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酒渣鼻医院好 https://m-mip.39.net/pf/mipso_8733702.html
红旗漫卷唐湾
文叶志平唐湾镇,藏匿于桐城连绵起伏的龙眠山西北部。唐湾的名气很大,因无机缘,我一直未曾真正走进它。四月的唐湾,山路回环,曲折幽深,春意浓郁。路旁高大秀颀的油桐,已是桐花点点,满树的瓷白和铺洒一地的圣洁,让我心生恍惚,这分明是气质儒雅、帅气温和的翩翩少年啊!高处林间一簇簇的映山红,恣意绽放,它们在春风的指挥下,以整齐划一的姿势和最隆重的仪式迎接我们。宽阔的路面,舒缓的坡度,这条油亮的山间柏油路,正以最柔和的方式承载着过往车辆。即使少有山路驾驶经验的人,驱车行驶在这条路上,也绝然不会心生畏惧,这与我理解的山路多少有些出入。自古以来,路就是连接地域、开放思想的载体。经济落后的年代,不少唐湾山民因为交通闭塞,而终生被坚实的大山所困,被贫穷和悲哀拴住渴盼和梦想。但也有渴望走出大山并用脚步丈量大山的人,他们用一双双沾满血汗的草鞋,作为走出大山的问路石。他们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山外的世界,心头充盈着兴奋,眉头却又皱成了山林间的葛藤:没有一条宽阔畅通的路,山里山外就永远是两个封闭的世界。山里的汉子正如山间的藤蔓,扎下了念头,就绝对要冒出芽,抽出藤,扯出韧性十足的藤蔓。具有开拓精神的唐湾先民,以特有的朴实和惊人的韧性,硬是用粗糙而简朴的工具,肩扛手挑,正如他们当初以刀耕火种的方式在贫瘠的土地上种出绿油油的庄稼一样,他们消耗了一茬又一茬的光阴,终于有一条羊肠小道满怀好奇,探头探脑的,从山里游出山外。古老的唐湾隐隐听到了春雷的声响。越来越多的山民,开始沿着这条通向另一个全新世界的重要通道,兴奋地把自己的脚印深深地印在上面。行人、牛车、拖拉机、农用车……每一种新鲜事物的出现,这条路就迎来一次新生,羊肠小道日渐丰腴。但在交通欠发达的年代,距离不可避免地对发展产生了阻碍。当初先民开拓的土路,送走了一茬茬的年轻人,却未能守望他们归来。曾经人来人往热闹异常的土路,开始变得落寞寡欢。更有适应了城镇生活的年轻人,开始告别哺育他们的大山,在城里的某个角落欣喜地扎下根。当轰鸣的挖土机驶入大山,寂寞的唐湾古镇开始沸腾了!拓宽的路基,整车的沙石,油亮的沥青,一米一米平整漂亮的柏油路开始向山外延伸。筑路队的临时党支部会议室里,党员们的誓言仍在耳畔回响:早一日通车,村民们就早一日享受!那些年月,鲜艳的党旗在热火朝天的工地上猎猎作响。靠山吃山。桐城龙眠山一带盛产茶叶,史传明大司马孙晋爱茶,宦游得异茶籽,植之龙眠,遂得繁盛。此茶选一芽两叶或三叶,冲泡后芽叶似兰花,而且含有山上野兰花清香,遂得名“桐城小花”。但最初的茶树多是茶农分散种植,采摘标准不一,茶叶的炒制水平良莠不齐,难以保证茶叶质量。在行进途中,我看到多处都有某某茶叶合作社的字样,心生好奇,唐湾镇新任党委书记张朝阳告诉我,茶叶是唐湾镇的支柱产业,在各村“两委”的带领下,他们成立了茶叶生产加工合作社,建起了标准化茶厂,引进了专业的制茶设备,提升了茶叶品质,带动了不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难怪在蒋潭村党群服务中心的一侧,我看到有个就业扶贫驿站,原来这里就是村集体茶叶加工车间,带动群众就业创富。甲辰庵水库,位于唐湾镇蒋潭村境内。初听这个名字,觉得挺奇怪。一打听,才知道很久以前此处有座“甲辰庵”,香火旺盛时有禅房九十九间,附近的百姓日日进香祈福。时日长久,香火渐淡,山民深知:甜美的日子不靠天恩神赐,而靠他们粗糙的手掌和晶莹的汗水去打拼、去浇灌。在甲辰庵水库前,我被这一池碧如翡翠的水深深震撼了!水库背后就是雾气弥漫的五聚岭,高耸的岭尖若隐若现,神秘莫测,满池的水就静静地依在五聚岭下,灵动秀美、风情万种。若从空中看,多像这片灵秀群山水汪汪的眼睛啊!当我还沉醉在碧水青山间时,走在队伍前面的人开始喊,快跟上,前面就是茶园了!穿过甲辰庵水库的堤坝,掠过一片片鲜艳的映山红,踏过一段松软的土路,一行行排列整齐的茶树便在眼前次第铺展开来。许是受邻近甲辰庵水库中水的滋养吧,一棵棵茶树粗壮而浓密,它们亲热地挤在一起,若是俯视,极像是隶体的“一”字。张书记说,这片茶园是集体茶园,有百余亩,每到茶季,采茶人来来往往,可热闹呢!有好茶,也得要有好销路。年10月,在唐湾镇政府的精心组织下,首届唐湾长岭民俗文化节在长岭村开幕。活动当天,餐饮及茶叶、干菜之类农特产品销售收入达1.5万元。年4月,他们刚刚举行了“桐城·唐湾第六届赏花暨采茶踏青节”,活动吸引了众多媒体和摄影家,他们用生动的笔触、精美的图片,把秀美唐湾的名片传递给远方。从山路巨变到茶叶热销,处处都有飘扬的党旗在指引方向。在修缮完好的中共桐怀潜中心县委第一次代表会议(望狮岭会议)旧址,我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找到了唐湾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源头。年2月召开的望狮岭会议,及时确定了“发展抗日武装、开展军事斗争、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正确方针,对安庆地区党组织的发展壮大,对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开辟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解放战争乃至新中国的建立,也产生了深远影响。革命时期,党旗为人民指引了前进的方向。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征程中,党旗的力量再一次凸显。唐湾镇的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把自己当成清澈的水流,无声融入了这片孕育着希望的群山。闪亮的镰刀,割除了广大茶农的后顾之忧;抡起的铁锤,砸开了通向外面世界的康庄大道,镰刀和铁锤的握手,无坚不摧。眺望山间,随处可见新盖的楼房,陪同的唐湾镇工作人员告诉我,现在路修好了,茶叶的销量上去了,老百姓的日子也富裕了,年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全部脱贫!现如今,山里交通便利、景色好、空气好,不少曾经搬到城里的人也开始回老家盖起了新房呢!也有不少年青人从城市回到家乡创业,承包了茶山,做起了电商,将唐湾的山珍特产销往山外、省外,形成“凤还巢”的可喜局面。如今,红色基因在这里代代赓续,追寻信仰的脚印遍布这座边陲小镇,党旗引领的力量正日益强大。环视眼前绿意葱茏的群山,我完全有理由相信,假以时日,红旗漫卷的唐湾,一定会以她独有的秀美和富饶,吸引越来越多的目光。
作
者
简
介
叶志平安徽省作协会员、桐城市作协副主席、秘书长。散文、小说等作品散见省内外各报刊。主编/疏泽民文编/汪巧飞版编/程春艳投稿邮箱:tczxgzh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