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水退到哪里,消杀到哪里 金神镇:多措并举脱贫攻坚显成效
自来水管道冲坏积极抢修保供水
全民健身如火如荼
桐城:水退到哪里,消杀到哪里目前,随着洪水的消退,桐城市不少镇村的受灾群众陆续返回家中,为认真做好防疫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桐城市卫计委要求防疫部门要做到水退到哪里,消杀工作做到哪里。
8月4日,桐城市新渡镇金圩村板桥村民组的洪水刚退,村民陆续回家,新渡镇卫生院的一支由5人组成的消杀小分队在村委会干部的引领下,就来到板桥村民组进行消杀工作。消杀人员先从内外环境开始,对脏乱阴暗和污染严重的地方进行喷洒消毒。
医院公共卫生办公室主任戴晓东:我们今天就组织消杀人员立马就赶到金圩村板桥组,主要给它外围全面一次消毒,我们带来了84呀,洁尔灭,还有杀虫剂,对外围这一块做一彻底消杀。
在做好外环境消杀后,消杀人员向群众宣传消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发放宣传单页,粘贴宣传海报,同时向他们详细介绍住家消毒的方法。
现场声医院公共卫生办公室主任戴晓东
正常一袋粉子可兑到四斤水,大概管一户基本上可以了,在室内直接喷洒,洪水淹到的地方都要洒,喷雾器可以,没有喷雾器,现在矿泉水瓶子很多,戳两个眼,挤挤也可以。有什么情况,可以直接和我们联系。
为做好受灾区域的防疫工作,桐城市卫计委成立卫生应急处理小组,市镇集中培训防疫工作20多次,人数达多人次。截止目前,全市累计消毒面积达一百多万平方米。
安徽日报农村版:荒山坡上稻花香7月22日11时许,记者来到桐城市青草镇复兴村。湿热的空气让人感觉透不过气来,及至沿村后新修的山道爬到山顶,微风吹来,顿觉清凉。放眼望去,绵延起伏的丘陵上,一垄垄齐腰深的绿色作物层层叠叠,高低错落,一幅美妙的梯田风光。
同行的复兴村村委会主任徐礼祥告诉记者:“这是村里引进的油茶种植企业套种的山稻,很快就会抽穗。”复兴村的实践,首开安徽丘陵地区和山区种植山稻先河,这也是该村为保证粮食安全进行的有益探索,与此同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正在逐步显现。
向荒山要耕地
复兴村有多亩荒山,除了村民自发垦荒,零零散散种了些“靠天收”的蔬菜或农作物,大部分荒山荒坡无人问津。年初,该村引进一家林业开发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将多亩荒山承包给公司发展油茶种植业。公司于去年3月着手对荒山荒坡就势进行深耕、平整,到今年2月初,千亩油茶苗已扎根荒山。
然而,油茶种植投资大,见效慢,一般需要5年才能见成效。“本身一次性投资就比较大,加上支付农民的租金和务工费,企业负担非常重。”公司负责人介绍。所以,在进驻之初,企业就盘算着如何使荒山利用效益最大化的问题。
与此同时,村两委也在想办法。徐礼祥早些时候听说过山稻种植的事,经了解,证实在浙江省不仅确有其事,还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徐礼祥认定,套种山稻可以为企业减负,也有利于粮食生产,等于增加了耕地面积,可谓一举多得。他把这个想法和公司负责人一说,与公司方面的想法不谋而合,公司正准备派人到浙江参观学习。
就这样,公司根据浙江省山稻种植研究机构专家的指导,以及从浙江山稻种植户那里学到的经验,在当地园林部门的帮助下,精心选取两个品种,于今年4月底在茶园里套种上了亩山稻。把荒山当成耕地用,向荒山要耕地,这种想法一步一步变成现实。
如今,站在村后的山顶上,望着长势喜人的山稻,徐礼祥与公司负责人脸上都露出喜悦的微笑。徐礼祥对记者说:“这种新增耕地的办法,大有可为。”
原来,通过荒山租赁,复兴村两委从中“悟”出了“新增耕地”的好路子,那就是,复垦荒山,能水则水,非水即旱,实现农作物与经济作物并举,全山覆盖种植。换言之,把低丘缓坡等能复垦成水田的复垦成水田全部种水稻,不能复垦成水田的荒山就势进行深耕建成梯田,种植油茶并套种山稻。
徐礼祥介绍,经镇政府同意,在桐城市国土资源局的指导下,村里已经上报了多亩土地复垦项目。村两委与公司商定,计划将剩余的0多亩未开发的荒山与已租赁的多亩油茶种植基地重新整合,组织专家进行实地踏勘,分两部分实施:一是对能改造成水田的低丘缓坡进行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二是其余荒山以现行租赁方式由公司负责种植油茶并套种山稻。
“充分合理利用这多亩荒山坡地,对增加农民收入、增强村里的发展后劲,将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可真是‘土疙瘩’变成了‘金疙瘩’。”徐礼祥满怀信心地说。
种植山稻好处多
记者上网查到,种植山稻最大的好处就是不占用耕地,而且播种简单,只要在干硬的山坡土层上每隔40厘米挖个小坑,放进七八粒种子就行。生长过程中也无需人工浇水,更不使用除草剂、农药,只需在生长中期拔几次草。公司负责人表示:“山稻的种植方法确实就是这么简单。”
公司负责人介绍,种植油茶至少要5年才能有收益,套种山稻只要有利润就是成功。“但这远远不是我们的初衷。”据介绍,像现在山稻这样的长势,每亩大约能收稻谷公斤左右,按现行市场价每公斤稻米元计算,每亩毛收入在1万元左右,除去投入的每公斤元总共多公斤种子钱,以及每吨多元总共多吨有机肥料钱,不计农民的务工费,多亩山稻的纯收入达50万元左右,“收益太可观了。”
谈到山稻的销路,这位负责人自信地表示:“山稻不使用农药和除草剂,是真正的绿色有机食品,销路不愁。目前,就有好多客户来预订,由于产量问题,只能保证预订户能‘尝尝鲜’。”
临近正午时分,记者提议下山返回,但徐礼祥和公司负责人硬要记者看看更“新鲜”的事儿。公司负责人迫不及待地走到一垄山稻边,俯下身轻轻地抚摸着一株绿油油的油茶苗,对记者说:“你看,长得多好,比起不套种山稻的油茶苗要壮实多了。”这时,记者才注意到,种在“喧宾夺主”的山稻田垄两侧的油茶苗长势喜人,新发的嫩芽足有20厘米,在阳光的照耀下透着新绿。
接着,记者一行来到一块没有套种山稻的油茶地里,这里的油茶苗确实比刚才看的长势茁壮的苗要逊色许多:杆儿比前者细不少,叶子也没有前者茂盛,新的嫩芽还不足10厘米。
见记者不解的样子,公司负责人介绍,山稻根系比较发达,能够减少水土流失,同时禾苗能够带来阴凉,加上散发的水分,使种在旁边的油茶苗根部、树干及叶茎有更好的生长环境。日后,稻草还“田”,还可以增加土壤肥力,生态效益也是显而易见的。
农民致富新路径
“千好万好,农民收入不增加就不算好。”徐礼祥这样对记者说,“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就是要让农民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徐礼祥介绍,目前出租的亩荒岗地,未开垦的价格为每年每亩70元,农民自发开垦的按每亩每年80元计算,涉及复兴村4个村民小组共多人,每人每年可增加收入元左右。如果全村多亩全部出租,全村10个村民组多人将因此受益。
不仅如此,村里还与公司约定,除技术工外,所有用工本村农民优先。这样,村民不用出村就可以打工赚钱。公司负责人表示,按目前亩情况计算,公司每年用工近个工作日,按每天70元支付工资,工资总额达21万元。如果多亩荒山全部承包下来,那么,多人的复兴村人均年收入可达多元。
“租金和工资两项加起来,平均每人每年增加收入多元,这是天大的好事。”徐礼祥表示,集耕地保护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山稻种植业,是丘陵地区和山区农民致富的好路径,一定要坚持下去。
桐城电视台『活力桐城精彩呈现』
新闻丨热点丨资讯丨生活丨视界
订阅号:tcgbdst
投稿:
qq.北京白癜风怎么办需要多少钱能治好白癜风有治好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