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圆白癜风抗白梦 http://www.wzqsyl.com/
广陵路上的梅花书院,终于对外开放了。那天看到网友发的照片,赶忙过去。我曾经在全国不同地方,看过大小书院好几个,扬州的梅花书院,却始终没机会进去过。
相对于官学,书院是民间教育机构。最早的书院,比科举稍晚点出现。我觉得,书院的出现与民间需求相关联。书院有大有小,功能一样,都是教书育人。宋代皇帝有诗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金钱美女书中都有,天下读书人怎不趋之若鹜?
书院标配
始于唐代玄宗时期的书院,尚没有讲学的功能。中国第一个书院在洛阳,由唐玄宗创立于开元五年,距今一千多年,叫丽正书院。作为官方书院,首要任务是搜书、校书和藏书,功能更像是修书机构。八年后丽正书院改名集贤殿书院,简称“集贤书院”。与后来聚徒讲学的书院有些不一样。
宋代程朱理学兴起,书院一骑绝尘,领跑在先了。宋代的四大书院,皆有大儒去讲学。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那幅“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对联,至今是湖南人的骄傲。朱熹在那里讲学了很长时间,故而岳麓书院还有“斯文正脉”之美誉。我去过两次岳麓书院,始终没能尽品其中的深意。
扬州的梅花书院开放了。我可以好好逛逛,深入了解书院文化。梅花书院所在地,是当年扬州副食品商店对面。那里是扬州第七中学,后来改为厨师技校。常常在周日上午,有学生义务切干丝。他们练手,大爷大妈省事。那是没有切干丝机器的时代,全凭一把切菜刀。据说高级大厨,一块干丝干能批出二十三块薄片,我最多十七八片。
学校搬走了,书院在恢复。后来看到书院的牌匾挂在门外,始终看不到书院的真面目。我走进书院大门那一刻,心中的感慨不是一点点。在我想象中,扬州应该有书院,而且应该有大名气的书院。从今天扬州拥有的一众大学,便能反证扬州应该有过书院的辉煌。
梅花书院正堂前
恢复后的梅花书院并不大,主要介绍书院的前世今生。第一进院落左边有棵大腊梅树,已有三百多年历史。腊梅正在开花,将芳香散落在满院的空气中。一位保安看到我进来,很开心地跟在我后面,热心地介绍腊梅花。他说,这棵腊梅不同于其它地方的腊梅树,而是著名的品种。他说了很多,可是我看到有两位大姐专心于在花前不停地摆来摆去拍照,便少了兴趣,走进展厅。现在后悔了。假如再去,不知那位师傅是不是还愿意对我解说一二。
根据介绍,扬州梅花书院始于宋代,兴盛于明清。随着盐商巨大财富的介入,扬州书院的发展到了新的高度。“东南书院之盛,扬州得其三”。熟不熟悉这样的表达?“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异曲同工!
梅花书院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它是扬州古老书院之一,最早建于明嘉靖年间。梅花书院区别于国内其他书院的特点为:它是国内唯一专课举人的书院。也就是说,有可能功成名就的人才能进入读书。白衣素身的童生,大体上没有机会。梅花书院的办学经费全部从两淮盐运中开支,成绩优异者还有优奖银,类似今天的奖学金。每位正课生每月最高能得到七两多银子。从正课生这个名字推断,应该还有旁听生。
梅花书院的出名,与当时著名的硕儒来此讲课有关。桐城派文学家姚鼐曾应聘任掌院,盐运史朱孝纯担任授课老师。嘉庆年间著名皖派学者洪桐也出任过掌院。据统计,明清两代,梅花书院学生中有四人考中状元,包括兴化李春芳、宝应王式丹、仪征陈俨等。
状元厅
清嘉庆十四年,梅花书院一次有四人被选中。其中洪莹,殿试第一,中了状元。为此,梅花书院后面特地构建了五楹文昌楼,其中专门设立一个状元厅,“使与试者皆观感而兴起焉。”梅花书院鼎盛时期,与岳麓书院、嵩阳书院、应天书院、白鹿书院齐名。
出了状元,老师的束脩随之增长,古今一理。展馆中有一张照片,是各地先生的束脩之资。相比他处,在扬州书院教书的先生们,多了三倍不止。这份束脩,引来更多名师。良性循环转起来了!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随着时间,四百八十寺,能留存到今天的不多了。扬州的书院也是。梅花书院是扬州今天唯一尚存的书院遗迹。
不是所有的民间学堂都叫书院。鲁迅先生笔下的“三味书屋”,其实也是一座书院。老夫子摇头晃脑的样子和戒尺一起,留在每一个小学生心中。“回字有四种写法”的孔乙己,一碗酒和破长衫,是书院落幕的最后背影。
先生束脩比照表
书院、学堂、学校、义务教育等,串联起中国教育的点点滴滴。其中书院的作用,功不可没。即便作为历史回看,一样令人感慨万千。多少寒门学子,因为书院改变了命运。
那天,闲逛到扬州老城区的北柳巷,没想到又看到一座已恢复的“正谊书院”。门口对联为“正气满天地、谊才遍九州”。那天时间不对,书院大门半掩,看不清里面有什么。门口倒是挂了好几块匾,证明如今这家书院的地位。
不知道还有多少书院,隐藏在扬州的小巷深处。开放的梅花书院,不过是我挂一漏万的闲逛而已。
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书院命名的初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