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年12月16日在桐城市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市长陆应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年工作回顾
今年以来,在中共桐城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新发展理念统领全局,全面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砥砺前行,奋力拼搏,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财政收入增长8.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左右,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左右;如期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致力转型升级,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战新产业集聚发展。智能制造、节能环保两大首位度产业规划编制出台,产业集聚发展路径更加明晰。新增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呈两位数快速增长。盛运重工智能输送机、晨讯智能机器人、鑫美芝液晶显示屏模组、汇通汽车部件二期、东勤电子、卓良新材料等项目建成投产,沃特玛新能源、华威智能家居、盛运环保垃圾处理设备、美祥动车组空气弹簧系统等项目进展顺利。
央企合作深入推进。中交建、中车、中核集团等17家央企与我市签订合作项目19个,协议金额亿元,到资32亿元。中建材投资10亿元新上高效单晶电池片及双玻组件项目,国网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前期工作进展顺利,中青旅投资5.8亿元控股鸿润集团,盛运重工与中钢冶金合作项目扎实推进,黄梅酒业与北京红星酒厂合作项目正式投产。
传统产业焕发生机。新增规上企业52家,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全年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达70%以上。机械制造、家纺服装等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塑料包装机械展销会、装饰材料展销会、中日羽绒行业交流恳谈会成功举办,盛运集团获省制造百强企业称号,微威胶件新产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中科自动化粮食烘干机获省级工业精品称号,苏博伦公司新上华服产业智能化流水线。
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深度拓展,实施示范项目19个,建成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品牌粮食生产等一批三产融合示范点(片)。发展专用品牌粮食10万亩,新增商品蔬菜基地亩,“青草香”大米荣获首批“中国好粮油”产品和国际粮油产品博览会金奖。我市成功争创茶产业有机肥替代化肥全国示范县(市)、全国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标兵县(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新增省级示范家庭农场3家、省级示范社1家,兴农油茶、荣农农机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级示范社。
现代服务业快速增长。服务业占GDP比重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电商等新兴业态发展壮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工程通过国家验收,全省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老梅村成为安庆唯一中国“淘宝村”。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范岗桂花节、新渡火龙果文化节、嬉子湖捕鱼节、唐湾系列民俗活动成功举办,花间塘乡村旅游风情区一期建成开园,富美达农林科技产业园、马鞍寨现代林业生态园建设扎实推进。
二、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重点改革落地见效。“放管服”改革继续深化,“3+2”清单管理运行机制逐步完善。“多证合一”正式启动,“双随机,一公开”全面实施。农村“三变”改革全面启动,双港镇龙山村率先成功试点,林业“三变”被省林业厅重点推介。经开区干部体制机制改革顺利完成,城管执法体制改革破题开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利用“五证合一”部门共享信息更新名录库、科协深化改革等工作成为全国试点。
创新创业持续推进。产学研合作深入开展。与中科院、中科大、江南大学、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院所通力合作,新建院士(博士后)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桐城创新中心等科技研发平台7家、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家。创新创业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国家高分子材料质检中心通过CNAS认证,青桐众创空间、海峡科技孵化器、农民工创业园等平台建设扎实推进,桐城高级技工学校获批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电子商务青年创业园入选“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
金融创新亮点纷呈。财政金融扶持企业成效明显,“1+3+8”政策兑现奖补资金1.54亿元,累计为企业提供“税融通”贷款3亿元、政银担贷款8.2亿元、过桥金额77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亿元,比年初增加37亿元。投融资方式不断创新,市政府设立股权投资基金5亿元,经开区创立私募股权基金10亿元。企业上市融资工作持续发力,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3家,上市(挂牌)企业总数达到21家;金田高新材料进入上市辅导期;直接融资额13.14亿元;城投12亿元二期债成功获批。
招商合作成果丰硕。成功举办上海、北京、深圳投资环境说明会、杰出乡友恳谈会,集中签约项目48个,总投资98.7亿元,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3个、10亿元以上项目2个。招商成果不断扩大,预计全年到位市外资金75亿元。项目落地建设进程加快,开展项目集中开工三批次,开工项目53个,总投资93.2亿元。
三、着力统筹发展,城乡面貌不断改善
城市功能明显提升。《桐城市空间规划(-年)》编制完成。实施城市建设重点工程34项,完成投资65.1亿元,“三街一巷”保护与修缮、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及城市绿化、市民广场改造等工程启动实施,医院迁建、二中人防综合一期工程投入使用,市八中迁建工程全面完工,三水厂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城区新铺设供水管网24.4公里,新建天然气管线25公里,完成人行道硬化和背街小巷改造多平方米。全面完成棚户区三年改造计划,改造棚户区套、老旧小区户。完成房屋征收户、70多万平方米。试行城管“大联勤”执法机制,拆除违法建设多平方米。成功争创全省文明示范县(市)、省级园林城市。
交通网络日趋完善。合安高铁、G改(扩)建、S罗湖大桥及接线工程全面动工,S前期规划设计工作全面完成,引江济淮桐城段沿线征迁工作有力推进。市客运综合枢纽站主体工程基本建成,完成铁路平改立26处。三年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公里,农村交通条件大幅改善,我市成为全省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示范县(市)、“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市)。
城乡环境明显改观。基本完成青草镇等6个镇区、19个中心村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再获全省先进。双港软包装小镇成功入围首批省级特色小镇(试验),孔城镇入选第四批省千年古镇。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有序推进,城南污水处理厂二期启动建设,南部新区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农村“三大革命”全面展开,陈年垃圾集中清理基本完成,39个省级中心村污水处理设施投入使用,户农村改厕试点顺利实施。
四、坚持以人为本,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脱贫攻坚成效显著。脱贫攻坚“十大工程”有力推进,市本级投入资金1.01亿元。实施产业扶贫到村项目个、到户项目个,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5.6亿元,任务完成率、贫困户获贷率全省领先。实现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项目省级绩效评价第一名。“”“”政策补偿贫困人口医疗费用9.59万元。全面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贫困户危房改造户,解决名贫困人口安全饮用水问题。有望实现2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出列、名贫困人口脱贫目标。
民生工程顺利实施。32项民生工程累计投入资金13.6亿元。城镇新增实名制就业人,实现下岗人员再就业人,开发公益性岗位个。社会保障持续加强,顺利完成城乡低保并轨,农村五保户分散和集中供养生活补助年标准分别提高到元、元。农产品食品安全快检室实现全覆盖。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呼叫中心项目进展顺利。
生态保护持续发力。“蓝天保卫战”深入推进,淘汰燃煤锅炉59台,加油站油气改造17家,实施建筑工地扬尘动态化管理,全面完成黄标车淘汰任务,实现秸秆还田60万亩。环境监管持续加强,关闭搬迁禁养区养殖场39家,关闭“小散乱污”企业59家,取缔非法镀锌企业22家,查处环境违法案件42件。“河长制”“林长制”全面推行,市镇村三级河长、林长体系全部建立,森林防火和抚育补贴管理工作获得省级表彰。新增耕地亩,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成为全国先进。
安全生产监管有力。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全面推行,政府购买专家服务、“五老”巡查信息员机制有效实行,镇村安全监管实现全覆盖。“百日除患铸安”专项整治行动扎实开展,关闭取缔危化品经营户26家、烟花爆竹经营网点家,注销危化生产企业2家,安庆巡查交办隐患处全部整改。省食品安全示范市创建有力,配齐“食品安全四员”名,市镇村三级监管网络全面形成。
五、突出协同发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文化建设喜获丰收。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第三届道德模范评选及推荐身边好人活动,3人入选“安徽好人”、30人获评“安庆好人”。新渡镇、金神镇荣获“全国文明镇”,范岗镇获评“全省文明镇”,城郊、三里、兴元等社区成为“全省文明社区”,建行蝉联“全国文明单位”,国税、地税等10个单位成为“全省文明单位”。文艺创作成果丰硕,《青山鉴》作为安徽省黄梅戏唯一参演剧目,参加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方苞全集》、《桐城六尺巷》、《桐城记忆》正式出版。微电影《映山红》、《天使与毒蝎》成功拍摄,《萤儿飞》荣获第五届亚洲微电影节好作品奖。六尺巷成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孔城老街成为外国留学生中国文化体验基地。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得到强化,基础教育常态化管理切实增强,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望溪职校更名升格为江淮工业学校。医共体试点全面展开,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稳步提升,三所卫生院通过一级甲等评审。全面二孩政策有序推进,我市荣获全省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市)。群众体育蓬勃发展,体育局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数字档案馆、图书馆建设稳步推进。“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通过省级验收。我市成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工商联荣获“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价格认证工作获国家发改委通报表彰。公安、民政、审计、司法、老龄等工作获得全省先进,供销、气象、地震、供电、广播电视、邮政、通信、保险、图书发行、烟草管理、地方志、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文联、工会、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基层治理成效明显。社区治理与服务不断创新,设立翻身、碧桂园居委会,改设王墩居委会。平安桐城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和社会监控资源有效整合,情指一体化机制有序运行。市综治中心如期建成,社会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六尺巷调解工作法”全面推广,调处各类矛盾纠纷0件。“信访责任年”活动扎实推进,信访积案“1+3”独立调查化解机制有效实施,三级交办积案化解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扎实推进,金融环境整治常态机制建立完善。
六、聚焦效能提升,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作风建设深入推进。强化政治引领,树牢“四个意识”,做到“五个纯粹”,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持续加强思想理论建设,“讲重作”专题警示教育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进,先后30余次以政府全体会议、政府常务会、理论学习会等形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大执纪问责力度,政纪处分25人。
依法行政全面落实。坚持市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合法性审查制,做到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案件、政协委员提案件,办复率%;办理市长信箱、市长热线余件,办复率%。
资产管理更加有效。深化政府预算体制改革,建立预决算公开统一平台。强化预算执行、经济责任、政府性投资审计,核减政府性工程投资1.5亿元。开展村级财务大检查和扶贫专项资金全程跟踪审计,审计监督实现全覆盖。出台规范国有资产管理文件11个,公开招聘国有企业负责人3名,国资监管得到加强。投入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资金万元,村级收入稳定增长。
政务服务优化提升。开通基建项目联合审批绿色通道,全程代理重大项目审批20余件。实行国、地税合作办税机制,加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基本实现全流程电子化。政务微博、白癜风会诊启动治疗白癜风最好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ngchengzx.com/tcswh/4009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