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央视春晚一曲《六尺巷》让安徽桐城——这个被誉为“桐城派故里、黄梅戏之乡”的古老城市,在春节引发了全国人民的
陆应平说,桐城各类企业发展安稳向好,年,桐城家规上企业完成工业产值.1亿元,增长7.5%;实现工业增加值.2亿元,增长8.0%;实现工业用电量7.1亿千瓦时,增长9.2%;工业投资增势强劲,完成工业投资.8亿元,增长26.1%。
不遗余力扶持中小企业“发挥政府性资金撬动作用,帮助企业度过融资难关”陆应平说,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有效应对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桐城市实行“暖企行动”,落实分类指点、精准帮扶,着力解决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为此,桐城市于年成立“暖企行动”领导小组,将“暖企行动”定为市委、市政府“一号工程”予以重点推动,由市领导领衔带队,深入重点企业访问调研,现场调和解决困难;完善市级领导和市直部门挂钩联系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制度,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
企业向银行续贷,需要“先还再贷”,这是“过桥贷”存在的最主要缘由,也直接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陆应平介绍,桐城设立中小企业过桥还贷资金,发挥政府性资金撬动作用,扩大助保金贷款覆盖范围,资金池不断循环,提高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受益面。
“有企业借万‘过桥资金’,两天半就还款了。若在之前,企业借这万需要支付很高的利息,现在本钱非常低。”陆应平介绍,桐城通过设立助保金、过桥资金、农业风险补偿资金,为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还贷、续贷、转贷提供临时性周转资金,帮助企业度过“过桥”难关,目前已帮助企业融资23.1亿元。(备注:过桥资金是一种短时间资金的融通,期限以六个月为限,是一种与长时间资金相对接的资金。提供过桥资金的目的是通过过桥资金的融通,到达与长时间资金对接的条件,然后以长时间资金替换过桥资金。过桥只是一种暂时状态。)
陆应平说,在控制好金融风险的条件下,桐城市调和金融机构适当提高对中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的容忍度,对列入帮扶名单的企业,国有投资公司和担保公司对其实行“一事1议”,提供信誉担保。
目前,桐城市正在实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通过继续展开“暖企行动”,集中优势资源,突出精准施策,重点做强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桐城市还并加快吞并重组步伐,鼓励通过企业吞并、债务重组,盘活存量资产,保护有效生产力,推动有市场潜力的企业“涅槃重生”。
培养新经济增长点“打造百亿元产业链,迈入高铁时期”“桐城中小企业众多,缺少大企业,这类经济结构永久是稳定发展,不可能实现逾越式发展。”陆应平说,桐城将围绕重点领域计划优势产业链培养行动,着力培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百亿元产业链,培养新经济增长点。
陆应平说,桐城市实行百亿企业培养工程,扶持盛运环保、金田塑业、白兔湖动力等总部经济做大做强,着力打造百亿企业、百亿产业;实行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工程,加快晨兴机器人、中建材2期建设,推动3家以上智能终端生产企业落户;强化项目支持,重点推动丹凤二号池窑、环保机械研发中心、新型住宅产业化基地、美祥轨道交通配套设施、同力新材料2期等亿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建设。
陆应平说,现在合安客专在桐城开工建设,在桐城市境内设立桐城东、嬉子湖2站,桐城由此迈入“高铁时期”的门坎。桐城将捉住时机,在新的1年中,利用交通优势,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增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目前,桐城市已出台实行招商引资政策导则,组建成立驻外招商组、产业培养组,实行精准招商,积极参加北京、上海、广州、台湾经贸招商活动,年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0个、10亿元以上4个,实际到位境内市外资金61.1亿元,增长12.5%。
园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陆应平介绍,目前,桐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区计划启动编制,道路、供电、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延续完善,获批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高分子材料质检中心运行安稳,中建材环保机械研发中心、盛运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加快建设。双新经济开发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3亿元,入园企业增至42家,塑料加工、包装印刷产业加快发展。
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做事情必须要有现代方式、战略思维、国际眼光、世界视野”“有的企业投资时并没有科学决策,企业家拍脑袋乱决策;有的企业正在接班进程中,有弟兄两人接手企业后,不是想着在一起做大做强,而是将企业一分为二;有的企业家有顾虑,认为做一生乡镇企业,上市了企业就不是自己的了。破解这些困难都需要解放思想。”陆应平介绍,根据调研,桐城市委、市政府认为,桐城市最大或说最突出的问题,是开放不够、开放不足、开放不力。
“做事情必须要有现代方式、战略思维、国际眼光、世界视野。”陆应平说,桐城将强化开放发展理念,通过解放思想,破除坐井观天、墨守成规、小进即满、妄自尊大的思想障碍,宏扬敢为人先、敢闯敢试、勇于创新、宽容失败的现代理念,在开放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转换发展思路,以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做好主动开放、双向开放、公平开放、全面开放、共赢开放大文章,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陆应平说,桐城将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体系,把最优的市场主体吸纳进来,构成深度融会的互利合作格局。
为此,桐城展开一系列探索。年8月,桐城市政府与金融机构、社会资本签订框架协议设立范围4个亿的桐城市PPP城镇化基金,用于桐城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PPP项目;在投融资体制上,桐城成功发行城投类企业债券8亿元,设立全省首支PPP城镇化产业基金,与徽商银行合作设立“桐城徽银城镇化一号基金”;在直接融资上,盛运股分发行短融、非公然定向短融工具5亿元,发行公司债5亿元,白兔湖动力定向增发和做市召募资金1.75亿元,农商行发行二级资本债2.7亿元,全国银行业间同业存单10亿元;在推动企业上市上,年,桐城市完成IPO上市辅导备案3家,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2家,力争到年,上市公司超过5家、新三板挂牌20家。
“桐城企业一直是‘宁当鸡头、不当凤尾’,企业家要‘甘当凤尾,再争当凤头’,不能一直在低端市场1亩三分地里求生存,要在创新升级中求生存、求发展。”陆应平说,未来,桐城市将立足资源天赋和产业基础,依托合肥经济圈,全方位融入长江经济带,成为全省重要的设备制造业基地,打造特点鲜明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来源于人民
微编
联系-
↓↓↓点击浏览原文
成都有没有好的白癜风医院北京哪个看白癜风的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