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起源探究一

富有“中国乡村音乐”之称的黄梅戏,经过一代又一代人艰苦卓绝的创造发展,已从一个名不见经传、难登大雅之堂的民间小戏,一跃成为全国五大剧种之一。但黄梅戏起源的问题至今仍有争议,有起源于湖北黄梅之说,起源于安徽怀宁之说,起源于安徽安庆之说,还有起源于安徽桐城的罗岭之说……经过初步的探究,我认为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成熟于安庆,因罗岭的严凤英而风靡全国,黄梅戏之于黄梅采茶调的关系,就如同江河与其源流的关系,黄梅采茶调就是黄梅戏的源头。

  一、黄梅戏起源地“五大版本”之争   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黄梅戏艺术》杂志年第一期发表吴福润先生的一篇题为《“黄梅戏”起源湖北纯属误传》(以下简称《误传》)的文章后,关于黄梅戏起源地的争论一直是众说纷纭,相持不下。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五个不同的版本:   1.湖北黄梅说   湖北省黄梅县在“黄梅概况”中自称该县是“全国五大剧种之一黄梅戏的故乡”,其理由是:黄梅戏在黄梅采茶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戏因县名,县因山名”(黄梅县西二十公里处有一山曰“黄梅山”)。此观点最早见于汤金城在《黄梅戏艺术》第二期增刊上发表的《话说黄梅县与黄梅戏》一文。   2.安徽宿松说   安徽省地方学者廖理南认为,安徽宿松是黄梅戏发源地。他说,据考证,黄梅戏渊源于唐初的黄梅采茶歌,经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至明代已经形成独树一帜的地方戏曲。“是安徽宿松和湖北黄梅一带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吟唱的一种曲调艺术形式。两县毗邻,有很长的边界线,很多东西是无法分开的”。廖理南先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发现,在黄梅戏发展史上,宿松有十几项第一,如:1.第一个专演黄梅采茶戏。从明代中叶,宿松人就开始在松梅岭街上专演黄梅采茶戏;2.第一个将黄梅戏剧目写入戏台楹联。清代道光年间,当地人把《送香茶》、《西楼会》等几个为群众喜闻乐见的黄梅戏剧目写入廖河戏台楹联;3.第一个进行“官方公演”。宿松于年将黄梅戏由草野请进官方的县城公演,比《黄梅县志》记载的“黄梅戏年进黄梅县公演”早81年;4.第一个正式把流行于民间的黄梅采茶歌定名为黄梅戏,年出版的《宿松县志》中,第一次正式记载了“黄梅戏”这个名称。   3.安徽桐城说   黄梅戏是在桐城县罗岭镇严凤英的一出《天仙配》唱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之后,才真正形成一个剧种的。严凤英是黄梅戏的开山鼻祖,桐城罗岭(安庆市郊区)的山水、风俗人情孕育了这位杰出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没有严凤英就没有当代的黄梅戏。   4.安徽怀宁说   安徽省黄梅戏发展基金会副会长柏龙驹说,如果“戏因县名,县因山名”,湖北黄梅县有个黄梅山,就说“黄梅戏起源于黄梅县”,那么,安徽怀宁也有个黄梅山,两个“黄梅山”,究竟哪个“黄梅山”与黄梅戏有瓜葛呢?柏龙驹先生进而考证,黄梅戏的语言和声腔是以安庆、怀宁地方话为依托,与怀宁黄梅山一带民歌小调完全一致的,而与湖北黄梅县地方话大相径庭。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白癜风多少钱
新媒体推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ngchengzx.com/tcszy/40097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