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这话,算得是最伟大的格言了。无论是高官贵胄,还是黎民百姓,恐怕没人不要吃东西,恐怕也没人不想吃美味的东西。在填饱肚子之余,都会极尽能事在各种食材上大作文章。把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土里长的反正能入口的东西,加进各种调料,再进行各样加工,就成了人间的美味。
作为饮食男女们,吃与家是连在一起的。为了吃得舒服吃得美好,家家都有个厨房,厨房里永远都会为一家人产生出美味的饭菜,这就是家常日子里的家常菜。
家常菜各家都有所不同,又有所相同。没有“川菜”“湘菜”“徽菜”等等那些招牌和名气。与那些招牌菜比起,家常菜只能算是为了生存而天天必须吃的菜。就是这样平常的家常菜里,也是每个家庭有着自己的特色。再贫困的人家,也会拿得出一样腌得黄灿灿的小咸菜的。
吃馆子,会吃到比自家厨房里的菜不一样的味道,觉得特好吃,就觉得那是美味。然而,吃过两三次以后,还是想回家吃一碗那熬得洁白浓稠的大米稀饭,和配以佐稀饭的萝卜干、炒黄豆还有那腌得红而脆的辣椒丝。
家常的味道,是每个人从出生就开始渐渐熟悉的味道。久之,就成了习惯,哪怕外面的美食再诱人,最终都会回到家常的味道里。这样的味道,简单,没有太多的辛香料的刺激,却适合悠悠日月和养生。平淡里,让人久久眷念和依赖。
吃的话题到现在,已经不再是汪曾棋老先生笔下,那一碗暖老温贫的泡炒米了。有了丰富吃食的人们,也都在家常菜上下起了功夫,许多人喜欢跟网络上的一些“美食家”们学。看过那些“美食家”们的帖子,其中不乏有很好的做菜方法。稍微有些做菜经验的主妇,也会在那些菜谱里,发现一些不适合于家常菜的做法。比如,炒一碗小青菜里还要加一些莫名的作料,这未免破坏了小青菜的色香味了。
那一年,我还住在集体宿舍里。晚春的一日,我从馆子里吃朋友家的喜宴回来。经过邻居门前,邻居是做生意的,忙,中餐吃得迟。见他们家在门前放了一小餐桌,桌上摆了几个小菜,红黄绿齐全,我不免多看了一眼。
一碟子红红的香肠,一盘子碧绿的清炒菜苔,一碗韭菜潽鸡蛋。就是这碗韭菜“潽”鸡蛋,让我记忆至今。我只知道韭菜炒鸡蛋,从未做过“潽”鸡蛋的。因为韭菜潽鸡蛋里有了少许的水,那韭菜奇绿,鸡蛋奇黄,特让人赏心悦目。邻居是位很会享受生活的人,他的餐桌上,不仅这些,还有那一小碟糖醋蒜瓣,老远就钻入鼻孔的酸甜气味,非常好闻。那几条红烧小鲫鱼摆在盘中,整齐,也有看相。一个小得只有酒盅大的碟子里盛着辣椒糊,辣椒糊的旁边还有一小碟腌豇豆。
我是刚刚吃过宴席的人,很饱,饱到见任何食物都不想再尝了。然而,当我见到这一家子悦目的家常小菜时,还是被吸引了。邻居客气的要我再加点时,我尝了他家的一只糖醋蒜瓣。这一只蒜瓣,竟让我把那宴席上的大菜忘掉了。这样的家常菜算是极普通的,在我们这每个家庭里的餐桌上都会有。
家常菜又是复杂的,随着季节的变化,餐桌上的颜色也会不断的变化着。紫茄子,绿黄瓜,青辣椒等等时兴小菜,都会应节令在家常菜里充当主角。像那红烧肉,炖鸡汤,卤牛肉,烧鱼头等等荤菜,在家常菜里也是有很重要地位的。我做这些荤菜,是烧,是炖,都要比外面馆子里的做法要简单。我有次吃宴席,见一锅土鸡汤,黄黄的,喷香扑鼻。一入口,满嘴姜味,大煞风景。抬头望望其他人,都与我同样皱眉头。其实,我炖鸡汤,就是加点盐,滴点醋,吃时,加一点点味精。土鸡炖到熟透时,本身就有很浓的香味,如果加上其他作料的话,反而让那些作料喧宾夺主了。
红烧肉也是,有人喜欢在肉里加许多花椒八角等,有经验的家庭主妇都知道,红烧肉里如果加了这些辛香料,那肉就有股卤肉味,就不叫红烧肉了。其实,红烧肉就是加糖,加酱油,放点盐,熟时加点味精,出锅,红呵呵的,不带辛辣味。做这道菜,火候一定要到功。
家常菜里最值得称赞的是少油少盐,一般家庭都会为了一家人的健康考虑。一盘小菜炒得清爽爽,绝不会像馆子里用油把菜裹住。每每见餐厅小姐端来一盘碧绿的好小菜,结果被油淹了起来,食欲马上大减。
家常菜是每个家庭的当家菜,是每位操持锅与铲人的看家本领。为了家人的幸福,都会把家常菜做得尽善尽美。所以,许多人到老了,吃了无数的天下美味,结果还是怀念母亲的那一碟豆腐乳,和那菜苔与米同煮的腊肉菜饭。这就应了有位文人说的话:最美的味道在家中。
相关文章:
乡土桐城
乡村记事:摸窿
乡土桐城
戴名世故乡三探
乡土桐城
水乡的秋天
乡土桐城
昔日桐梓晴岚今朝再展新颜
乡土桐城
艳遇“许嘴湿地公园”
乡土桐城
沥岗:最美的森林村庄
乡土桐城
情怀半天峰
乡土桐城
红彤彤的乡村婚礼
乡土桐城
乡村工匠素描
乡土桐城
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
乡土桐城
花香不等人金秋去樟枫
梦回青草塥:大沙河与古驿站
乡土桐城
乡关何处是旧影
乡土桐城
又见老梅树街
乡土桐城
唐家湾的古村落
乡土桐城
练潭:水乡古镇的曾经繁华
唐湾:古村落与山水田园之美
乡土桐城
嬉子湖:水乡神韵,几番风景到江南
乡土桐城
美丽乡村:不羡城市不羡仙
乡土桐城
江岭:西乡深处有美景
乡土桐城
清溪翠谷三道岩
乡土桐城
洪桥:鲁王河畔春意浓
沉在历史深处的桐城大关古山寨
乡土桐城
被定格的乡村生态
乡土桐城
飘香的陶冲
诸山此处是龙眠
老梅树街:桐城史上富饶的“江南水乡”
乡土桐城
美丽的蟠龙湾
金神老街与金神墩的深情回望
乡土桐城
孔城:近水楼台“甲”天下
乡土桐城
亲近金神墩
乡土桐城
一个地方叫双溪
乡土桐城
蒿沟寨上的传说
乡土桐城
老鹰岭
乡土桐城
古驿天林庄
乡土桐城
行走在“石井铺”上
蟠龙湾里的烟雨樱花
遥望王屋寺:山依旧,塔影依旧
乡土桐城
良弼桥与吕亭驿
“蟠龙”夏荷送清凉
鹿儿城里的传说:栗子山与鹿儿城
鹿儿城里的传说:大小衙塘
“陶冲驿”与“双港铺”
更多精彩文章头部白癜风怎么治疗最好头部白癜风怎么治疗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ngchengzx.com/tcszy/4002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