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

作者:朱光潜

摘自:《谈美》

编辑:生命是一场创意之旅

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超乎利害关系而独立。在创造或是欣赏艺术时,人都是从有利害关系的实用世界搬家到绝无利害关系的理想世界里去。艺术的活动是“无所为而为”的。我以为无论是讲学问或是做事业的人都要抱有一副“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把自己所做的学问事业当作一件艺术品看待,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于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伟大的事业都出于宏远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

脱净了意志和抽象思考的心理活动叫做“直觉”,直觉所见到的孤立绝缘的意象叫做“形象”。美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美就是事物呈现形象于直觉时的特质。

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在实用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对于人的利害,心理活动偏重意志;在科学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间的互相关系,心理活动偏重抽象的思考;在美感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专在事物本身的形象,心理活动偏重直觉。真善美都是人所定的价值,不是事物所本有的特质。离开人的观点而言,事物都混然无别,善恶、真伪、美丑就漫无意义。

你遇到一个没有精神上的饥渴的人或民族,你可以断定他的心灵已到了疾病衰老的状态。

“生命”是与“活动”同义的,活动愈自由生命也就愈有意义。人的实用的活动全是有所为而为,是受环境需要限制的;人的美感的活动全是无所为而为,是环境不需要他活动而他自己愿意去活动的。在有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环境需要的奴隶;在无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自己心灵的主宰。

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朋友,让我们珍重这几点星光!让我们也努力散布几点星光去照耀那和过去一般漆黑的未来!

持实用的态度看事物,它们都只是实际生活的工具或障碍物,都只能引起欲念或嫌恶。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我们一定要从实用世界跳开,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欣赏它们本身的形象。总而言之,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

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返照。物的意蕴深浅和人的性分密切相关。深人所见于物者亦深,浅人所见于物者亦浅。

美之中要有人情也要有物理,二者缺一都不能见出美。

灵感就是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它好比伏兵,在未开火之前,只是鸦雀无声地准备,号令一发,它乘其不备地发动总攻击,一鼓而下敌。在没有侦探清楚的敌人(意识)看,它好比周亚夫将兵从天而至一样。

在意识中思索的东西应该让它在潜意识中酝酿一些时候才会成熟。功夫没有错用的,你自己以为劳而不获,但是你在潜意识中实在仍然于无形中收效果。

凡是艺术家都不宜只在本行小范围之内用功夫,须处处留心玩索,才有深厚的修养。鱼跃莺飞,风起水涌,以至于一尘之微,当其接触感官时我们虽常不自觉其在心灵中可生若何影响,但是到挥毫运斤时,他们都会涌到手腕上来,在无形中驱遣它,左右它。在作品的外表上我们虽不必看出这些意象的痕迹,但是一笔一划之中都潜寓它们的神韵和气魄。这样意象的蕴蓄便是灵感的培养。

艺术是情趣的活动,艺术的生活也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情趣丰富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有趣味,而且到处寻求享受这种趣味。一种是情趣干枯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没有趣味,也不去寻求趣味,只终日拼命和蝇蛆在一块争温饱。后者是俗人,前者就是艺术家。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

你是否知道生活,就看你对于许多事物能否欣赏。欣赏也就是“无所为而为的玩索”。在欣赏时人和神仙一样自由,一样有福。

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大汽车路,两旁景物极美,路上插着一个标语牌劝告游人说:“慢慢走,欣赏啊!”许多人在这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过活,恰如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汽车兜风,匆匆忙忙地急驰而过,无暇一回首流连风景,于是这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为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这是一件多么可惋惜的事啊!

1、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泛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

2、毫厘之差,微妙所在。在这种生生不息的情趣中,我们可以见出生命的造化。

把这种生命流于语言文字就是好文章,把它流于言行风采,就是美满的生命史。

3、“风行水上,自然成纹”,文章的妙处在此,生活的妙处也在此。在什么地位,是怎样的人,感到怎样的情趣,便出现怎样言行风采,叫人一见就觉其谐和完整,这才是艺术的生活。

4、他不但能认真,而且能摆脱。在认真时见出他的严肃,在摆脱时见出他的豁达。

5、伟大的人生和伟大的艺术都要同时并有严肃与豁达之胜。晋代清流大半只知道豁达而不知道严肃;宋朝理学又大半只知严肃而不知豁达。

6、老实说,我对许多哲学家的话都很怀疑,但是我觉得他们有趣。我以为,穷到究竟,一切哲学系统都只能当作艺术品去看。哲学与科学穷到极境都是要满足求知的欲望。每个科学家和哲学家对于他所见到的一点真理都觉得有趣味,都用一股热忱去欣赏它。

真理在离开实用而成为情趣中心时就已经是一美感对象了。

7、科学家去寻求这一类事实,穷到究竟,也正是因为它可以摄魂震魄,所以,科学的活动也还是一种艺术的活动,不但善与美是一体,真与美也并未隔阂。

8、智慧的代价是矛盾。这是人生对人生观开的玩笑。

9、微笑是一种不动的笑,是一种看不尽的笑;

缘分是一种不可求的联系,是一种不能断的关系;

觉悟是一种不清醒的感知,是一种不可说的透彻。

10、真正的科学家,他们是这样一群人:具有纯真的爱和天赋的善!

——朱光潜

朱光潜(年-年),笔名孟实、盟石。安徽省桐城人。美学家、教育家、翻译家。第一篇美学文章《无言之美》,著有《文艺心理学》《谈美》等著作。

—Theend—

来源:生命是一场创意之旅

青舍活动早知道

新年禅

品茶品人生,新年心清净

新年心能量,恒宜初级能量营第四期开营!

有种生活叫……我在打坐,你在失眠

往期文章

年最新日历,放到你朋友圈,大家都会感激你滴!

年末的寒冬太阴冷?是你忘了自己身上的一米阳光!

怎样除掉心里的杂草受益终生









































白癜风能治好吗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ngchengzx.com/tcswh/40081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