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记忆洪灾中的金神家园

远在深圳的舅舅来电:“金神是否发大水?”南京的姨爹也发出同样的焦虑:“家园可好?”精神家园也好,金神家园也罢,让多少人漂泊异乡游子魂牵梦萦。

“三十三年鱼米地,且为故园哭一遭。”大才子陶先生的诗,诠释了多少游子共同的心结。

请铭记这一刻,年7月5日10点多,包兴联圩破堤。大堤决堤时,两家楼房瞬间倾倒在巨洪中……

今朝的金神,当下洪水依旧肆无忌惮,包兴联圩依旧岌岌可危。在灾情可防可控的今朝,灾民正在进行有序的撤离,并不显得格外诚惶诚恐。作为故园土生土长的我,在祈祷灾难就此打住的同时,更有一种责任感:家有难,愿无恙,召必回,回必战!

且用我四十余年的生命交响曲,为富饶的鱼米之乡续谱一首“水乡进行曲”。

据《桐城续修县志》记载:乾隆年间,桐城县设有29镇,其中就有金神墩镇,并记述曰:“金神墩,小镇,城南三十五里,由县往枞阳之路,水涨时至此乘舟。”

更有史载,明崇祯八年(),张献忠率农民起义军由湖北顺江而下入安徽,曾驻扎于金神墩,时值张献忠三十岁诞辰,起义军在这里举行了颇具规模的祝寿活动。

金神墩,不只是由来已久,更有迷人的传说,传说此地水运繁忙,有一墩突兀且神奇,水涨墩也涨。位于墩不远处,有一土地庙,也仿佛得到神灵的庇护,船民出港回港,均在这里烧香叩头,祈佑平安,还真能逢凶化吉,此墩被人称之为“敬神墩”,后由于附近有不少金姓居民,人丁兴旺,加之人们对金钱的崇拜,“敬神墩”逐步演化成了“金神墩”。那庙,后来名声大噪,成为如今香火极旺的“广渡庵”。

人间沧桑是正道,命运多舛的金神,究竟有几多大水?我记忆中的有年,年,年,年和年,花开数朵,各表一枝。

上了年纪的人常常提起年、年大水,虽与我素无交集,我们仍需要铭记。

年家乡大水很有特色,较年不同,推其因,人祸因素多于天灾。年修建的汪洋水库自身本来就有问题;加上文革时期,相关领导不作为而造成后患无穷。洪峰来临时,只能炸堤泻洪,巨大的山洪瞬间而下,势来势汹汹,如同猛兽,所到之处,无坚不摧,冲坏庄园无数,处在下游的金神,深受其害。

当时住的普遍是土墼屋,几乎没有楼房,下游来不及逃命的老乡,只好纷纷爬上树梢来保全生命。有一位妇女,惊慌失措的爬上了一棵碗口粗的小树,奈何小树折腾不起,在洪水的无情蹂躏下,溺水而亡,死时仍紧紧抱着那株小树。

倒有一位劳动力,爬上是一颗根深叶茂的大树,才幸免于难,但也吃了不少苦,上演了与蛇共舞,与虫共存的“和谐”格局……因饥不择食,看到水中漂来一个烂南瓜,且用树枝拦截下来果腹,在惊涛骇浪的中持续了两个日子,最终被成功营救出来。

人类也好,畜生也罢,求生的本领,与生俱来,当时,营救下来的还有一头“猪坚强”,憩到了一个较高的屋顶上,苟且残喘,保住一条命。让人实实在在体会到,站在风口浪尖,猪也会飞的传奇。

据当地有关部门的资料记载,那次汪洋水库垮坝,造成下游金神灾区财产严重损失,且有不少民众死于水灾。雨果说过,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是冷酷的屠夫。祸福两相依的鱼米之乡,给人无限的遐想的同时,又让人焦虑不已,一旦受灾,又首当其冲,则是不争的事实。

年那年小圩破了,母亲圩区的娘家——双闸大队受灾了,动员大姐速往前线支援。十来岁光景的我执意也要去,无非是了却心中一个愿望,河边去看大水,幸运时,还能看到外婆家门口的机驳船。内河水位陡涨,枞阳那边承载着重物的机驳船,就有机会逆行到外婆家门口。我兴奋得像马达一样充满活力,前撵前,后跑后的跟着船后面折腾一番,直至目送它消失了,才恋恋不舍回去。

懵懂年少的我,显然不甘做一个吃瓜观众,在灾情面前,俨然像个小大人似的,穿梭于水汪汪的田塍里,将舅舅家的"双抢"提前进行到底。那些未成熟的稻穗顶多六、七成熟,有的还在灌浆,有的连片伏在水里,我们只好伏着身子割,再和姐姐一篮篮抬回去。

快乐永远属于年少的我们,看到鱼儿在田塍边忽悠时,兴奋得像打了鸡血似的,奋不顾身的扑上去,还真逮住了几条,然后用小枝条穿着鱼腮,提到舅舅家。

年大水,我正值上高中,大关高中当年发动学生捐款,同学们于是你1元,我2元的捐开了。来自重灾区金神镇同学,都得到了一小笔援助。真是雪中送炭,我得了18元钱补助,说真的,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对于经济拮据家庭,18元那可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年大水,我走上工作岗位有几个年头,正在为雨润帝国效力,长年累月奔波于九江,南昌等地开发办事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那年大水,我家院墙也倒了,我却无能为力;家父病了,又不能尽孝。

年大水,抱树求生的七岁女孩,被成功营救

那年大水也不寻常,更是惊心动魄。看来保住包兴联圩的希望渺茫,政府则每日每夜的组织人员安全撤离。金神包圩一带的不少难民,被安置在金神高中。

我却不得不逆向而行,去包圩最险要的那个地段,不为别的,只缘那里还有我一个亲人,我那喝闷酒,抽劣烟的,一身重病且生无可恋的叔叔,正反锁着门,赖在家里绝食,有一种与故园同生死的大义凛然。沿途处处有积水,也处处设关卡,眼之所及,白花花的眩目,如同爪哇国。我得像地下工作者一样,一路小心谨慎而行。当闯到最后一道关卡“联圩村”路口,被拦劫下来。只好打脸充胖子,假冒记者,还是党员,尽管把自己伟大得像救世主那样,仍无济于事,幸好遇到的救灾物资车,救人心切的诚意打动了他们,才随同军车进了重灾区。

不时有鱼从田畴里蹦了出来,在空中划了一个漂亮的抛物线,然后重重的坠到脚不远处的浅水区,但我已无暇顾及这些,与时间赛跑,重中之重的是将叔叔救出来。

叔叔家的房子,像汪洋大海的一艘颠簸的小船,险象环生,危机四伏,他倒好,安然无恙的躺在床上假睡。当地干部动员过他走,他的孩子也动员过,他就是置若罔闻,唯一能听进去我这个的侄儿丁点话,在我苦口婆心的劝说下,他开始逃荒,仍不忘他的至爱,烟哎,酒哎,一股脑儿塞到书包……我则手忙脚乱的将叔叔家的重要物资除了一个大冰箱无法扛到二楼外,全挪到二楼。婶婶倒是耿耿于怀,心痛她的冰箱泡汤了。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经过生死劫的叔叔,不再生无可恋,断了烟,戒了酒,乖巧得像孩子似的配合医治,又多活了一年,这是后话。(《叔叔的口红》一文有述,不再赘述)

经统计,年,桐城受灾人口多达18万人,安置灾民人,无人员伤亡情况。记得没错的话,六尺巷平台也启动募捐活动。

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家,如今,每当灾难来临时,蓝天救援队率先启程,党员干部冲锋陷阵,人民的了弟兵也风驰而来,众志成城,共同捍卫着家园。

共克时难,共筑安澜,泱泱大国,巍巍中华!中华大家庭,好就好在在困难时刻,彰显出她的社会担当和大国风范。伟大的党,坚强的人民子弟兵,还有那些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共同诠释着什么是家国情愫,又什么是坚不可摧的民族之魂!

?精华推荐?

有一种记忆,叫咱们的70后

那年,去雨润致敬,我的雨润战友庄园里的“稻草人”套餐下的“套餐”

开启健身模式,去桐城老体育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ngchengzx.com/tcsly/40332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