一直住在里面不愿意搬出来,形势十分危急。得知这一情况后,正在圩堤巡查的村两委一班人迅速赶了过去。到他家时,房间的地坪上已积满了水,两位老人正在用盆往屋外舀水,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村两委一边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一边冒着大雨帮忙贵重的物品搬走。当两位老人听从了劝说,搬到安全的地点后,已经晚上十点了,村两委一班人身上的衣裳虽然湿透了,但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两天后,那间土坯房在大雨中倒塌了,村两委的不懈努力又一次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张宁)
孔城镇:感动的背影
近日,孔城镇桐溪村因连日暴雨形成内涝,许多群众被迫紧急转移。该村一位远在北京的村民听闻消息后,担心家中的老母亲,千里迢迢赶回老家。为了不给忙碌的村干部添麻烦,他砍下一根木棍当拐杖,独自一人趟着齐腰深的洪水将老母亲背出,留下了一道美丽的背影。(汪玲)
新渡镇柏年村:老太“哨兵”胡秀华
今年防汛,桐城市新渡镇柏年村,承担人形河长3.95公里的堤防,人手少任务重。该村罗圩组72岁老太胡秀华,主动向村两委请缨,义务当罗祠大闸防汛哨兵。
罗祠大闸是柏年村的门户,一旦此处闸破或者溃堤,人形河水进入,将有亩粮田、户房屋被淹,名群众必须转移。损失不可估量。
大闸紧临胡老太宅基南侧。6月28日午餐时,胡老太深知她这个“哨兵”责重如山,端着碗边吃饭边盯着大闸周围动静。突然发现闸口北侧有溃堤迹象。胡老太丢下饭碗、赶紧拨打村主任张家应。正在不远巡逻的村两委6人迅速赶来,并召集70多民工投入护堤抢险。胡老太年高体弱,无法一线抢险。但她也一刻没闲着,烧水送茶,传递木桩或护堤塑料布……默默干着她力所能及事。经过3个小时干群协力同心地激烈奋战,投下个沙包、30立方米石子等护堤材料。溃堤彻底解除,罗祠大闸安然无恙。
胡老太老伴去年去世,儿女早已在外成家立业,家里居住宽敞。接下来的防汛日子,她仍然当着罗祠大闸上的哨兵。她说她年老眼花怕出意外铸大错,叮嘱村两委派专人昼夜守护大闸,她负责免费提供住宿、茶水等,万一出现险情可当机立断。
胡老太指着已牢牢沾在大堤上的那块塑料布,说那块塑料布是她平日用来家门前遮太阳光用的,这回保护大堤功不可没。她说当时水急堤土倾泻,刚投下去的沙包或石子就被洪水卷走。她扯下门前这块布,覆盖堤侧,再用沙石压死,立即见效。
笔者采访将离去,胡老太幽默地说:“少写我呀,可别忘了多写写我家的这块遮阳布哟!”(何进香孙传银摄)
桐中九五届三班学生捐赠孔城灾民
孔城今年遭受历史罕见洪灾,在桐城九中、孔城初中、铁山村设立了三个安置点,住在这里的灾民多达人。
桐中九五届三班学生心系灾区,踊跃捐赠,于7月13日派代表来孔城镇看望灾民,了解灾民生活情况,与灾民交谈,并慷慨捐赠了元现金。据了解,桐中九五届三班学生还捐赠了其它受灾乡镇。(吴春富)
范岗镇洪涝灾害卫生防疫早落实
洪水未退,范岗镇灾后卫生防疫早部署早落实,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的洪涝灾害卫生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洪涝灾害及灾后卫生应急工作。目前,该项工作正有序开展。
7月11日上午,范岗镇卫生院前往该镇重灾区花园村,送去消毒药品,口罩,帽子,手套等,并与花园村两委仔细研讨后,制定具体方案,现场成立三个消杀小组负责消杀工作。具体工作包括:一是垃圾的处理。常规垃圾消毒后由村集中处理,动物尸体要在镇卫生院指导下集中消杀后深埋。二是环境消杀。大外环境由村安排专业人员统一负责杀毒(新天地公司),各村民组公共场所由村集中统一消杀,各家各户自行消杀,厕所粪便生石灰消杀。三是饮用水及食品安全卫生消毒指导。该院还派了一名专职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并监督。各项工作实行制
当日,范岗镇卫生院还发放了《致灾民的一封信》等宣传资料,指导村民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确保灾后无大疫。(唐玉姣桂建国)
白癜风最新治疗办法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