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那家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https://m.39.net/disease/a_w1v0jep.html
读此书之前,对古文的理解是凡文言文均是古文。虽无大错,但读此书之后,方知古文作为一种文体,名称却是起于唐宋。由此获知,“古文”,承两汉遗风而兴于唐宋,至明清则成为八股。七百年中士人都要由晋身。明代虽有人曾对平庸呆板的文风做大胆创新,但终究还是折于俗成。清代桐城派独树一帜,擎起复古大旗。近代文言与语体最后一搏,由此进入白话时代。
工作之余,两日读完,遂总结二三:
首先,骈文非古文亦古文。骈文,滥觞于崔实,兴盛于六朝。言辞丰富华丽,对仗工整刻板。然六朝世风浮躁,故文章多华而不实,更似辞藻之垒砌。清代姚鼐曾言“古文不取六朝人”,可见骈文常为文家摒弃而不入古文之列。然“文笔”之称则来自于六朝。六朝流行两种文体,骈体为“文”,散行为“笔”,及至后世,“文笔”已成为比喻文章水平的代名词。
其次,经读此书获词义新知。作者瞿蜕园、周紫宜历民国至新中国,行文之间多有词语流露出浓郁的民国语境。例如,当我看到“......用什么文体才合式......”这句话时,条件反射地认为怎么会出现错别字这么低级的错误呢?于是用笔标出。读到后面,又见“......不要剿袭别人......”这段话时,忽然觉得上面的理解或许是错误的。再读至“任何学问智识都不能离开读书”时,便已断定是我孤陋寡闻了。细细品味,“合式”、“剿袭”、“智识”三词在文中无论是语境还是意境自然要比“合适”、“抄袭”、“知识”深切许多、入木三分。
第三,“勾股”原来另有意。凡听到或看到“勾股”二字,恐怕世人都会想到“勾股定律”。其实不然,过去人们点评文章总是用朱笔将该分段落的地方作一小画,表示以上是一段,以下另换一意,名为“勾股”。看来,“勾股”除了数学定律之外还有文学定义。
总而言之,本书虽小,但可轻松通识古文发展之脉络,尤其对唐宋八大家的文学地位至今天才深切感悟也。著者文笔雅致意趣十足,古风文言娓娓道来。温雅之情清晰可感,真乃如品香茗也。
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