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桐城市 >> 桐城市资源 >> 吴汝纶

吴汝纶

吴汝纶(1840~1903)字挚甫,一字挚父,清代安徽桐城(今枞阳县会宫乡老桥村吴牛庄)人。晚清文学家、教育家,也是桐城派后期作家。同治四年进士,曾先后任曾国藩、李鸿章幕僚及深州、冀州知州,长期主讲莲池书院,晚年被任命为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并创办了名校桐城中学。

 他是清同治三年(1864年)举人,次年进士,授内阁中书。曾国藩慕其才,留佐幕府,切磋学问,为“曾门四大弟子”之一。先后曾出任深州(今河北深县)、冀州(今河北冀县)知州。后弃官从教,任保定莲池书院山长。清同治十年(1871年)至十二年曾任深州知州。光绪七年(1881年)至十五年又任冀州知州。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廷诏办大学堂,经大臣张百熙推荐,加汝纶五品衔,任其为京师大学堂总教习。汝纶大力提倡学习西方科学文化知识,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深入探求西方的科学和哲学。他竭力支持严复的翻译工作,并为其翻译的《天演论》作序言。光绪二十八年五月,汝纶奉清廷令,赴日本考察学制,编成《东游丛录》一书,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介绍日本的专著。汝纶十分关注桑梓教育,寓居省城安庆时,借巡抚衙门南院,筹建桐城学堂,即今桐城中学之前身,自认堂长。 光绪二十九年春,汝纶在家病逝。

吴汝纶是桐城派晚期文学大师,但不固守“桐城家法”。其治学之道,由训古以通文辞,于古今中外,唯是之求。上至群经子史,周秦典籍,下逮唐宋及乡先贤方苞、刘大 、姚鼐诸文集,无不博求慎取,穷其源而究其委。对于经史用力评点校勘。他爱与西方名流学者切磋,交流新思想、新科学,以为“非有实在本领,不足与外人相抵”。他竭力支持严复的翻译工作,并为《天演论》作序。吴汝纶博学多才,著述颇丰,他为文力追雄奇瑰伟之境,为诗则以杜、韩为宗,笔力矫健,具阳刚之气,诗应酬赠答之作较多,也有些具有真情实感的作品,如《依韵奉酬廉卿》等,慷慨沉郁。经他诠释的经有: 《易说》2卷,《吴氏写本尚书》1卷,《尚书故》3卷,《夏小正私笺》1卷;点校的史有:《国语》、《国策》、《史记》 、《汉书》、《三国志》、《新五代史》、《资治通鉴》等;著有《文集》4卷、《诗集》1卷、《尺牍》7卷、《深州风土记》22卷、《东游丛录》4卷。后将著作与点勘诸书,合刊为《桐城吴先生全书》,皆行于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ngchengzx.com/tcszy/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