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第一城桐城,新晋历史文化名城,培

昔有方侍郎,今有刘先生,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

桐城,安徽省县级市,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听过它,但是说到“桐城派”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一直以来,桐城都享有“文都”的盛誉,不仅因为它是“桐城派”的起源地,更是江淮文化圈的发祥地和集中地。

01新晋历史文化名城,安徽历史文化名城+1

11月1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同意将安徽省桐城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至此,我国共有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而安徽历史文化名城也由原来的六座增加到现在的七座。

桐城古称同安县,在安史之乱之后,唐至德二年(年)正式定名为“桐城”,迄今已有余年。小小的县城拥有文庙等一大批祠、庙、阁,历史上“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六尺巷也是在这小小的桐城县内,部的龙眠山蜿蜒俊秀,波光粼粼的龙眠河穿城而过,东南部的嬉子湖烟波浩渺,还有地道的黄梅戏、原汁原味的“桐城歌”。

02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存,不见当年秦始皇。

这是清代大臣张英写给家人的礼让诗,一首诗最终促成家人和邻居为拓宽巷道各让地三尺,形成“六尺巷”,被后世传为佳话。六尺巷便是桐城的缩影,古朴自带烟火气,如果你不知道这是六尺巷的话,可能就会把它当作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子。

就是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巷子,却是国家级旅游景点,也是“国保”级单位,更是中华文明和睦谦让的象征。

03孔城老街

老街是条千年老街,人少,历经沧桑,饱受生活洗礼,却充满人间烟火气。

北宋《元丰九域志》记载:“淮南路舒州桐城九镇“,孔城即九镇之一,距今千余年,始于吕蒙筑城,老街至今还有吕蒙井。同时也是连接巢湖和长江的重要水运码头,是江北地区保存最完整、体量大的一条老街,同时也是徽派建筑向江北地区延伸的重要标志。

04文庙

整体属于元代建筑,是祭奠孔子的地方,类似于南京的夫子庙。文庙前面是半月形泮池,池上有砖石拱桥,据说高考的时候,在这座白玉护栏的桥上挤满了求福光眷顾的学子。从文庙就可以看出,一座低调的小城镇,拥有透到骨子里的“崇文重教”。

05文化之都,院士之乡

从古至今,桐城一直都被称之为“文都”,范增、李公麟、张英、姚鼐、刘大櫆、程芳朝、余珊、戴钧衡等都是桐城的代表人物。

深厚的历史文化哺育了淳朴的桐城人民,近些年,75万人口的小县城走出名博士和近20名院士,大家熟知的徐南平、方复全院士就是桐城人,而大多数院士都出自于桐城中学。对于桐城而言,桐城中学是人才的摇篮,从这里走出的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院士达10人之多。

李公麟《五马图》

桐城,一座无数人充满回忆的地方,说起它,你会想到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ngchengzx.com/tcsly/40371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