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窿
冬日午后的阳光黄黄的,暖暖的,照耀着村庄、田野、池塘。“摸窿的又来了!”塘埂上燃起了一堆篝火,火苗闪烁,好新奇的孩子们叫嚷着,一窝蜂地撵去。
一个头发稀少、长相不太好的中年人正在往火堆上添柴草。火堆像帐篷,中间架空了,细微的风吹着,柴草添上去,火势变得相当的旺盛。
摸窿人抓住时机开始脱衣裳。衣裳简单,上面就一件破棉袄,下面一条卫生裤还搭一个短裤兜。棉袄从胳膊上一褪,开门见山就能见胸膛,再脱掉卫生裤,整个人基本上是赤裸状态。在脱掉这些衣裳后,中年人身体有些打颤,胸部的肌肉往中间聚拢,形成了很多条“小蚯蚓”。
烘火是摸窿的前奏。
摸窿即冬季在塘埂边的窟窿里摸鱼。鱼与人相同,天气一冷,就猫着,不同的是人猫在屋子里,而鱼猫在洞窿里。摸窿的人这时候下手,十有八九不空手。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十岁左右的时候,每年冬季,都能见到摸窿的人,而且见到的是同一个人。在我印象中,这个人好像没有职业,于是我认定摸窿就是他的职业。
在冬季我总能见到这个人,缘由在于我家附件有一口塘,塘名叫长塘,即长方形塘。塘埂边种植有很多的杨树。杨树不怕水,根在水里面打坐,形成很多的小密室,这些小密室便是窿,冬天鱼喜欢藏在里面。
摸窿的人如驴友,到处行走,一般一个月到长塘来一次。每次来的时候,手头上都不少两样东西,一样是鱼篓,一样是装稻草与柴棍的箩筐。
放下鱼篓与柴筐,摸窿人并不急于点火,他先观察一下水面,然后在周围拾些从杨树上掉落下来的细柴棍,如果无人注意的话,他会折些枯死的杨树枝桠,放在箩筐边。点火有一套程序,先软柴后硬柴,软柴即稻草,便于点着,硬柴是骨干力量,身体能否烤热,就看它的烈度。
孩子们像看把戏,把摸窿人与篝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这样无形之中给摸窿人搭起了一个无顶的棚。摸窿人看到来了如此多的孩子,就像唱戏的有了观众,情绪被调动,面部表情由僵硬变得松弛。孩子们见摸窿人面善,便一个个蹲下,伸出双手,烘起火来。冬日中午,阳光照耀,温度虽然升高了些,但因为缺衣的缘故,身体还是有点冷,围着篝火后,小脸映得红扑扑的,通体温暖。
现今的冬天,我们开动一切与暖有关的电气设备,屋子里的温度持续升高,可身体与心里的感觉不如从前。细究原因,是因为今天的生活条件太好了,我们对幸福的敏感程度降低了。还有的就是缺少了那种烘托烘烤人心情的场景。
摸窿人胸膛正对着火堆,双手揉搓,增加热度,然后把手平摊在火苗头,不停地摆动,接受火苗的热辣辣爱抚。添柴,火苗燃得更大更旺,摸窿人胸部的肌肉舒展开,皮肤的颜色由紫黑变成红赤。烘得差不多的时候,摸窿人摸了一下胸脯,发觉有点烫,面部的表情变得活泛。这时摸窿人不再往火堆上添柴,而是做着下水前的最后准备工作,从装有稻草的箩筐里掏出一个酒瓶子,拧开盖子,往嘴里灌了几口。
几十年后的今天回想起来,受当时条件所限,如果摸窿人在咕酒的时候,能往嘴里扔几粒花生米或炒黄豆,他本人更享受,我们这些孩子更加的难忘,这场景也必将成为经典记忆。
不再添柴,火苗渐渐减弱,直至要熄灭,地上已经生成了一层白色的灰烬。摸窿人站起了身,掀掉棉袄,活动了一下久蹲僵住的腿脚,拎着鱼篓开始下水。
“冷咯!”小孩子呼啦啦,紧跟其后,瑟缩着肩膀。“硿咙!”摸窿人下水就像英雄赴刑场,大义凛然,一脸的坦然。这让孩子们很吃惊,精神上受到激励,做事要像摸窿人一样,要有毅力,不能退缩。
摸窿人身体弓下去,成虾子状,头接近根系半翘在外的杨树垴,双手不停地在里面摸索。不一会,一条斤把重的鲫鱼被拎出了水面,这鱼儿很温存,不怎么动,就像听话的孩子一样。冬眠的鱼一般都是这性格。
沿着塘埂,瞅中那些杨树垴与洗衣服的石头缝,一路摸下去,不一会,鱼篓缝隙大部由灰白变成湿黑。摸上来的鱼,鲫鱼居多,还有弯丫鱼、黑鱼,有时也能摸到鳖。有地段,所获甚少,摸窿人有办法,他会远离塘埂,用双手不停地拍打水面,然后再摸杨树垴与石头缝,有了收获,这就是摸窿人的智慧。
拍打水面的奥秘在于让伏在塘底的鱼感到受威胁,四处逃窜,有的躲进水草,有的躲进石头缝,有的躲进树窿,这便中了摸窿人的圈套。不安全的地方恰恰安全,安全的地方恰恰不安全,鱼儿不懂得辩证法,自然难逃一劫。
摸窿人一般在刚下水时都有惊喜,作家黄复彩在散文《青通河》中记述:“那些躲在水底石缝中的鱼儿纷纷钻出来,贴向摸窿人热热的肉体,摸窿的人就这样把这个季节的鱼儿送到人家的餐桌上的,摸窿人的酒瓶子当然也就不会空了。”鱼儿见到热源不顾一切地往“枪口”上撞,与蜜蜂闻到花香蜂拥而至一个道理。
鱼篓满了的时候,或身体受不了的时候,摸窿人上岸。上了岸的摸窿人不急于穿衣裳,会重复着下水前的动作——烘火与咕酒。烘火的动作与之前一模一样,咕(此时咂摸)酒的神态与之前已大不相同。前后反差很好解释,摸窿人下水之前心里没有数,下水之后鱼篓充实,里面装着的有鱼,有酒,还有摸窿人一冬温暖的生活。
相关文章:
乡土桐城
戴名世故乡三探
乡土桐城
水乡的秋天
乡土桐城
昔日桐梓晴岚今朝再展新颜
乡土桐城
艳遇“许嘴湿地公园”
乡土桐城
沥岗:最美的森林村庄
乡土桐城
情怀半天峰
乡土桐城
红彤彤的乡村婚礼
乡土桐城
乡村工匠素描
乡土桐城
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
乡土桐城
花香不等人金秋去樟枫
梦回青草塥:大沙河与古驿站
乡土桐城
乡关何处是旧影
乡土桐城
又见老梅树街
乡土桐城
唐家湾的古村落
乡土桐城
练潭:水乡古镇的曾经繁华
唐湾:古村落与山水田园之美
乡土桐城
嬉子湖:水乡神韵,几番风景到江南
乡土桐城
美丽乡村:不羡城市不羡仙
乡土桐城
江岭:西乡深处有美景
乡土桐城
清溪翠谷三道岩
乡土桐城
洪桥:鲁王河畔春意浓
沉在历史深处的桐城大关古山寨
乡土桐城
被定格的乡村生态
乡土桐城
飘香的陶冲
诸山此处是龙眠
老梅树街:桐城史上富饶的“江南水乡”
乡土桐城
美丽的蟠龙湾
金神老街与金神墩的深情回望
乡土桐城
孔城:近水楼台“甲”天下
乡土桐城
亲近金神墩
乡土桐城
一个地方叫双溪
乡土桐城
蒿沟寨上的传说
乡土桐城
老鹰岭
乡土桐城
古驿天林庄
乡土桐城
行走在“石井铺”上
蟠龙湾里的烟雨樱花
遥望王屋寺:山依旧,塔影依旧
乡土桐城
良弼桥与吕亭驿
“蟠龙”夏荷送清凉
鹿儿城里的传说:栗子山与鹿儿城
鹿儿城里的传说:大小衙塘
“陶冲驿”与“双港铺”
更多精彩文章白癜风最佳治疗北京治白癜风做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ngchengzx.com/tcsly/4003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