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夫妻 孔城老街洪水渐退尚无人搬回家“水是退了一点,但是家里被冲得乱七八糟,现在还没办法回来住。”昨天下午,桐城市孔城老街70多岁的杨女士正在家整理东西,家里的水虽然已退了,但是停水停电,仍没法居住。新安晚报、安徽探访了解到,孔城老街目前水位明显下落,除部份低洼地段仍有膝盖深的积水外,其他地段的水已退去,但目前没有一名居民搬回来住。
洪水退去,居民急着回家看看
今年62岁的钟直国在孔城老街南端经营一间小店,由于老伴到上海带孙子去了,他一个人在家卖点杂货过日子。“1号发大水,我2号就上去了。”钟直国说的“上去”,是指地段高一点的孔城初中安置点,他已在那里住了大半个月。
“今天回来看看,顺便整理一下房子。”钟直国带着走向他的小店,那里也是老街地势最低的地方。注意到,孔城老街全部北半幅已没有积水,而在7月3日来采访时,这里还有齐大腿深的水。而南半幅老街上还有积水,最深的地方照旧有膝盖深。一路趟水来到了钟直国的小店。
钟直国打开大门,看到屋内仍有积水,并发出一股腥臭味。“这些啤酒、饮料都是我从水里捞出来的,回来整理就是整理这些东西。”钟直国说,老街上的水是从16号开始退的,依照这个速度,他估计过两天就能回家住了。“但是要整理的东西还很多,除淤泥、垃圾,还有床,你看洪水泡过以后,床都塌了。”钟直国说:“走的时候我把冰箱架在凳子上,还是被泡坏了。”
在孔城老街探访时发现,回家整理东西的居民有很多。65岁的吴女士和儿子儿媳一起在家打扫卫生。“我们住的地方很小,很想回来住,但是现在房子问题很大。”注意到,吴女士的房子是很老的木质结构,洪水泡过后,门都没法关上了。
孔城镇政府外联办副主任吴春富告知,由于洪水刚退,供水供电还没有完全恢复,所以目前回家探望打扫的人多,但还没有人回老街居住。
灾后重建,任务艰巨还没有开始
“桐城市的大雨一直下到6号,虽然以后就没有甚么大雨,但是被淹的地方水位却没怎样退,所以灾后恢复重建还没有全面开始。”桐城市外宣办一名工作人员告知,大雨过后,桐城市4个万亩圩全部破堤,很多村落被淹,灾后重建任务较重。
据介绍,6月30日18时至7月10日7时,桐城市累计雨量到达毫米~毫米。截至7月17日8时,有10条河流15处漫破,12条河流32处坍塌,5条河流16处管涌,4条河流8处滑坡。这直接致使受灾人口众多,截至7月17日8时,受灾人口达40.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15亿元。
了解到,桐城市遭受洪灾后,社会各界纷纭解囊相助,截至7月14日,市镇两级共接收现金捐款万元,物质折款万元。同时,桐城市政府前后分两批下拨救灾款万元用于受灾大众安置,近期准备再追加万元。
“由于我市紧急转移安置人员数量居安庆市第一,集中安置点内人数众多,为保障他们的日常生活,我们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加上抗洪抢险各项投入和后期水毁工程恢复任务艰巨,我市财政面临巨大压力。”桐城市外宣办一名负责人说,灾后重建中,希望上级部门能在抢险、救灾、水毁工程恢复等经费方面给予倾斜和帮助。(中安)
好心辅警助人受伤不下岗位7月16日上午,桐城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一名辅警在城区防洪洪巡查经过市区龙眠河桥头时,发现一名年近70岁的老人行将横过马路,这名协警二话不说立即停车,将老人扶到安全地带,边执勤边守护在老人身旁。却不知就是这不经意的守护,让一名正在上高坡的助力车驾驶员脱离了危险。
当天上午9点30分许,在桐城市龙眠河桥头,一名年近七旬的老人晃晃悠悠的走上桥头,准备横过马路。此时,执勤经过此处的协警李海涛看见以后,立即停下巡查警车,将这名老人扶回安全地带。考虑到老人得了精神疾病,李海涛在报警以后,一直守护在这位老人身旁。
桐城市交警大队3中队协警:李海涛:当时我执勤巡查到这地方来,一个老人精神上可能有问题,全部在路中间站着,所有后面的车辆几近堵着在,车辆都积存着走不掉,我马上就过来把这老人拉到这旁边来着,我一直在旁边带指挥带把这个老人看着在,及时用对讲机子喊着指挥室,后来通知了.
突然间,在桥头后方传来1名女子求救声。李海涛凭仗着职业敏感,1回头便看见1名女子正加着油门,推着助力车沿桥堤台阶往上走,由于台阶的坡度比较陡,车子推到离桥面两个台阶时,开始往下滑,一旦坠落,后果不堪设想。此时,李海涛没有任何犹豫立即飞奔上前,帮助女子将车推上安全地段。
桐城市交警大队3中队协警李海涛:我如果不伸出支援之手,她这个妇女可能连车子连人必须栽下去,乃至滚到大河里都有可能,这么情况,但是我作为1名警察,一个交警在路面上,我是应当做到这个事情,我当仁不让地可能要帮忙,伸出支援之手。
助力车虽然救上来了,但李海涛自己由于用身体顶住下滑的助力车,致使他的右腿被助力车砸伤,女医院救治,他却谢绝了,默默回到自己的岗位上继续执勤。
桐城市交警大队5中队指导员汪夕亮:交通协管员李海涛在执勤的进程中,遇到人民群众人身安全面临危险时候,他挺身而出,最后成功救险,但是本人受了伤,最充分展现了我们交警队伍专为人民的政治本质,值得我们每名队员向他学习。
目前,李海涛伤势已无大碍,依然带着伤,继续工作在自己看似平凡却很伟大的岗位上。
安置点的午休时刻7月8日中午12时许,久雨乍晴,气温陡升,暑天露出了狰狞的面目。
天城中学安置了余名受灾大众,是我市安置人数最多的一个安置点。安庆市红十字会派出的医疗队还在劳碌着。
——刚刚20岁的曹莹正在给一名78岁的老人挂上吊水针,这个老奶奶瘫痪在床18年了。白大褂的后背,沾湿了汗渍。
——比曹莹大4岁的严佳,在给刚出身20多天的小宝宝检查身体,婴儿在她怀里酣睡的模样特别招人爱好。
这是他们来到灾民安置点的第6天。
教室是他们的战场。在这里,他们是灾民的守护神。给灾民体检,为那些发热、高血压、腹泻患者诊疗,发放药物。这些天来,他们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没有洗过一个热水澡,也没有吃过一顿安稳饭,灾民的需要就是他们的一切。7月2号下午,他们就在队长谭玉林的带领下,从安庆驰援而来。
医疗队队长谭玉林,已是一个12岁孩子的父亲,家里有个80多岁的老母亲,妻子每天在一家企业上班,他人问他怎样也不问问家里情况,他笑一笑:“不敢问,问了更麻烦。”
圆圆脸蛋的曹莹,在家里是个娇生惯养的孩子,几天来像是长大了,她每天凌晨接的第一个“莹莹,你要注意安全啊。”每听这殷殷之声,她总是语气很干脆:“没关系,我在这里好得很,放心吧。”瓜子脸的严佳,连日来的辛苦,使她既无暇上空间,也不能看电视了:“我晚上倒头便睡,很沉很沉的。”
医务室里的大众都休息去了,这里静悄悄的,只听见场外的树叶沙沙的作响。阳光下,有两个白大褂背着消毒喷雾器在院子里喷药水。
突然一个呼噜惊醒了队长谭玉林,原来是从方海斌的喉咙里发出的,旁边的人要去摇醒他,谭玉林示意不让。“方医生上午接待了很多村民,实在是太累了。”其实他的两只眼皮也在打架。
“你们什么时候离开这里呢?”一名到安置点查看工作的市领导轻声提问。
他惊愕地望了望询问者的脸,然后断然说:“只要这里还有一个灾民,我们都不撤!”
室外的阳光火辣辣,刺花了人们的眼。
桐城电视台『活力桐城精彩出现』
丨热门丨资讯丨生活丨视界
定阅号:tcgbdst
投稿:
.
北京中科曝光北京中科医院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