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属于‘无烟工业’,文保工作搞好了,反而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张泽国还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尽管基层文保工作困难重重,但只要政府和社会需要,他愿意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起码要干到70岁”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无论是“天下高文归一县”的“文都”辉煌,还是张家六代翰林的荣誉,于桐城而言都已成过去
“领导干部的个人风格和任期制度,对一个城市的文保工作影响很大我们只能希望领导们重视文物保护工作,并遵循文保工作的自身规律”张泽国指出
“此外,文物保护单位的周边建筑在高度上都有相关限制,但桐城文庙附近高楼林立,身处闹市商业区文庙大门前广场也被种上各种树木,直接影响了文庙的观赏效果”胡堡冬认为
当得知于成龙墓冢曾两次被桐城市第九中学严重破坏、一片荒芜时,王儒林深感痛心他说,吕梁的传统文化重德重廉,历史上出了那么多清官廉吏,而且出了“天下廉吏第一”,现在为什么出了这么多贪官污吏,成了全国发生腐败问题最出名的地方呢?忽视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是一个重要原因,这也是一种痛苦的教训
今日之桐城,也与全国大多数中小县城一样,经历着同样的发展困惑,面临着类似的发展难题
但正是这样一座投资近3亿元的国字头博物馆,却为当地民众和文保专家所普遍诟病
2015年10月16日,已在安徽池州市委副书记任上的王强,被安徽省纪委通报接受组织调查
据张泽国此前了解,在可预见的未来,张英墓的修复都不会收到来自政府的直接投资,只能依靠社会捐赠和民间资本
但澎湃新闻记者也了解到,并非所有沈阳市物价局文物都未受到桐城官方的“重视”由桐城市博物馆升级而来的中国桐城文化博物馆(以下简称“桐城文博馆”),此前就得到了政府的大规模投入
上述问题都还不是桐城文博馆的“致命缺陷”
张泽国更是向澎湃新闻记者直言,“这个博物馆开放不了,也无法补救,除了拆除重建别无他法”
澎湃新闻记者曾在桐城文庙广场现场看到,桐城派三大家之一的姚鼐名篇《登泰山记》被镌刻于广场地面,来往行人不时从其上走过
张英墓地遭破坏废弃,曾主导桐城文博馆项目的官员被查落马
据张泽国介绍,他本人曾牵头负责桐城文博馆的设计和筹建,但其上报方案未能获得时任桐城市委书记王强的同意后来,王强将项目设计委托给另外一家单位
同时,桐城文博馆还是安徽省第三家冠以“中国安徽省桐城市双港镇”字样的博物馆
桐城文博馆占地面积3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7600平方米,其中展出面积9200平方米,库房面积1000平方米,辅助功能区面积6000平方米,分四个功能区块:一是文庙核心展区,主要是明清桐城科举文化(仕文化)展区;二是新博物馆展区,包括桐城历史文化综合陈列、桐城派主题陈列、馆藏文物陈列;三是翰墨街文化综合服务区;四是桐城世家大族文化展区
“这简直就是对姚鼐的一种践踏,令人汗颜”张泽国认为
胡堡冬也认为,桐城有如此之多的文化遗存和文物古迹,完全应该花大气力好好保护利用起来“文物保护和经济发展并不天然矛盾”
作为曾经的“文都”古城,桐城境内的名人故居、古墓古建众多,但其中不少并没有得到有效修复和保护
2014年9月16日至19日,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深入当桐城市国土资源局时身处反腐“风暴眼”的吕梁市调研,曾专程来到于成龙廉政文化园
桐城市外宣办提供给澎湃新闻的资料显示,桐城文博馆前身为安徽省桐城市博物馆,为全国重点博物馆,也是地域性综合博物馆,是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总投资近3亿元
于成龙是与张英同朝的清代知名廉吏
一个令人欣慰的消息是,张泽国不久前已又被当地文保部门请回,重新投入到桐城文博馆的开放和恢复使用工作中
张泽国认为该单位的设计方案根本就不符合要求,在向王强力争无果后,张泽国愤而退出项目团队,还一并辞去了桐城市博物馆馆长一职
和于成龙墓所遭遇的落寞类似,六尺巷主角张英的墓地,迄今也是一片废弃且毫无保护措施的荒地,被拆坏的石像石材随地散落荒地一侧,还有当地农民开安徽省桐城市邮编垦出的一小片菜园
桐城市政协委员、桐城派文化研究者胡堡冬也曾向澎湃新闻记者指出,桐城文博馆的现代性设计及其白色主色调,与桐城文庙以红色为主色调的传统古建筑风格很不协调
张泽国指出,桐城文博馆的内部设计不符合博物馆的展出规范,这才是其无法补救而必须推倒重建的根本原因
王儒林更要求,要按照符合政策、勤俭节约、尊重历史、教育后人的原则,修复于成龙墓地和故居
桐城文博馆项目于2008年11月立项,2011年6月正式开工,主体建筑于2012年6月正式封顶
更早前的2015年2月,提名为池州市长人选的王强,因在提名公示期间遭遇举报而未能如愿
北京白癜风医院那个好北京白癜风治疗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