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的新名叫铜陵,桐城人,你怎么看

枞阳的新名叫铜陵,桐城人,你怎么看?

有关安徽枞阳县从安庆市划归铜陵市的传言不绝于耳,近日又再度被热议。有关安枞阳县从安庆市划归铜陵市的传言不绝于耳,近日又再度被热议。

4月13日,安徽当地一些论坛和社交媒体均声称,枞阳整建制划归铜陵或在近日。枞阳县各个乡镇人大征求了区划调整意见。据其了解,不少乡镇都同意将枞阳县整建制划归铜陵市。这一次难道不再只是“风声”,而要尘埃落定了吗?

4月13日从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工作人员处证实,有关枞阳县区划调整一事尚未获得国务院批复。当日,向铜陵市主要领导短信询问答复亦是“尚没有(获批)”。多个当地信息源向证实,此事目前已获得实质性进展但目前尚未获批。

枞阳已经归于铜陵市,国务院已经正式批复,事实无法更改,桐城文化再次遭到割裂。

有网络版国务院复印件为证

相信官方消息不久就会发布,拭目以待吧!枞阳整建制划归铜陵一事,属于重大行政区划调整。

按照国务院《关于行政区划管理的规定》(国发〔〕8号),的规定,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设立、撤销、更名和隶属关系的变更均需要国务院审批。

具体程序是,由县、自治县、县级市、市辖区人民政府制定变更方案报请所在的自治州、地级市人民政府或地区(盟)行政公署,自治州、地级市人民政府或地区(盟)行政公署同意后转呈所在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经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后上报国务院,国务院批转民政部审核并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报请国务院审批。

地处安庆市东北方向的枞阳县,年2月设县,面积平方公里,人口96万。它曾一度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直到年才摘去“贫困”的帽子。最近10年,有关枞阳全县或其部分乡镇划入铜陵的传言一直不断,并一度在刚刚过去的年达到高潮。

为什么划给铜陵?因为桐城富于安庆?

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枞阳与铜陵仅一江(长江)之隔,地理距离非常接近,枞阳东部乡镇与铜陵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更重要的是,从近些年的发展势头来看,铜陵在不少指标上已经把安庆“甩”在了身后。

以年的数据为例。铜陵GDP总量虽仍不足安庆的一半,但其人均GDP却已超过安庆的3倍,位列安徽全省第一,铜陵较完善的社保福利、较高的居民收入对枞阳县尤其是该县东部居民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

铜陵人均GDP之高,与其人口太少密切相关。

它虽然是一个地级市,但仅辖一县三区、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面积平方公里,人口74万。“地狭人少”,一直是铜陵做大做强的长期制约因素。

与之对照鲜明的是,安庆现辖11个县市区,并代管皖河农场。全市总面积1.53万平方公里,年全市户籍总人口万人。

巨大的反差,使得安徽特别是铜陵方面对于调整行政区划、扩大发展腹地的呼声越来越高。

年2月,民革安徽省委员会就在该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发表了《关于加快我省行政区划调整的建议》的大会发言。发言提到,扩大中心城市规模,铜陵、池州合并,设立铜陵市,枞阳县东部划入铜陵市,设陈瑶湖区。

年11月,《陕西行政学院学报》发表了一篇题为《铜陵市实施跨江发展战略思考》的论文。论文作者所在单位,是具有官方背景的中共铜陵市委党校和中共铜陵市委政策研究室。

相较于“调整区划”,“跨江发展”的说法在字面上更为和缓。

事实上,对铜陵来说,“跨江发展”和“调整区划”基本上是一回事:“调整区划”是铜陵实现“跨江发展”的必要手段,“跨江发展”则是“调整区划”的直接目的。

比如,在论文中,作者就铜陵跨江发展涉及的行政区划问题提出了三条具体建议,其中就包括将枞阳县全部划入。

面对铜陵的百般“渴望”,安庆似乎并不情愿“放手”。

年12月,由安庆市委市政府主导的“安庆市大宜城发展战略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安庆别称“宜城”)出炉,安庆提出了自己的“跨江发展”主张。

规划将安庆定位为长江中下游新型中心城市,即长三角和长江中游互动发展的节点城市、皖鄂赣三省交界区域的中心城市、皖西南的中心城市、领衔安池铜城市组群的核心城市。安庆将携手芜马(芜湖、马鞍山)、一体铜池融入区域,并“争取更大的政策和话语权”。

规划划定,大宜城核心区范围约平方公里,包括安庆市辖三区、皖河农场和枞阳、怀宁两个县城所在地镇。

枞阳当地有两种不同声音

经济发展程度特别是生活水平的差异,直接驱动了枞阳人,尤其是枞阳东部居民对铜陵的向往。

也有一些文化人士担忧,如果枞阳划入铜陵合并,两地的文化融合可能会面临不少问题,“枞阳和铜陵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地域文化。铜陵是新兴的工业城市,属于工业文化、青铜文化;而枞阳是传统的农耕文化、桐城派文化,两地差别巨大。”

听听枞阳人怎么说

枞阳当地有两种不同声音

经济发展程度特别是生活水平的差异,直接驱动了枞阳人,尤其是枞阳东部居民对铜陵的向往。

也有一些文化人士担忧,如果枞阳划入铜陵合并,两地的文化融合可能会面临不少问题,“枞阳和铜陵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地域文化。

铜陵是新兴的工业城市,属于工业文化、青铜文化;而枞阳是传统的农耕文化、桐城派文化,两地差别巨大。”

“划”与“不划”关键在于发展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澎湃新闻曾向安庆和铜陵两市市委书记询问枞阳区划调整一事。

两地市委书记同时指出,随着经济发展,行政区划调整是有必要的。但作为地方党委书记,他们要做的工作就是让百姓受益、经济发展、民生改善。

安庆市委书记虞爱华表示,“不划要发展,划也要发展。大家最关心的,是这个地方怎么发展。”

铜陵市委书记宋国权也明确表示,区划的调整,必须遵循生产力布局和有利于改善群众生活的原则。不管枞阳在安庆还是划到别的地方,它的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文化传承、环境保护都会得到“高度重视”。“我和虞书记在这件事上的态度是完全一致的。”

桐城人有话说

枞阳与桐城的关系

枞阳清朝时属桐城县,而且是桐城派的发祥地。如果,枞阳划分出去,这无疑是对桐城文化的一种分割。因为,铜陵是新兴的工业城市,属于工业文化、青铜文化;而枞阳是传统的农耕文化、桐城派文化,两地差别巨大。

商务合作广告投放-

小花君









































白癜风治疗偏方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需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ngchengzx.com/tcswh/40060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