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松艺术馆开馆暨180米国防题材山水画通

7月31日上午,千年文都,欢歌如潮。桐城市美术馆暨张松艺术馆历经2年的筹备终于隆重开馆了。中国美协理事、安徽省美协名誉主席、安徽省中国画学会主席、著名军旅画家张松先生米国防题材山水画通景长卷《华夏万里边关图》捐赠仪式也于同期盛大举行。活动全程由桐城市人民政府主办。

出席开馆仪式的部分领导和嘉宾

原安徽省军区司令员沈善文;原省人大副主任季昆森;原省人大副主任郭万清;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局长车敦安;省参事室主任周庆;安徽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袁华;安徽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总编庄保斌;安徽省文联主席吴雪;合肥市人大副主任、安徽省美协顾问林存安;无锡军分区政委柳江南大校;池州军分区司令员徐伟大校;池州军分区政委吴晓源大校;中国文联基金会大活动部主任陈亦工;原中国美协办公室主任、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研究员刘建;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画院院长孔维克;全国劳模、中国友好画院院长蔡超;泾县中国宣纸集团公司董事长朱大国;上海人家餐饮集团公司董事长胡伟康;中共桐城市委书记刘中汉;桐城市人民政府市长陆应平;以及来自省内外的领导、艺术家、企业家、友好人士等近千人参加了开馆仪式,可谓是嘉宾云集。

张松主席致辞

安徽省文联主席吴雪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等全国近80位中国画名家赐作祝贺张松艺术馆开馆,人民网、新华网、央视书画频道、百度、搜狐、雅昌、卓克、中国画刊以及安徽日报、安徽电视台、合肥晚报、合肥在线等众多媒体到场见证这一盛举。

开馆仪式现场嘉宾云集

开馆仪式现场嘉宾云集

桐城作为千年文都,宰相故里,文化底蕴深厚,历代人才辈出。这里是享誉海内外的桐城派文化发祥地,是黄梅戏之乡,更是闻名遐迩的书画之乡。北宋李公麟“独步当时、映照千古”,被推为“宋画第一”,至明清时,桐城知名书画家有百余人,在中国书法、美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现当代又涌现出一大批书法家、美术家,其中著名画家张松先生更是桐城人的骄傲。

各地客人慕名参观张松艺术馆

各地客人慕名参观张松艺术馆

刘大为作品

杨晓阳作品

《华夏万里边关图》节选部分

张松祖籍桐城,自小受桐城派文化的影响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其艺术成就颇丰,曾担任安徽省美术家协会秘书长、主席多年,为安徽省美术事业的发展做出来卓有成效的贡献。张松为人谦和、大度,工作态度朴实,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为我省美术工作者树立了楷模和榜样。作为一名从艺50年的艺术家,张松始终心系人民,爱国爱党,有着强烈的艺术使命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9周年之际,这位有着43年党龄,30年军龄的艺术家,张松谨记艺术来自人民,服务于人民,回归于人民的宗旨,此次将-年的心血力作《华夏万里边关图》捐献国家,回馈于家乡人民,不负党和人民的养育之恩,充分体现了一位艺术家的爱国和爱乡之情。《华夏万里边关图》的创作,从搜集素材到创作完成,历时五年,画面以南沙为起始,依次展开,西沙、北部湾、中越、中印、中俄、东海和南海等,祖国的万里边关尽收眼底,画面构成完整,撤之即可独立成章,构成中既有宏大的江山万里之势,又不失文人之境的小桥流水田园风光,城市山水也林立其中。观此画给人以艺术的享受。捐赠仪式上,张支南副市长代表桐城市人民政府还与张松先生签订了捐赠协议书,并授予张松先生捐赠作品收藏证书。

张支南副市长代表桐城市人民政府与张松先生签订了捐赠协议书

张支南副市长代表桐城市人民政府授予张松先生捐赠作品收藏证书

仪式最后,原安徽省委常委、安徽省军区司令员沈善文,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局长车敦安,省参事室主任周庆,桐城市人民政府市长陆应平为张松艺术馆揭牌。桐城市美术馆、张松艺术馆的落成开馆以及张松先生米国防题材山水画通景长卷《华夏万里边关图》的捐赠,是桐城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是我省美术界的一大盛事,更是江淮文化圈的一件美事。相信美术馆开馆后,必将助力桐城市民艺术文化素养提升,必将助推桐城文化和旅游事业的全面发展。

原安徽省军区司令员沈善文等嘉宾为张松艺术馆揭牌

本报记者梅森

编辑:赵丽丽

《合肥晚报传媒艺术》是全国百强报刊——合肥晚报的重点文化拓展板块,旨在弘扬时代主旋律和中华传统的书画艺术,为广大艺术家、企业家、书画爱好者及藏家搭建宣传推广、交流交易的新闻与艺术相结合的权威平台,与您一起传承国粹经典,品味艺术人生。

合肥晚报艺术交流中心~映舍驿站(







































行业甘肃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行业甘肃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ngchengzx.com/tcsxs/40036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