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青草镇外防输入第一关坚守阵地保

北京医院皮炎 http://m.39.net/pf/a_8833187.html

  面对当前严峻的形势,桐城市青草镇政府召开疫情防控紧急会议,对当前防疫工作做出评估和安排。会议决定,根据桐疫指秘()6号文件精神,在连接青草镇与高速公路、国道的交通咽喉朝阳村,设立桐城市的第一家核酸监测点。

  朝阳村是青草镇物资集散必经之路的重要节点,它的身后就是“中国口罩名镇”,是多家防护用品生产企业。他们生产的平面口罩、KN95口罩、医用口罩,都是国家急需的防疫物资。年疫情爆发之初,朝阳检查站是县级检查站,那时值班是顶风冒雪,为当时阻击疫情居功甚伟。

  “你好,请扫一下健康码、行程码。”“有48小时核酸检测证明吗?”车辆停稳,值班人员迅速上前,举起手里的两码胸卡。另有一人在旁边记录有关信息。

  核酸检测点一次性口罩、手套,免洗消毒液,印有两码的胸卡、非接触式电子体温计以及其它检查用具准备齐全,严格实行逢车必查,做到“一看二问三查四量五测”,严查健康码、行程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规范设置黄码、红码人员留观室。

  “我们这个监测站3月16日设立的,由镇、村干部、志愿者和公安机关人员混编。每天三班倒,24小时都有人,平均每天要查多人次,近辆车。”监测站工作人员说。

  “今年与以前最大的不同就是所有参加值班的都是志愿者,镇、村干部组成的是党员干部志愿者队,村里志愿者队伍是由20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组成。青草镇公安派出所和桐城市交警四中队更是全力支持。”朝阳村支部书记汪名霞介绍。

  “这次疫情来的紧急,作为一名党员,听说朝阳村要设检查卡口,我第一个就报名当了志愿者。”朝阳村党员查志强说。从3月16日开始,他和另外七位党员志愿者们在疫情检查卡点轮班值守,对外来车辆和人员扫码登记,检查他们的行程卡、安康码,做到了不漏一车,不落一人。

  “天气太冷了,晚班值守,确实很辛苦。上面给我们安排了军用帐篷,但很少有人进去。里面暖和,但是视线不好,还是这遮阳棚靠得住。”党员汪德美乐观地开着玩笑。天气突变,连续下了几天的雨,气温也从20多度骤降到4度左右。作为身穿红马甲的党员志愿者,面对恶劣天气,没人叫苦,没人喊累,他们的激情丝毫不减,牢牢坚守着岗位。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没有“旁观者”,没有“局外人”,黄色的雨衣、红色的马甲、威严的警徽、蓝色的遮阳棚、红色的路障在青草镇朝阳村组成了一幅疫情期间最美丽的风景!(通讯员黄健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ngchengzx.com/tcsxs/40350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