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医院天津哪家好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40918/4476549.html
“七五”普法启动以来,桐城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法治桐城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深入贯彻“七五”普法规划,突出重点,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一、坚持高位推动,开启“七五”普法新篇章
01加强统筹协调,凝聚工作合力建立完善法治桐城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定期召开会议,及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定期通报工作情况,确保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整体推进、取得实效。
02加强队伍建设,创新工作模式
向社会招募普法宣讲团、普法志愿者92人,实现全市多所中小学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全覆盖。市司法局成立20人的“青少年法治宣传先锋队”,深入学校或社区开展法治课及各项宣传活动。
03加强督查考核,推动工作落实
全面加强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推进法治建设职责情况的督查考核,列入年终述职重要内容。
二、打坚持突出重点,扩展“七五”普法新阵地
01强化重点对象普法,
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分众化适应
一是紧抓领导干部及国家工作人员带头学法用法。我市已形成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宪法宣誓常态化,学法用法讲座经常化,通过各类法律法规知识讲座极大提升广大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能力与意识。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后,领导干部带头学习,掀起新的学习培训热潮。 二是紧抓青少年普法宣传。先后举办场法治报告会,直接受教学生达5.2万余人。年8月,我市被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司法部、中央综治办联合授予“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荣誉称号,市司法局、教育局、关工委也被授予创建先进单位荣誉称号。02推强化重点内容普法,
推动法治宣传教育精细化
一是突显宪法宣传学习。市委宣传部将宪法专题学习纳入全年学习计划,要求广泛深入学习宪法知识。开展“12.4”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几年来共发放各种宣传材料4万多份,普法宣传袋2万余个,展示宣传图板多幅,接受群众咨询余人次。
二是加大民法典宣传学习。目前,我市已开设民法典专题讲座13场,惠及干部群众近三千余人。为进一步营造民法典宣传氛围,我市实现法治广场、村(居)法治宣传栏民法典宣传内容全覆盖,并绘制民法典法治文化墙。
三、坚持普治并举,打造“七五”普法新格局
01不断完善依法行政决策机制
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依托,强化党委政府规范性文件备案和清理。近五年来,我市已对余件重大决策及事项进行合法性审查,极大提升决策法治化水平。
02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
健全完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制定出台《桐城市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责任清单》。自年至今,我市各单位立足自身职能自发开展法治讲座余场,开展各类咨询活动余起,展出展板余块,发出普法宣传单页10万余张。
03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及公职律师制度
年以来,我市基本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为解决基层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我市大力开展“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并通过线下在村居开展法治讲座、走访入户现场法律咨询等,让广大群众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专业的法律服务。
四、坚持文化兴法,彰显“七五”普法新亮点
01与地域文化特色相结合
我市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从传统“六尺巷”故事中汲取智慧,与现代司法理念相结合,弘扬法治文化精神。自年8月以来,全市共使用“六尺巷调解工作法”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共计件,成功件,成功率达99%,成为桐城法治文化的一个品牌。
02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
积极推进法治文化融入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持续推动法治文化同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共同促进。目前,全市共创建成功省级美丽乡村79个,安庆市级21个,其中有1个国家民主法治村,6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4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
展望“八五”普法,我们将切实扛起责任担当,让每一个活动受到群众欢迎,让每一部法律根植群众内心。我们将:一是着力构建法治宣传教育大格局。进一步完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体制机制,推进国家机关“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有效落实,建立和完善普法协调协作机制。
二是着力加大全市法治氛围的营造。加大“示范点”提升工作开展,结合今年安庆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进一步加大“示范点”法治文化氛围的营造,逐步提升其他的“示范点”示范功能和效应,做到以点带面,逐步覆盖。
三是着力推动普法宣传方式持续创新。围绕重点普法人群,把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实效作为接下来的工作重心,不断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来源:桐城市法宣办
编辑:张兰李珍珍
审核:王荣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ngchengzx.com/tcsly/4033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